外資中介覬覦保險業QDII大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30日 06:59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國際金融報記者 趙冰 沒能在中國三大保險商上市的過程中攬得承銷商資格,瑞銀集團把目光鎖定在未來中國保險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更多的交易活動中,這其中當然包括正在醞釀中的保險業QDII市場。
6月22日,以“走向國際資本市場的中國保險業”為題,瑞銀和中國保監會聯合在北京舉辦了一場規模盛大的研討會。從與會者的名單來看,就已經知道這次研討會的級別之高了:不僅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到場,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馬德倫也發表了演講。 “從全球來看,我們最大的客戶群是保險公司。中國的保險市場正在快速成長,他們在國際上融資及投資的需求將越來越大,瑞銀的服務將是全方位的。”瑞銀集團債券及利率衍生產品事業中國地區主管金紀湘說。 應該注意到,瑞銀集團已經成為中國QFII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事實上,不單是瑞銀集團,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外資金融中介機構以及中資金融中介機構都在觀望正快速和國際接軌的中國保險業。當下,以社保基金和商業保險公司為首的QDII試點將有望創造出更多的中國保險業和外資金融機構的合作機會,這些機會在中外資金融中介看來,又將是一頓享用中國保險業發展的大餐。 QDII是境內機構投資者赴海外投資資格認定制度,也是在中國境內資本賬項目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境內投資者往海外資本市場進行投資的出路之一。 由于不少人擔心,香港的H股市盈率遠低于內地,一旦放開,將使內地股市資金大量外流,從而給內地資本市場帶來致命打擊,因此,對QDII的擔憂一段時間以來籠罩在內地A股市場上。近期,內地股市三個月下跌400點,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博士認為,QDII有難以逃脫的責任。 但從各方面的努力來看,為了分流外匯,減輕中國日益增大的外匯壓力,開放QDII已是大勢所趨。首批社保基金海外投資已經獲得批準,中國證監會人士近日也表示不會停止QDII的腳步。“在時間上,鑒于內地市場的反應,QDII的實行可能會有所推遲。”尹中立認為。 和社保基金有所不同的是,保險公司自有部分外匯資金,而這部分資金由于已經以外幣形式存在,因此很可能會早于QDII,先一步被批準投資于境外資本市場。此前,除了社保基金以外,保險資金也被列入QDII的試點中。對投資收益依賴程度較高的保險業渴望通過海外資金運用提高保險資金的收益率。 目前,中國人壽上市籌集的外匯資金一直滯留在香港市場。中國人壽股份公司董事長王憲章透露,年初考慮到有關部門正準備向國務院提出申請,制定社保基金和保險資金到海外投資的相關政策,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所有這些資金一直留在海外。“到目前為止,扣除上市前后的一些費用支出,我們大約還有250億港元的外匯在外面。”王憲章說。 據馬德倫介紹,在國際上,保險公司資產也有相當一部分配置在海外市場,以防范本國經濟的系統性風險,在全球取得相對較好的收益。他透露,目前保險外匯資金的海外運用具體辦法正在由外管局和保監會制定,而原則性同意的意見已經得到國務院的批準。 “保險業的外匯資金也是內地企業資金的一部分,一旦這部分資金正式投資于海外資本市場,則實際上標志著QDII的放開。”尹中立表示。 對于外資金融中介而言,僅保險公司的外匯資金這一項已經顯示出巨大的成長空間,更不要說未來QDII全面放開之后人民幣可以兌換為外幣進行投資的市場規模。 保險業的外匯資金隨著保險公司的海外上市而急劇增加。2003年,中國人保H股上市籌集資金62億港元;中國人壽美國、香港同步上市籌集資金共計34億美元。 根據外管局統計,中國保險業現有外匯資金近80億美元。6月24日,平安保險集團實現H股上市,如果算上平安上市新籌集的近20億美元資金,保險業外匯資金規模已經近100億美元。 除了保險公司上市籌集的外匯資金以外,保險業的外匯資金還包括此前境外股東參股的資金,以及財產險公司外匯業務的保費收入。 金紀湘說,“這是一個充滿潛力的行業。外匯資金部分看起來比人民幣保險資金少很多,但實際上已經不少了,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中國保險公司籌劃海外上市。” 已經海外上市的保險公司進一步融資也將壯大保險外匯資金規模。保險業能不能持續發展取決于能否取得持續的資本支持。與內地A股市場不同,在海外上市的公司有更多的二次融資便利,即可以通過上市公司進行多次融資。上市公司中保國際2003年在全球成功發行10年期債券1.75億美元,用于解決其在內地公司太平人壽擴張的資本需要。 來自于壽險保險公司外匯業務部分帶來的保費收入將是另一個外匯資金來源。2002年外管局聯合保監會出臺《保險公司外匯管理暫行規定》,放開境內居民投保外匯保險業務,目前中保康聯保險公司已經開始銷售針對出國留學生的外匯保險。另據了解,平安人壽也開展了這項業務。 在6月26日北大賽瑟論壇上,泰康人壽總裁劉經綸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雖然目前該公司來自于外資股東的外匯資金數額不大,外匯資金運用壓力也很小,但他們更關注今后展開外匯業務之后外匯資金的投資渠道。 快速膨脹的保險外匯資金亟待向資本市場投資。目前外幣的銀行利率極低,僅以存款方式投資必然遭致損失。國家外管局今年對境內50家保險經營機構外匯資金狀況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截至去年底,在這50家機構全部外匯資金中,活期存款余額占29.8%,定期存款占70.1%,而只有個別機構仍持有早期購買的境外外幣債券。 但在境外投資方面,保險公司設計怎樣的投資組合才能達到穩定收益的目的,又有賴于監管部門境外投資細則的出臺。 面對QDII,目前包括社保基金、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和金融中介機構都在蓄勢待發。在6月28日的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揭牌儀式上,幾乎所有境內的證券、基金公司都到場,多家金融中介機構負責人向中國人壽表達在QDII方面合作的意向。中國人壽有關人士透露,他們將采取委托的方式進行外匯資本的運作。 中國人保資產管理公司副總經理丁毅認為,金融中介機構可以在保險公司以及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走出去和“引進來”方面充當橋梁作用,包括海外投資、開發產品、發債以及開設新機構方面,都可以進行相當廣泛的合作。 金紀湘說,除了幫助保險公司海外上市外,在資產負債管理以及開展債券業務方面,投行都可以與保險公司進行合作。債券業務又包括海外發債和買賣債券。他認為,目前評級較高的國債、企業債以及一些結構性產品,可以作為保險外匯資金投資的對象。 統計顯示,債券投資已經在英國壽險公司的資產配置策略中占據越來越高的比例,其絕對數額也越來越大,美國壽險公司所擁有的債券資產,其絕對數額越來越高。在國外,債券品種十分豐富,這為保險公司進行資產負債匹配管理提供了便利。 外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則更強調他們在保險資產管理方面的經驗。標準人壽資產管理公司北京代表處有關人士認為,保險資產有著不同于其他資產的管理性質。作為管理標準人壽80%資產的管理公司,他們在保險資產管理方面有著更豐富的經驗。 據了解,目前中國人壽和中國人保正在與中金公司協商聘請金融中介事宜。兩家公司自身也在進行海外投資的準備,中國人保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了資金境外運用小組,專門負責進行資金的境外運用,去年便開始準備相關事宜。“我們自身已經可以進行這部分資金的運用。”人保有關人士透露。 尹中立認為,QDII對于企業來說的最大風險就在于內地企業對海外市場的不了解。實際上,海外市場有著比內地A股市場更大的波動性,受影響的因素更為復雜和多變。實行QDII的企業必須吸引國際人才,并盡快積累海外市場上的投資經驗。 QDII資金量有限 QDII實施肯定是利空不是利好,但是目前看來影響很小,主要是社保基金和保險公司的資金。值得一提的是,這對中國股市的影響主要是在制度上而不僅僅是在資金上———既然社保基金和保險公司的資金可以到海外投資,為什么市場上的其他基金就不行,這樣對以后的制度建設肯定有影響。 如果只是開放保險公司,QDII意義不大。因為,高層完全可以以特批的方式允許保險公司投資香港市場,如同允許幾家期貨公司做外盤交易一樣,QDII完全沒有必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形成一個制度化的東西,這樣的話成本未免太高了。 由于QDII局限于合格的機構投資者,同時監管層在資金量上也會有所控制,這些限制也導致資金不會分流。總體來說,QDII的實行,對A股市場影響不大,特別是在目前這個時期。因為近來A股和港股都進行過相當的調整,以前所擔心的比價效應現在表現得已經不太強烈,這從劉明康講話后市場出現反彈也可以看出整個市場對QDII政策出臺的心態比較平靜。 《深圳特區報》 推出QDII須慎重 保險公司內部人士認為,即使開放保險公司用外匯直接投資香港股市,數額也有限。但由于保險公司尚不能直接投資內地股市,因此,直接投資香港市場的可能性比較小。 分析人士也指出,如果只是開放保險公司,QDII意義不大。中央政府完全可以以特批的方式允許保險公司投資香港市場,如同允許幾家期貨公司做外盤交易一樣。QDII完全沒有必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形成一個制度化的東西,這樣的話成本未免太高了。 《南方都市報》 境內資本市場是保險資金主戰場 短期內QDII對境內的券商和基金公司開放的可能性不是很大,這主要是由現階段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的性質所決定的。但隨著人民幣走向可自由兌換,QDII向其他類型金融機構開放將會是一種趨勢。近來,由于中國出口額的持續增長,對主要發達國家的貿易順差越來越大,使得人民幣升值壓力越來越大,這樣才有了推出QDII、緩解中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舒緩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提法。但QDII對其他金融機構的開放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復雜。例如,具體投資于哪里的資本市場,對境內證券市場的影響,以及資金來源的問題,是在境內募集人民幣資金再兌換成美元,還是針對境內投資者的外匯,等等,這些都是管理層要反復研究考慮的。 《上海證券報》 QDII福兮?禍兮? QFII從研究到推出歷時4年,由于QDII對證券市場及香港市場影響巨大,加之需要幾個相關部門充分協調、討論,最后還需要報批國務院。因此,QDII的出臺還需要時間。 對于QDII推出的時間,這是由中國政策體制決定的,政府決策過程只有一定的透明度,并不是完全制度化的東西,可能由一件事情就激發了政策出臺,但也可能意見紛紜反而被擱置。或者香港經濟形勢,或者人民幣匯率出現變化,這都有可能導致政策出臺發生變數。因此,對時間的關注意義不大。 《21世紀經濟報道》 《國際金融報》 (2004年06月30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