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義超載中國資本市場不能承受之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5日 20:15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李學賓 自四五月間股指走熊以來,開始有人言必稱《國九條》被套,筆者不敢茍同。 所謂《國九條》只是把市場共識上升為了綱領性文件,其中鮮有引導市場走勢的含義。《國九條》頒布后,《中國經營報》用了相當篇幅進行采訪報道,被訪專家的主要觀點之
但是我們也發現,投資者受到損失后,把責任推到監管者頭上,在資本市場上,這幾乎成了投資者們的一種習慣性思維,這一慣性思維的形成固然有投資者自身認識上的誤區,但政府職責不清,站位不準亦應承擔相應之責。 長期關注資本市場的人士都知道,中國股市的設立更像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股市設立伊始,改制上市的企業并不踴躍,早期的股票認購竟然是有關部門號召黨員干部帶頭完成的,以后,股市又逐漸承擔了為國企脫困的重要使命,政府開始不自覺的扮演托市或救市的角色.這樣的一個股市既缺乏硬件,即必要的經濟基礎;更缺少軟件,即以回報股東為核心的股市文化。對于前者的缺失,隨著中國經濟十年來的發展,已經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彌補,但由于后者的缺失,中國股市無法建立起股東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利益紐帶,再好的公司業績也只能是畫餅充饑。資本市場缺乏長期投資的價值基礎,于是投資者大多以政策風向作為投資依據,不僅中小投資者如此,機構投資者概莫能外。長此以往,監管者承擔了異常沉重的道義風險,當市場規模不斷擴充時,就會有道義超載現象發生。就會面臨風險失控。 治理超載的根本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整治投資環境,改變上市公司重融資輕回報的觀念,使股市內的優秀上市公司真正具備投資價值,把投資者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市場本身上來,并盡可能地減少對市場的干預,扮演一個真正的裁判員,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