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業初試混業經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5日 04:26 北京晨報 | |||||||||
晨報訊記者袁滿身份模糊的金融控股公司即將得到特殊禮遇,一份由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聯合起草的合作監管《備忘錄》將在下周發布。 “文件本身雖然不是法律,但卻具有相當大的法律文書效力。”昨天,權威人士向記者透露。《備忘錄》將在三家監管機構各自的官方網站上同時發布,披露諸多細則。
《備忘錄》將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主監管制度”,對金融控股公司,將按照業務性質實施分業監管,而對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團公司則依據其主要業務性質,歸屬相應的監管機構。 上述人士舉例說:“比如像平安集團,主要業務性質是保險,就由保監會牽頭監管;中信集團,主要業務是銀行,就由銀監會牽頭監管。” 這實際上是監管層對金融控股公司身份的直接確認,也是未來金融混業經營的先期探索。 現實中,中國金融業分業經營的版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金融控股公司改寫。最近一次的大動作是,平安保險獲得國務院特批,首家以金融集團的名義在香港整體上市。 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則指出,如果包括已控股一個金融企業正準備控股更多金融機構的這類集團公司,那么,估計全國的金融控股公司不下二三百家。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曾呼吁,金融控股公司是中國金融業走向“綜合經營”的現實選擇,因此須盡快把相關立法提上日程。 當前,我國出現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由政策性或歷史性原因形成的、由金融機構控股的公司,如建設銀行控股了中金公司,以及中信、平安、光大等;另一類是工商企業集團借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改制等參股金融機構而形成的金融集團,如海爾、新希望、東方、山東電力集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