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電荒 空調市場準入標準攀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4日 16:24 南方周末 | ||||||||||||||||||||||||||||||
本報駐京記者 張春蔚
永樂、國美、蘇寧、上海商務中心家電城以及各大百貨家電商場從6月6日起全面實施“空調能效限定值”準入制度。它們構成了上海家電銷售的主要渠道,前四家的市場份額就占去整個市場的85%,這意味著“能效比”成為空調制造商能否把自己產品放到上海進行銷售的“通行證”。 所謂“能效比”,是指空調最大制冷量與空調輸出功率的比值。能效比值越高,空調越省電,反之則耗電越高。 上海原來執行的是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在2000年9月頒布的《空調能效限定值標準》,在空調業它被稱為“老標準”。從10月1日起,上海將提前適用目前正在報批的空調能效新標準。到那時,凡是尚未達到新標準的空調將被“打入另冊”,不得再作為市場促銷的主打產品。 “這個標準是強制執行的。以前只是指出標準的范圍,這次制定了準確的最低標準。”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姜風表示,新節能標準將空調能效比分為A、B、C、D、E五個等級。最低級為E級,能效比必須達到2.6;最高級A級則要求能效比達到3.2。也就是說,空調的能效比準入門檻提高到了2.6,而在“老標準”中,空調能效比的最低一級是2.3。 姜風說,新標準的草案早就已經修訂完畢,開始進入征求意見稿階段。隨后該標準將報請通過WTO成員國公試期和相關企業準備期。 “這意味著制造成本和銷售價格的雙重提高。”姜風承認了這一點,但是他表示這是國家的一項政策,“執行起來絕對不會手軟,標準制定后會加強監管的力度。” 電力告急 這并不僅僅是伴隨著盛夏而來的上海的惟一行動。如同中國的某些城市習慣在每年夏天迎接洪汛高峰那樣,上海市政府緊張地等待用電量的激增,并把這個現象也稱為“峰”。上海市政府宣布,從6月15日至9月17日上海進入長達3個月的“迎峰度夏”時期。在這段時間里,“節約用電”由道義號召變成了強制命令:商場經理必須把他的空調溫度設定在26℃以上;當氣溫升高到35℃以上時,一天之中你至少要有6個小時是在享受不到空調吹來的涼風、電梯停用和洗衣房關門的情況下度過。 這一切的背后是中國的電力緊張局面。 一個明顯的信號是原定在每年11月舉行的“中國節能宣傳周”提前5個月在全國用電高峰期的6月展開節能宣傳。6月10日,作為“中國節能宣傳周”的重要活動內容之一,由國家發改委環境和資源綜合利用司、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交部主辦,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承辦的空調節電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由國家發改委牽頭主辦有關空調的專門會議,這在空調業還是首次。 就在這個會議的第二天,6月11日0點至次日0點,全國日用電量達到59.67億千瓦時,刷新了2003年7月29日的歷史最高記錄。來自中國國家電力調度中心發布的信息表明,今年夏天的用電高峰比去年提前了10天到來。據估計,今年我國夏季電力缺口達2000萬千瓦以上。 “上海每年新增空調在100萬臺左右,有的家庭的空調用電量甚至占到整個家庭用電量的70%。”上海國美采銷總監黃波對記者表示,節能標準越早出臺對緩解用電緊張局面越好。 上海制冷學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龍惟定教授的計算是這樣的:即使以上海市年銷售房間空調器80萬臺計算,“能效比”提高25%,就可以降低電力需求20萬千瓦。 比起強制性的市場銷售準入,用電價格的上漲是更直接的調控手段。6月15日,國家發改委調整南方、華東、華中、華北4個區域電網電價,平均每度提價2.2分。甚至在居民用電只占總用電量1/10的浙江,每度電也漲了4分錢。可想而知,居民電價的調整將會刺激節能電器的使用需求。 如何讓消費者換掉舊空調 對普通居民來說,能用上更省電的空調,這可是一件好事。但對空調制造商來說倒未必。 上海國美采銷總監黃波向記者透露,目前中國空調業有20%以上的廠連達到空調節電“老標準”的產品也無法生產出來,更別提抬高了市場準入門檻的新標準了。若是以將出臺的新標準來衡量,起碼有30%以上的生產廠家被拒之門外。 資料顯示,去年中國空調產量為3165萬臺,其中能效比低于2.8的空調超過3000萬臺;目前中國國產空調品牌中能達到節能標準3.0的,也只有科龍、海爾、格力、美的等5家企業的部分產品。 專家預測說,目前中國國內市場各品牌所有能效比能達到3.0的空調,年銷量不足100萬臺,僅占總銷量的3%。此次節能全面提速,會令數百家空調企業面臨轉產問題。 “今年空調的原材料提高,產品價格反而在下跌,這將令行業淘汰進一步加劇。”黃波說。 但是對中國這樣一個年產量4800萬臺、年銷量近2500萬臺的空調制造大國而言,行業準入標準的提高和強制性的市場準入這樣的調節是否能收到立竿見影的節能效果令人懷疑。你很難讓消費者把花幾千元買來沒多久的空調統統換成節能空調,畢竟對他們來說那是一件奢侈的支出。 同是為了節能,去年就開始執行的節能冰箱就碰上了這樣的事。今年五一,上海國美做了一次節能冰箱的促銷,市民只要出示一張使用期限10年以上的冰箱發票,就可以免費換取一臺節能冰箱。僅五一當天,就有400多人前來換取。往后幾天,條件變成了折價400元,但仍然有人不斷前來,他們帶來的舊冰箱的使用期限甚至達到了13年。這個小故事展現了這樣的事實:僅僅為了節省些許電費,中國的普通居民不一定肯換掉他們家里那臺耗電巨大的老式空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