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市場進入并購時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22日 03:55 人民網-市場報 | |||||||||
本報訊進入2004年,我國啤酒市場掀起新的并購浪潮。3月11日,全球啤酒產量最大的啤酒釀造集團英特布魯(Interbrew)收購馬來西亞金獅集團在華啤酒業務。3月31日,燕京正式收購惠泉,緊接著,丹麥啤酒商嘉士伯收購了云南最大的啤酒制造企業大理啤酒,隨后,美國A-B與南非SABMiller就哈爾濱啤酒展開收購大戰。 內資外資頻頻出手,使我國啤酒市場瞬息萬變,原有的三強格局發生變化。有關統計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國內啤酒行業開始快速發展,由于消費者信任地方品牌和各地的地方保護主義,在國內各省幾乎都有地方品牌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如山東的青啤、黑龍江的哈啤、遼寧雪花、北京燕京、福建惠泉、廣東珠江和湖北金龍泉等。然而經過近20年的發展和不休止的啤酒大戰,大多數地方品牌開始被內外資本收編,一方面是地方啤酒企業的發展遇到資金困境,另一方面強大的啤酒集團多方滲透,土生土長的地方品牌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以浙江省為例,華潤收購了錢江啤酒,英特布魯更是收購了寧波開開和溫州金獅等7個啤酒廠,從而在這個中國第二大啤酒消費省份占據了40%的市場份額。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只有產能達到60萬噸,才能在市場中占一席之地,但是除了重慶啤酒、珠江啤酒和哈爾濱啤酒等百萬噸企業之外,地方啤酒企業規模大都在20萬噸以下,即使是第一集團,如果沒有強大的資金注入,也只能被整體收編入國內三大啤酒集團。 中國釀酒行業協會啤酒分會理事長肖德潤說:“2003年中國的啤酒產量達到2500萬噸,已經連續兩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產量第一大國,目前也已培育出青啤、燕啤、華潤為首的具有相當競爭力的啤酒企業集團,但與英特布魯、A-B、SABMiller等國際航母相比,還有相當差距。因此來看,兼并與整合在啤酒行業是非常必要的手段。” 中國加入WTO以后,啤酒行業成為開放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企業購并日益頻繁,交易金額也屢創新高。已經形成的三強進一步跑馬圈地,國際啤酒也開始大舉進入。尤其是英特布魯,在其完成對排名世界第五的巴西AM-BEV合并后,中國成為其最后的戰略目標。 與A-B和SABMILLER啤酒集團的策略不同,英特布魯從1984年開始就把自己定位于在中國市場的積極參與者,以國際化的本地企業參與競爭。在溫州舉行的“國際化的溫州”論壇上,英特布魯董事長艾比亞表示:“中國在英特布魯的全球戰略中占據有重要地位,開拓中國市場是英特布魯的當務之急,而英特布魯在今后的時間中將更加關注在國內的投資和市場運作,希望可以在三年內成為中國啤酒市場中首屈一指的啤酒集團。”埃夫瑞特進一步表示,“英特布魯的遠景定位是成為全球化的當地啤酒釀造商,因此英特布魯將非常重視本地品牌的保護和建設,從而為它們帶來國際化的思維和品質。” 據悉,在英特布魯參控的16家啤酒廠中,其經營管理基本上由原有的本土經營團隊擔當,英特布魯更多的是提供技術、資金和戰略支持,而對于原有的品牌,英特布魯強調其本地化和國際化并重,換言之,品牌依然是當地品牌,但是產品品質和品牌內涵要國際化。 (中天) 《市場報》 (2004年06月22日 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