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改革: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關鍵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15日 09:49 中國經濟時報 | |||||||||
記者 唐福勇 實習生 盧葉 北京報道 “經濟全球化不僅是企業競爭的全球化,而且‘國家競爭力’的命題也進一步突顯。”6月9日下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陳清泰在“首屆中歐政府管理高層論壇”上做《經濟全球化與政府改革》的主題報告時提出,政府改革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關鍵。
陳清泰說,經濟全球化使國家經濟利益的含義發生了變化。一個日益明顯的事實是,一個國家的經濟利益不再僅僅體現為基于本國資本的傳統“民族企業”,而且體現為有境外資本參與其中、存在于“本土”的合資和獨資企業。資金、人才、技術等經濟資源的大規模跨國流動,幾乎使各國經濟都被卷入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國際分工之中。各個國家和地區在國際分工中扮演什么角色,對各國經濟發展正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以加入世貿組織為標志,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國家戰略發生了重大轉變。 陳清泰認為,對尚在發展中并處于體制轉軌重要時期的中國,全球化里蘊涵著巨大的機會,也充滿嚴峻的挑戰。此時,為實現國家利益就要由封閉轉向在開放中增強國家競爭力。相應地,維護國家經濟利益的手段也由過去的貿易和投資壁壘,轉變為加速體制轉軌、改善投資環境、降低交易成本、吸引國際經濟資源、參與國際分工,增強“本土”各類企業的競爭力。 陳清泰說,對中國而言,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在于,發展可以進一步利用國際經濟資源;挑戰則在于,如果不能盡快擺脫舊體制的羈絆,經濟體制轉軌滯后、市場環境長期不完善,那么不僅難以吸引國際經濟資源,而且本國資源也可能外流。從這個意義上說,各國、各地間的競爭從表層看,是爭取全球經濟資源的競爭;進一步看,則是市場有效性的競爭、是公共環境水平的競爭。而能創造和維護有效市場機制和良好公共環境的是政府。因此,本質上是政府職能定位和行政效率的競爭。中國加入WTO表面上最大的壓力在產業和企業,而實質最大的挑戰則是體制轉軌和政府改革。從這個意義上說,政府改革是決定中國能在多大程度上分享經濟全球化利益的一個關鍵。 陳清泰認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政府的職能定位可以概括為: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當前,我國在轉變政府職能方面有幾個問題值得注意: 1、重新界定政府與企業和社會自主治理間的關系。政府職能應盡快從對微觀經濟的直接干預及時轉向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和有效率的市場。但企業行為有大量的“外部性’’影響,對社會而言,有的是正面的影響,有的則是負面的。在這些市場失靈的部分則需要政府從公共利益出發,利用經濟、法律、技術法規和標準等政策工具進行積極管理的領域。 2、政府要承擔起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責任。目前,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不協調已經到了威脅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程度。這些又是市場失靈的領域,政府應認真承擔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責任,保障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3、培育有效率的市場。體制轉軌和市場環境不會自然形成,因此強調市場作用,不能否認政府作用。但政府作用的重點和方式應有根本性的轉變,政府應當將主要注意力明確無誤地放到創造有效率的市場上來。政府的有效性,要通過市場的有效性來體現。因此,必須走出政府保護市場和企業的誤區。給部分企業吃偏飯,就是對其競爭對手的歧視。相反,保持較強的競爭力度是使當地產業和企業不斷改善和創新、培育在新興領域獲得成功能力的關鍵。 4、推進投資體制改革。政府應從競爭性項目的經濟性管制,例如企業投資的產業、投資規模、合作伙伴、經濟效益等,及時轉向社會性管制,如制定競爭政策,實行公平市場準入,發布市場信息,利用貨幣政策和財、稅、費等工具進行宏觀調控。對具體項目的外部性因素,諸如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安全以及土地使用等進行社會性審查。按照誰投資、誰決策、誰收益、誰承擔風險;政府進行社會性管制的原則,建立起市場引導投資,企業自主決策,銀行獨立審貸,融資方式多樣,中介服務規范,政府社會性管制有效的新型投資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