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面“入市”了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6月07日 11:23 《中國經濟周刊》 | |||||||||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黃樂楨/北京報道 中國反傾銷之痛 6月1日,幾經修訂,我國新的反傾銷條例正式實施。據了解,新的反傾銷條例是今年3月31日經國務院決定在2002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的基礎
此前,根據商務部的統計,自1997年我國首起反傾銷調查以來,共對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種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累計達59億美元。根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WTO研究院的數據,截至2004年2月,中國遭受的外國反傾銷已經超過600起,為全球之最。更為甚者,我國參與積極應訴的勝訴率只有35.5%,低勝訴率在客觀上又會鼓勵別國利用反傾銷手段對付中國產品的進口。 而從近段時期種種跡象來看:中國正經歷反傾銷之痛。 作為中國最市場化的行業,美國時間5月27日無疑是中國彩電業最刻骨之日。當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針對中國彩電傾銷案做出決定性終裁,認定從中國進口的某些彩電確實對美國造成了實質性的損害。美國商務部隨后將根據慣例,在七天之內正式簽署反傾銷征稅令,并最快從6月就會對數10家大型的彩電生產商征收最高78%的反傾銷稅。據統計,這次彩電傾銷案被裁決的產品是2003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180萬臺彩電,總價值3.1億美元。 據資料顯示,1988年,歐盟選擇人力成本20倍于我國的新加坡作為替代國,裁定中國彩電企業傾銷,曾導致中國彩電被歐洲市場拒之門外長達15年,大大阻逆了中國彩電國際化的進程。 根據WTO關于傾銷的定義:一國產品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出口到另一國,并對進口國相關工業造成了損害的行為。對被裁定為傾銷的企業,進口國可以對其懲罰性地征收高利率的關稅。 事實上,隨著反傾銷案發起國對被指定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的企業,可以采用與該國經濟毫不相干的第三國(替代國)的市場價格來計算其產品的“正常價格”,而不按這些國家產品的實際成本計算價格,中國反傾銷之痛開始顯現:今年上半年,中國對美彩電貿易額不足2003年同期的1/3。美國對中國彩電征收最高可達78.45%的關稅,甚至有可能使一些中國彩電企業失去全球三大彩電市場之一的美國市場。此外,對中國彩電整機制造業的危害將直接蔓延到整個彩電產業鏈,如元器件、半導體、顯像管、塑料、配套等多個產業環節。 除了彩電之外,目前,美國還正在對中國的木制家具進行反傾銷調查,135家中國家具制造商牽涉其中。ITC初步決定對中國進口的木制臥室家具征收440%的高關稅。6月17日,美國商務部將就此做出初裁。 這一切反傾銷之痛的源頭,是一部分國家認為中國是所謂的“非市場經濟國家”。中國是完整意義上的市場經濟國家嗎?“入市”是中國經濟的“攔路虎”? 對話 “入市”:中國經濟的“攔路虎”? 主持人:黃樂楨 嘉賓: 胡國成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高明華 北京師范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周世儉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顧問 公平“入市”? 主持人:有人說,中國政府為獲取市場經濟地位所作的努力,可以被看作是第二輪世貿談判。第一輪解決的是“入世”問題,第二輪要解決的,則是“入市”問題,促使其他WTO成員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為什么會存在從“入世”到“入市”問題? 胡國成:我國加入WTO時,在中國加入WTO議定書的第15條“確定補貼和傾銷時的價格可比性”的(a)款中規定,如受調查的生產者能夠證明生產該同類產品的產業在制造、生產和銷售該產品方面具備市場經濟條件,在確定價格可比性時,則應使用受調查產業的中國價格或成本;反之,則可使用不依據與中國國內價格或成本進行嚴格比較的方法。該條(d)款中明確規定,一旦中國根據該WTO進口成員的國內法證實其是一個市場經濟體,則(a)款的規定即應終止;如中國根據該WTO進口成員的國內法證實一特定產業或部門具備市場經濟條件,則(a)項中的非市場經濟條款不得再對該產業或部門適用;并且無論如何,(a)項中的非市場經濟條款應在中國加入WTO之日后15年終止。由此而使我國在“入世”后的15年中,仍有個“入市”的問題。 高明華:這個問題要從反傾銷談起。中國“入世”以后,在全球反傾銷案大幅減少的情況下,西方國家對華反傾銷反而大幅增長。全球6起反傾銷案件中,就有一起是針對中國的,而中國的反傾銷應訴案件總體平均勝訴率卻僅有35.5%。盡管過低的勝訴率與許多企業應訴不積極或者根本不應訴有很大關系,更重要的則是中國仍被西方國家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 根據我們發表的《中國市場經濟發展報告2003》中的測算,2001年中國市場化程度已達69%。如果承認80%到100%之間是成熟市場經濟的區間,那么,69%的市場經濟水平,就意味著我們已是市場經濟國家了,或者更準確地說,我們已是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目前,我們已經完成對2002年和2003年中國市場化程度的初步評估,估計這兩年至少增長2個百分點。然而,由于交流不夠,西方國家不了解中國市場化的快速進展,不了解中國市場經濟已經發展到什么程度,使得他們仍然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由于“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利益,因此,讓西方國家真正了解中國,使他們尊重事實,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便變得非常迫切。 主持人:據我了解,中國的入世法律文件,印成16開本的書,洋洋灑灑792頁,其中關于市場經濟地位的規定,只有短短的440字。這對中國來講公平嗎? 周世儉: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問題不單是反傾銷的問題,里面還有深層次的意識形態問題。對中國等國家出口到發達國家的產品價格,我們自己的定價不算數,而要用“第三國”來考核中國是否存在傾銷等行為,這是一把“有彈性的尺子”,對中國、東歐、古巴等國家來說是嚴重不公平的。 胡國成:對中國來講當然是不公平的。因為世貿組織的法律文件中,并沒有“市場經濟國家”或“非市場經濟體”之類的詞語,也沒有明確的定義。根據進口成員國的國內法來確定出口成員國是否為“市場經濟國家”,這本身就不公平,更不必說它給了進口成員國幾乎是無限的裁量權。既然我國入世議定書已經做出了規定,我們就必須遵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盡最大努力來證實,經過我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方面的努力,某些產業或部門、甚至我國整體的經濟體制已經具備了市場經濟條件或已經成為市場經濟體。 “入市”是反傾銷起因? 主持人:自1979年以來,中國已經遭受了國外500多起反傾銷調查,直接影響中國出口170多億美元,其中60%左右的案件最終裁決結果對中國是不公平的。尤其是入世以來,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訴訟增加迅速。一些國家對中國反傾銷提案起因是“中國不是市場經濟國家”嗎? 胡國成: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訴訟增加,起因不是“非市場經濟”因素,而是由于我國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總量的迅速增長。中國對外貿易的迅速增長對舊的世界經濟和貿易格局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受到沖擊的國家及其產業和部門對此做出一些反應,對中國產品提出反傾銷訴訟也是可以理解的。問題在于,“非市場經濟”因素使得我國產業、部門及產品在反傾銷訴訟中處于劣勢地位,當這個因素被不當使用時,更使我國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高明華: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訴訟增加,“非市場經濟”的因素很大。市場經濟要求按市場成本和價格規律進行運作,否則就是非市場經濟。一旦被認定為非市場經濟,就意味著該國的產品生產得到了政府的過多優惠,產品成本低于市場成本,在出口中就會被視為傾銷。一些國家對華反傾銷之所以增加,主要原因就是中國被認定為非市場經濟國家,被認為產品定價沒有遵循市場規則。 主持人:繼新西蘭、新加坡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后,5月29日,馬來西亞發表公告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歐盟和美國等國還不承認。現在的中國與一些國家認為的市場經濟地位有差距嗎? 胡國成:一般來說,市場經濟是企業和廠商能夠自主地根據市場需求狀況自行做出生產和經營決策的經濟。根據這種理解來判斷,我國已基本屬于市場經濟國家,但尚未達到完全的或成熟的市場經濟程度。國有企業的市場化改造、銀行和金融部門的市場化改革、企業的市場化管理改革,以及市場本身的結構和管理的完善等,都是需要進一步努力的方面。 高明華:經過20余年的發展,中國市場經濟取得重大進展,已經成為市場經濟國家。就市場經濟發展程度而言,中國已領先一些已被承認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如俄羅斯。在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2003》的排序中,中國高出俄羅斯10個位次;在加拿大弗雷澤研究所《經濟自由度報告2002》的排序中,中國高出俄羅斯15個位次。中國和俄羅斯國情極為相近,同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大國,具有很強的可比性。既然俄羅斯已被承認市場經濟地位,為什么不承認中國呢?顯然,中國市場經濟的巨大發展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 主持人:因為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不同,要讓他們認識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市場經濟,有難度嗎?您所知道的國外的學者是怎么評價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他們與中國爭議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胡國成:國外學者直接關注這個問題的人不多,但研究過中國經濟的學者均認為中國已不再是計劃經濟國家,正在向市場經濟過渡。 高明華:一些國際組織和專家學者對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給予高度評價。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說:“2003年中國的進口額比去年增長了40%,全年貿易進口增長額可望超過1000億美元。這說明中國的市場開放度很高。”“在所有新興市場經濟體中,中國是最開放的國家之一,或者說是開放程度最高的國家。” 因為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不同,歐盟專家不止一次地談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令人迷惑,要讓他們認識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市場經濟,并非輕而易舉。 他們與中國爭議比較大的問題是中國的國有經濟還占有相當的比重。在美國等一些國家的眼中,似乎國有經濟就意味著政府干預,政府干預就意味著補貼和優惠,從而容易造成有利于企業競爭的低成本和低價格。 主持人:說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將給中國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會不會成為中國經濟的“攔路虎”? 胡國成:如果繼續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那么在未來的反傾銷申訴和訴訟中,我國的某些企業和產品將繼續處于極其不利的地位,面臨眾多不公平待遇,進而給我國對外貿易帶來不利影響。但是,我國經濟不是靠對外貿易起家,即便在對外貿易領域,我們也有眾多的合作伙伴可供選擇,因此,某些國家頻頻發起的反傾銷申訴,難以阻擋我國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步伐。真正可能成為中國經濟“攔路虎”的,是我國自身的經濟改革和與此相適應的政治改革所面臨的難題。只要堅持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繼續堅持改革開放的大方向,我們完全可能踢開這些“攔路虎”,實現我國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高明華:如果中國市場化的改革成效和地位不被承認,不僅嚴重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而且由于游離于全球一體化經濟體系之外,將給中國的經濟發展乃至社會穩定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不過,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是一把雙刃劍,損害的不僅是中國,西方及其他國家同樣會嚴重受損。 “入市”有時間表 主持人:中國政府一直在推動WTO成員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還要走哪幾步?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胡國成:重要的在于繼續堅持我國既定的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方向,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我國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水準,并通過有效渠道將我國取得的市場經濟進展程度傳達給WTO組織及其成員國。當然,通過多邊和雙邊外交、經濟談判以及我國在WTO組織內的積極工作等方面的努力,促使WTO成員盡早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周世儉:目前中國有良好的改變契機。因美國等西方國家最近把這一問題政治化,俄羅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家因為支持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的軍事行動,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別被給予了市場經濟國家地位。這些市場化程度遠不如中國的國家都被給予了這一地位,作為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WTO成員的中國卻沒有被給予這一應得的地位,顯然是不公平的,中國應該利用美國的這一“錯誤”來爭取自己的利益。 主持人:假如有一個時間表,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最終會在什么時候解決? 胡國成:事實上已經有這樣一個時間表,即中國入世議定書第15條(d)款中規定的非市場經濟條款終止的日期:中國入世之日后15年。這就是說,從2001年12月中國入世算起,到2016年12月以后,WTO的任何成員在實施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時,都不能再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 高明華:這個時間表不好確定。不過可以確信的一點是,中國非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的解決絕不會持續到中國“入世”規定的15年,即2016年。比較樂觀的估計,這個問題會在2010年之前能夠得到圓滿解決。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對于中國和其他WTO成員國是一件雙贏的好事,中國巨大的市場及潛在利益,西方國家絕不會熟視無睹。在今后關于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談判上,中國還有很大籌碼。 周世儉:在原來的入世承諾中也提到,“如果中國企業或行業能夠提供證明市場經濟的證據,就可以進行改變”。現在,中國的市場經濟已經到了比較成熟的時期,特別是彩電等行業,因此改變現狀也就有了條件。 目前泰國、新西蘭、新加坡等國家都已經承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澳大利亞也已在實際操作中承認了中國的這一地位,有可能在年內解決;歐盟也有所松動,對中國的20多家企業的市場經濟地位給予了承認。相信2至3年內,包括美國、歐盟、日本在內的發達國家,也能夠給予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國家地位。 資料1: 美國、歐盟、加拿大市場經濟標準 美國商業部對市場經濟有六個具體標準:一是貨幣的可兌換程度;二是勞資雙方進行工資談判的自由程度;三是設立合資企業或外資企業的自由程度;四是政府對生產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五是政府對資源分配、企業的產出和價格決策的控制程度;六是商業部認為合適的其他判斷因素。 歐盟在1998年頒布了905.98號法令,允許中國應訴企業在反傾銷調查中申請市場經濟地位,同時規定了五條判定市場經濟地位的標準:一是市場經濟決定價格、成本、投入等;二是企業有符合國際財會標準的基礎會計賬簿;三是企業生產成本與金融狀況,不受前非市場經濟體制的歪曲,企業有向國外轉移利潤或資本的自由,有決定出口價格和出口數量的自由,有開展商業活動的自由;四是確保破產法及資產法適用于企業;五是匯率變化由市場供求決定。 加拿大在對非市場經濟問題的調查中,明確包括五方面:一是政府部門在經濟政策、經濟管理活動中發揮的作用是否不干擾市場經濟正常運行。二是政府部門對企業在生產、銷售、采購等方面是如何管理和管制的,對企業融資方面是如何管理或管制的。三是在國際貿易方面,政府決定外貿企業可進行對外貿易的條件、程序,政府對進出口產品配額、價格的指導和管制等。四是國有企業的市場化程度。五是利率在不同企業、不同產業和內外貿不同部門中是否有差異,匯率對出口商而言是否市場形成,企業換匯及存匯方式是否有自主權等。 資料2: 市場經濟五大因素 1.政府作用問題 歐美等國關心的問題是市場經濟中的政府作用及政府與企業的關系問題,概括地說是“政府行為規范化”。 2.企業權利與行為問題 歐美等國關心企業在產銷活動中,行為是市場化的還是行政化的?可以概括為“經濟主體自由化”。 3.投入要素的成本與價格問題 任何進口國,對出口國的產品,都會特別關注其成本的真實性和其價格形成的規則。可以歸結為“生產要素市場化”。 4.貿易問題 歐美等國關心貿易環境與條件,可以概括為“貿易環境公平化”。 5.金融參數問題 歐美等國關心利率和匯率這兩大金融參數的形成和適用范圍中的公平性,進而涉及這些參數形成基礎即金融體制的合理性問題,可以歸納為“金融參數合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