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幣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論壇2004 > 正文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衛平作客新浪聊天實錄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5日 16:11 新浪財經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衛平作客新浪聊天

  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論壇即將開幕之際,5月25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黃衛平作客新浪,與廣大網友暢談中國經濟的幾個熱點問題。

  以下為聊天實錄:

  大家好!

  2004年中國人文與社會科學論壇即將開幕

  韓燕(主持人):黃老師,5月30號,中國人民大學將舉辦2004年中國人文與社會科學論壇,它的主題是“未來之路與全球經濟”,您是本次論壇的評論學者之一,請你簡要介紹一下本次論壇的內容?以及它對經濟學科的發展意味著什么?

  黃衛平: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未來之路、全球經濟和金融體系中的中國。實際上,這個論壇人民大學是年年都舉辦的,主題年年都換,總是圍繞著中國經濟發展這樣一些重大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來展開。中國入世已經2年多了,同時,中國目前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也不斷的上升。比如從總體上看中國現在經濟列世界第六,進出口排世界第三。

  前一階段,中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因為需求擴大帶動了整個地區的經濟。某種程度上,對于世界經濟有很正面的推動作用。正是在這樣一個條件下,召開這樣一個社科論壇。一方面大家都知道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就好象鳥之兩翼,可以推動這個世界的向前發展,這個發展方向確實需要發展社會科學來引領。這證明社會科學有它相應的價值觀,可以解決怎么做的問題。而且,只有社會科學才能指引發展的方向。比如說對還是不對,價值判斷的問題等等。這樣社科論壇實際就是在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中間,盡量能夠向所有的聽眾,表述未來中國發展的大方向,在這個大方向下應該有什么樣的價值觀的取舍。這次是社科論壇的重要意義還在于重量級的學者評論中國經濟、世界經濟的過去、未來。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國應該走向哪個方向,走向哪個方向會有什么重大影響,我想這個論壇的意義可能就在于此。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衛平作客新浪聊天

  加入世貿與中國經濟

  劉春生(主持人):中國現在已經加入WTO兩年多了,這兩年中國所付出的代價和收益有怎樣的對比呢?

  黃衛平:回顧這兩年多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許多在當初中國入世之前,人們預料發生的事情沒有發生,但是當時忽視的東西現在卻不斷的在發生,這就需要用今天的眼光對入世本身做一個恰當的評論。比如,在入世之前人人都說中國汽車工業將受到嚴重的沖擊,但是入世兩年的實踐證明我們的汽車工業在沖擊中間不但沒有擊垮,反而是高速度的發展,這和過去的預料似乎是有比較大的差別。在入世之前人們似乎預計中國的進出口將受到某種程度的影響,尤其是中國的出口將會受到比較大的沖擊,甚至有人講4%-5%已經是相當不錯,但是入世兩年多的實際情況大家看到的是我們的出口極其快速的發展著,同時我們的進口在結構方面、在速度方面也有比較大的改變。中國出口對世界做著貢獻,中國的進口同樣對世界做著貢獻,正是因為中國這個巨大的經濟體,才使得我們周邊的經濟體獲得了比較好的經濟發展,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講,從一個比較困難的局面,終于走出來了,在這樣情況下中國入世一方面對中國經濟本身有巨大的刺激作用,實際上不僅僅是對中國經濟,對我們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甚至對世界經濟也有很好的正面效果。

  但是,恰恰是很多問題我們在入世之前的預計有出入,所以我們現在也面臨著相應的一些問題。比如,這兩年,出口方面,中國經濟遇到了一些過去沒有考慮到的障礙,像綠色壁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TBTPS,也由于市場地位沒有得到很多國家的認同,中國與許多其他國家發生了貿易沖突,中國似乎處在相當不利的地位。同時也凸顯出一個問題,中國過去在我們高等教育培養人才這方面,適應經濟全球化,適應WTO入世以后發生的新情況,因此在人才培養這方面也凸顯出結構調整的必要性。一方面中國經濟極大的受惠于入世,包括世界經濟,尤其是周邊的經濟體的經濟均受惠于中國的入世。與此同時也有一些過去我們未曾預料我的困難,這也給我們在前進必須不斷克服這樣的經濟以達到我們新的經濟發展。

  應該這樣說從下一步的發展看,中國入世帶給中國經濟的助推力應該還能夠進一步的展現出來。

  韓燕(主持人):前一段國內關于人民幣匯率的問題討論的呼聲比較大,不管是美國還是周邊地區都要求人民幣升值,近來這種呼聲要稍微小一些,但是并不是這個問題不存在。作為一名資深經濟學教授,以您看人民幣現在是不是應該升值,現在時機是否成熟。

  黃衛平:一個國家的貨幣是這個國家經濟情況的總體反映,我們國家的貨幣實際上從過去的高估,逐漸變成低估。中間有一個插曲1997-1998年的金融危機使得我們在匯率本身的確定以及匯率制度的改革方面就有了一個不同過去的方式,如果純粹是市場取向的改革,應該講人民幣的匯率未來的方向是市場供求在很大程度左右這個人民幣的升、降,但是由于金融危機匯率要受到沖擊,所以我們相當長時期保持一種匯率,從現在來看這種穩定一方面對于中國經濟有著很正面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于穩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金融本身的穩定也有著很正面的作用。但是不能因為有這種沖擊,我們就永遠的采取這樣一種匯率制。

  我想隨著經濟的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變化,恐怕人民幣匯率的確定也會有相應的發展。比如說可能我們匯率允許浮動的幅度會加大,也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其他貨幣對于人民幣的影響予以相應的調整。

  前一階段人們提出人民幣需要再定值。這個情況是有各種背景,隨著進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情況,比如物價有一點攀升,同時我們的經濟總體比過去應該說有一點熱,另外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出口出現了相應的逆差,在這個時候對于人民幣本身升值的壓力得到了相應的舒緩。但是不能說這個舒緩就使得人民幣匯率以及匯率制度進一步的改革放慢速度,我們現在已經提出六年以后逐漸逐漸開放我們的資本帳戶,我們是96年承認了國際貨幣組織第八款條款,如果6年以后我們逐漸的、有序的把資本帳戶開放,大家可以看到這是一個人民幣有序、深化改革的過程,這一方面會有利于中國總體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會有利于我們本地區、周邊國家、周邊經濟體乃至于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

  劉春生(主持人):你剛才講到人民幣的升值壓力由于中國一部分進出口逆差給抵消了,這個情況是出現2004年第一季度,有關這個問題你有什么樣的看法?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黃衛平:如果從一個經濟體對內、對外同時必須達到均衡這個角度,才能有很順利的發展來看的話,我們過去有著巨大的貿易順差,同時有著一個巨大的資本金額,這兩項就使我們外匯儲備有很大的增加,這一方面說明我們國力的增強,另一方面確實也是在宏觀經濟這方面產生了一定的不平衡的情況。比如講我們儲蓄本身已經出現存差的情況下,當你的外匯儲備極大的提高,就逼著儲蓄不得不進一步的增長,因為有外匯暫緩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使得整個經濟宏觀平衡進一步受到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要進行經濟結構的調整,在新一代領導全面主持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間,大家可以發現,我們的經濟正在逐步逐步向一種同時達到對內,又要達到對外均衡的方向在發展。

  與此同時由于中國工業化道路本身又出現了再重工業化的傾向,就使得整個需求方面,尤其是投資需求方面出現了和過去全然不同的局面,能夠看到的是比如說電力的緊張,能源的緊張,某些原材料的緊張,甚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物價的上漲。可在與此同時又發現,最終水準并沒有跟上,這就給我們需要增加的調整出現了一些變數,在這些變數出現的情況目前看提出了再次軟著陸的說法,我想再次軟著陸比過去的軟著陸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因為過去很長時間我們講著陸、著陸,實際是比較短缺的情況下出現的情況,調節的空間相對有限,今天至少是在一種相對過剩的環境進行結構性的調整,這樣空間就比較大,所以在這個方面我總體感覺這次的調整應該講比過去從某種角度上可能會做的更好一些。與過去不同的是,因為我們國家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間,對于國際市場的需求是越來越大,所以如果我們要進行相應的結構性調整,甚至某種程度上是著陸性的調整,很可能對其他國家,其他經濟體的出口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在這樣情況下中國的調整不僅僅是是中國自己的事情,甚至于對地區經濟、乃至于世界經濟都有一定影響。我們需要在調整的時候既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又要考慮到世界經濟的格局。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衛平作客新浪聊天

  中國經濟發展必然趨勢

  韓燕(主持人):自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長取得的成績是舉世矚目,然而有一些西方學者認為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是釋放性不可能長期性,你怎么看待這樣的觀點呢?

  黃衛平:在一個經濟發展中顯然會經歷相應的階段,從比較粗放逐漸轉化為比較集約的,可能是從高速度、低效益型,逐步過度到中等速度,所有地區的經濟發展顯然都要經過這樣一個過程才能真正走到比較良性的過程。中國經濟發展確實有加大投入的一面,我們在加大資金投入,加大研發投入。另外中國經濟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尤其是開放的深化,還有一個外力助推的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整個世界的產業結構在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在這個變化中間很多產業實際上很自然的隨著這樣一個結構的調整,轉移到了中國,這也使得中國本身的經濟發展得到了良好前景的一個重要原因。

  再比如在今天世界經濟主體過程中,隨著溫特主義的出現,在溫特主義的條件實際生產形成了階段性,形成了模塊化,作為中國經濟來講正好迎合了這樣一個變化。因為在這個過程中間,如果要進行創新的話需要的是智力,需要的是資金。但如果一旦生產的過程已經標準化、程序化則需要的是規模,需要的是成本。在這方面從規模角度,從成本角度,中國應該說具有它無可比擬的特點,這也是為什么有的時候我們講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除了我們自己的動力之外,國外本身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也起了一個巨大的促進作用。中國找到了整個世界生產鏈中的一個環節,我們進入這個環節之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同時向上游和下游去發展,才有了今天中國不僅僅是高速度的問題,同時也有效率在逐漸發生變化的可能性。我想說從趨勢上講,中國的經濟肯定在未來一方面會從高速度、低效益逐漸過度到比較好的效益,適宜的速度這樣一個情況,當然這個過程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劉春生(主持人):你剛才提到中國在近些年來,在國際經濟中起到的作用是越來越重要,我們尤其看到中國對于周邊國家的一些帶動作用,我們想知道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國與美、日、歐主要經濟體的國家他們在經濟上的摩擦和沖突表現在哪些方面?

  黃衛平:中國入世兩年多除了剛才我們談過的正面作用之外,確實它與相應的,不僅僅是發達國家,實際上相當多的經濟體發生了貿易摩擦,可以這樣講中國的貿易摩擦的數量在世界上居于前列的,如果分析這些摩擦的原因可能有各種各樣的情況,比如說與我們發展水平相當的國家之間發生摩擦可能我們在產業內彼此之間競爭形成的摩擦,與發達國家本身發生摩擦應該說很有意思的事情,從產業結構來講我們與發達國家之間是互補型的狀態,為什么這樣也能發生摩擦,原因是發達國家也存在一些相應夕陽的產業,而這種產業本身無論是從數量角度或者從產品競爭力角度恐怕與中國的產品很難再進行同一層面的較量,這個時候如果經濟手段不能夠阻止中國產品的進步的話,顯然就會采取一些行政的辦法,我想這種可能也是產生摩擦的原因之一吧。

  另外,從中國經濟的現實來講,自1996年中國經濟從過去的相對短缺發展到結構相對過剩的狀態,出口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正是因為這樣情況,有相對過剩的環境,于是中國出口的過程中間確實有著極大的動力,這種動力本身很可能會引起別人的誤解,在這個情況下就形成我們目前摩擦逐漸逐漸增加的情況。還是從中國經濟內部的角度講,中國有13億人口,這13億人口的就業本身實際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壓力,在很多情況下中國的出口本身如果僅僅從利潤、創稅角度都很難給一個完滿的解釋,但是從增加就業的角度給予分析,可以看到這種出口存在合理性。當然不可否認這種貿易摩擦的產生也與我們國家某些企業行為不規范分不開,我想這是一個過程,這些企業作為國際貿易中的新到者,很可能他對于這些國際貿易中間應有的規則、應有的規范,應有的游戲規則了解不深、不透,在這個過程中發生貿易摩擦也是有可能,所以貿易摩擦的增加第一它是雙方的事情,雙方可以坐下來通過雙贏的方式化解。另一方面,從入世的情況中國本身可以更多的加以調整,可以在擴大出口的同時減少與我們貿易伙伴的摩擦。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在整個世界經濟中間,從目前看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關于貿易摩擦的問題看法是不盡相同的。比如講中國出口這種產品結構和其他發達國家能夠給我們的產品的結構之間其實是存在著敵意。但如果說有某種敵意,發達國家在給我們產品受到了障礙的話,可想而知這種逆差的現象,乃至于摩擦的發生恐怕就很難避免。

  韓燕(主持人):中國現在主張發展加工業,可以取代了東方四小龍,如果我們想躋身高附加價值的上游產業應該做一些什么,或者采取什么的措施加速這個進程呢?

  黃衛平:真正高附加值的商品在于信息的整合,在于產品的設計,在于模塊生產以及在于服務。而低附加價值實際上是中國現在在大力做的組裝。我想從低附加價值到高附加價值本身有一個過程,人人都想高附加價值,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必須從低附加價值做起,這個工作是很有意義的,正是因為這個工作給中國帶來了就業,政府因為這個工作給中國帶來了相應的收入,正是因為這個工作我們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世界通行的標準,什么是世界通行的游戲規則,有了這樣基礎才能往上游、下游兩個方面發展,也才能爭取高附加價值的出現。中國具備獲取高附加價值的潛在條件,例如中國正是因為具有很強的雙元結構這個特點,因此有很多比較高級的專門人才,這些高級的專門人才和相應的資本結合起來的時候,我想在高附加價值的領域可以作出他自己的貢獻。比如說大家能夠看到的是,現在一些大的跨國公司,事實上正在他們的研究機構在中國建立起來,從這個角度看就為我們將來的高附加價值本身的產生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他們不僅僅在這個地方開發著適合中國市場的商品,也在開發著適應世界市場的商品,不僅僅在技術方面進行研究、尋找突破,在商業模式也在進行研究和尋找突破,如果這些工作能夠在中國土地上逐漸展開,并逐漸取得相應的成就的話,我想高附加價值本身會在中國出現,當然還是那句話這是一個過程,很可能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我們能夠做的無非就是把這個過程縮短,如果縮短這個過程的話,首先教育與科技是必須同步發展起來,其次在政策上應該有利于我們教育、科技的發展,以及教育、科技成果向產品的轉化,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個相應的環境,讓我們所說的高附加價值產業能夠盡快、盡早的產生。


本期嘉賓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衛平(中)、主持人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生劉春生(左)、主持人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生韓燕(右)

  中國如何解決就業問題

  劉春生(主持人):剛才你在談話中提到出口對我們中國的就業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我們想說的是中國2003年有關就業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被稱為飯碗大戰,也是核心的首要問題,請你對這個問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黃衛平:中國的就業問題從歷史上就已經顯現出來了,大家都知道在70年代曾經有上山下鄉這樣一個運動,實際上是當時就業壓力沒有辦法的選擇,就業問題本身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得到緩解的。如果看中國今天本身再就業問題上出現的困難你會發現,這些困難實際是跟中國的產業結構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分不開的。在中國產業結構發生急轉彎的時候顯然有一些人從就業的車上被甩出去。如果具體分析可以看到,中國現在的失業群體中間年齡是40、50中間,這些人有他的背景,他學習的時候趕上文化大革命,因此他學的知識是相當有限,當他學習一技之長養家糊口的時候他又卷入了上山下鄉。返城之后他發現在農村學習的技能不適應在城市的工作,等到40、50,產業結構發生轉化了,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不適合產業結構現象發生變化的時候,失業就到了你的頭上。這個時候說憑體力來謀生的話,又發現農民工進城了,他們更吃苦耐勞,更能干,而且索取的報酬更低,因此城市的40、50階層的人比較大的困難,他本身的知識和技能不能適應今天的產業變化,同時讓他吸收新的東西也有相當的困難,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社會保障問題就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與此同時青年一代的逐漸出現,事業觀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你會發現在處理這個問題在政策層面顯然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說對于40、50人員很大程度作為社會的相對弱勢群體要在政策方面予以扶持,對于年輕一代要在技能方面予以扶持。更重要的是現在的新一代領導從確定就業是重中之重這個角度,實際是看到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不僅僅在于社會的穩定,而在于經濟發展本身的目的是為什么,是為了速度還是為了全體人民生活的提高。所以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間,確實可以收入有差別,有差距,但是必須讓所有社會成員都能夠體會到改革開放深化的利益是什么,這樣一個社會才能得到和諧的發展,這大概是我們特別重視失業和就業這個問題的根本之所在。

  韓燕(主持人):現在國際收支平衡表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請你談一下這對我國經濟意味著什么?我國經濟發生著什么變化才導致這樣結果?

  黃衛平:拿它和過去負的數做一個對比,不管是流出還是流入顯然是經濟自身使然的結果,我們看一下中國經濟的發展大家就會知道,前一階段人們紛紛預計中國的人民幣會產生升值,這個時候資金的流入本身是圖利或者投機,如果回顧前一階段,凡是與這種直接流入資本有直接利害關系的那些學者或者公司里面的分析員都在不斷的預測人民幣將要有一個很強的升值的趨勢,甚至有些人在利用合理預期的辦法在做一些輿論上面的導向工作,事實上這些資金進入到中國之后,對于實質面的經濟并沒有產生過多的正面的作用,當然也沒有產生巨大的負面的沖擊,因為它是在等待著賺錢的機會,甚至期盼著他所期待的升值的出現帶來的利潤,他最終當然還是要離開中國,他會離場的。從目前情況來看隨著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減弱,這部分融資會逐漸逐漸到它該去的地方去。

  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四國經濟的比較

  劉春生(主持人):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目前很被看好的四個經濟體是中國、印度、巴西和俄羅斯。請問這四個國家它們之間的一些關系以及各自的特點?

  黃衛平:這些都是發展中國家的大國,他們的經濟發展是世界都矚目的,目前看似乎人們對于中國經濟更看好,尤其是在近期,從中長期很多人對于印度也相當看好,但不管怎么說,這四個大的發展中國家經濟目前確實是向上、穩定發展的趨勢,當然巴西等等是有著相應的波動,這四個大經濟體的經濟發展一個最大的正面作用就是將會加強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間的分量,加大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間的比重。同時隨之而來的是這四個經濟體將會在世界經濟中以更加負責的姿態出現,將對世界經濟本身未來的發展負擔起自己的責任來。從它們彼此之間的關系來講,很多人講由于生產結構本身的差異性和相近性,很可能會出現比如說競爭、比如說等等這樣的情況,我想是這樣的,競爭實際是不出不進,合作實際是把已有的福利大家共同的分享,都是好事情。所以在未來的社會中間,或者未來的世界中間,如果這四個大國能夠處在競爭中的合作、合作中的競爭這樣的局面,你就會出現這種互促、互進共同分享世界經濟發展的利益的情況會使得這四個國家在未來的世界經濟中間更加成熟,更加對人類作出它應有的貢獻。

  中國貿易出現逆差是正常現象

  網友:中國貿易漸漸出現了逆差行為,請問你對此如何評價?長此以往,它將對中國經濟產生多么大的影響,中國經濟處理這種現象,以后還需要注意什么情況?

  黃衛平:中國在第一季度確實出現了100多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我想貿易順差和貿易逆差的出現是很正常的事情,有的網友問為什么2月份逆差尤其來,實際上歷年2月份是很有意思的月份,因為2月份在我們的常假,2月份是我們工作日很少的,如果進口是很早以前簽訂的合同,發現進口量不會減少,出口由于2月份有很長的長假會出現季節的波動,這些都是比較正常的。你逆差角度看,我并不認為貿易逆差本身是多么嚴重的惡性情況。一方面逆差、順差是個自然的過程。另一方面,從逆差角度講也有它正面的作用。比如說在今天這個世界中間,我經常愿意講,經常愿意問的就是究竟哪個國家是最大的貿易順差國,哪個國家是最大的貿易逆差國,我想答案很清楚,日本是最大的貿易順差國,美國是最大的貿易逆差國,在比較兩個國家的經濟情況,并不能由此得出美國的經濟問題比日本更嚴重,所以逆差、順差并不能絕對的判定好或者壞。

  再換一個角度美國的貿易逆差實際成為了美國政府需要大眾支持貿易保護政策的有利工具。因為美國老百姓成天看到都是美國巨額的貿易逆差,在他的超市里面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外國的廉價產品,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美國政府提出具有保護傾向的貿易政策的話,我想會比較容易得到美國老百姓的理解,甚至得到美國老百姓的支持。另外在今天的世界經濟中,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至少有一點可以體現的是巨額商品的吞吐能力服務于世界經濟。中國在未來的世界經濟中間地位應該說越來越重要了,所以在這個方面除了作為一個出國大國向世界提供你能夠提供的物美價廉的商品之外,也應該能夠作為一個有巨額吞吐量的國家帶動其他國家的發展,我想這一點應該說是很清楚的。

  如果換一個角度,從負面角度講,大家可以發現今天美國正在利用它巨額的貿易逆差左右著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向。比如講有些國家單一對美國的出口就占到國家本身出口極大的比例,甚至占GDP的極大比重,在這種情況下這樣國家的國家安全、經濟安全本身是受到了美國貿易逆差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分析到順差和逆差都有它正面的因素,也都有它負面的因素。順差和逆差直接結合的就是出口和進口的情況,我們總是在說出口本身有著貿易成熟效益,可以極大的推動國家的經濟發展,實際上進口本身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是至關重要,大家多知道中國汽車業的高速發展,我們第一個100萬輛的生產能力耗費了將近40年才達到,而第二個100萬輛我們花了8年,第三個100萬輛生產能力我們花了2年,而第四個100萬輛生產能力我們只用了11個月,這和我們汽車零部件進口密不可分,汽車零部件進口實際上形成了中國巨大的汽車工業的總體規模,如果這樣分析就發現出口、進口對中國經濟的發展都有正面和負面的作用,如果單純從某個角度不容易得出正確的結論。如果從各種角度,綜合的來看問題,可能就會得到比較正確的答案。我想說的是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在未來摒棄掉重商主義的思路,真正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時候,中國的出口會對世界經濟作出貢獻,中國的進口同樣會對世界經濟作出貢獻。

  網友::你認為我國應該實行什么樣的匯率制度?人民幣的國際化對我國經濟有什么樣的利弊?

  黃衛平:人民幣匯率制度本身是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要求來找自己定位的,并不是說認為設計一個什么制度,設計一個什么東西,必然的講還是有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最初我們實行很嚴格的外匯控制,那是因為我們的外匯儲備數量有限,在那樣的情況下中國又需要發展不去增收節支顯然會陷入很大的困境,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過程的出現,隨著中國外匯本身積累的增加,我們的外匯制度本身實際是在發生比較大的變化,我剛才談過在1996年12月底,我們實際已經把經常項目對外開放,未來6年中間又把資本對外開放,如果這樣進行我們的資本將越來越接近市場化的過程。從今天世界的匯率角度講,大家可以看到單一匯率制度和負匯率制度,我們在80年代實行的是一種負匯率制度,有一個官價,同時還有一個調劑市場的價格。94年雙軌制并軌,實際是當時經濟發展的使然,我們必然要把負匯率制度走向單一的匯率制度,從另外的角度看今天世界經濟本身有著固定的匯率制度,也有浮動的匯率制度,浮動的匯率制度又有著管理的骯臟的匯率制度,也有著自由浮動的干凈的匯率制度,我們現在實行的有管理的浮動的匯率制度。可能有的網友會問,有管理的浮動,現在只體現有管理,但是并沒有體現有浮動,我想這種有管理而沒有體現出有浮動這樣一個過程實際是和目前的總體國際經濟變化比較頻繁,同時這種變化的方向也是有點無常分不開的,總而言之一個國家的匯率制度必須適應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只有經濟發展需要了,以及經濟發展到一定水準,能夠提出這種要求的時候。從中國市場改革的取向來看,中國的匯率制度將更加適應市場的變化。從總體長遠的情況看,中國還會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只不過不會再出現網友們所講的有管理、無浮動的情況。

  網友::請你談一下中國經濟和拉美經濟之間的一些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

  黃衛平:中國經濟和拉美經濟在世界經濟中間都是非常重要的經濟,從很長一段時間來看,拉美經濟實際是一種內向型很強的經濟,很大情況下實行了進口替代的政策。這個跟它們的經濟發展的思想是分不開的,比如講跟他們的代表人物普利維斯這些大的經濟學家的發展思路是分不開的。在整個國際經濟范疇當中拉美經濟很長一段時間看中的是國際經濟中間的一種不等價的交換過程,在這樣一個分析的情況下,實際上就沒有更多的介入到國際經濟中間公平的交換,從中取得雙贏的架構,從拉美經濟發展來看確實是引入了很多外資,更多的是借了很多外債。這一點在亞洲也出現比如韓國并沒有引入很多外資,但是借入了很多外債,他認為引進外資意味著你本身被人家控制了,所以他寧肯借入外債,作為外債但是要有一個經濟主權,這是韓國很強烈的思維方式。而拉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間,它的經濟發展思想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我們可以說在很長時間內這種內向型的經濟發展,給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比如像阿根廷這樣一個國家在長期內,實際上所有產品的自給率能夠達到9成以上,在這樣過程中他在發展。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阿根廷應該是作為發達國家的最末一員而存在,隨著發展思路的不同,最后的實踐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它陷入了相對困難的境地,同時國際經濟組織,比如國際貨幣基金給拉美開出了調整經濟的藥方也未必適應它的經濟狀況,比如拉美曾經出現了債務藥方,但是在這些方案當中實際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因為能夠提供巨額的貸款幫助拉美國家,因此他們的方案是最得到堅決貫徹,而他們這種方案的實際含義就是雙減,削減財政補貼,削減財政損失,真正使得利率市場化,在這個過程中使得拉美的經濟從80年的水平回到60年的水平。

  如果說到中國經濟,大家可以看到中國在不斷的研究拉美經濟的經驗,比如像過重的債務,比如像內向的發展道路,在探討過程中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不過我想作為發展中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拉丁美洲的經濟從目前的角度看應該講比過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都有著它自己的發展特點。在今天的世界中間起了很大的作用。從中國經濟的進一步來看,有的時候我總想像那些很小的、具有特殊條件、特殊環境的經濟體,那些國家,比如新加坡、泰國,正是因為它有著小、特殊的環境,很可能并不具有相應的普遍性。像印度、拉美這樣的經濟大國,中國這樣的經濟大國它的發展道路,發展過程很可能對于整個世界的發展中國家進一步走向經濟發展有著普遍的指導意義,我想在這方面中國經濟發展和拉美的經濟發展是發展中世界具有各自特色的案例,在人類從欠發達走向發達的過程中都會扮演不同的角色。

  網友::解決中美貿易爭端有什么好的方法?

  黃衛平:中美貿易爭端現在不僅僅對于中國對外貿易非常重要,可以講在世界貿易中間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目前看中國入世兩年多,盡管有很多很多的貿易摩擦,但是在中國真正引起人們極大重視的,真是與美國、與歐盟發生了種種貿易摩擦,從美國對于中國的貿易摩擦來看我們可以講是多方位的,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間,我想說的是一方面應該探討這種貿易摩擦發生的原因。另一方面大家琢磨怎么能夠使得這樣的摩擦逐漸減少。這也得雙方來努力,從中國這方面來看,因為出口對于中國有著重要的作用,而美國又是中國出口的一個巨大市場。它的重要性可以講是其他國家沒有辦法比擬的,所以我們也必須仔細研究在美國這樣一個市場上,如何盡量避免這種貿易摩擦的發生。從學者的角度,在很長時間我們都是研究美國市場的供與求,都在研究以美國人的需要為出發點使得我們的商品進入美國市場,而對于美國市場對于中國產品的負面反映研究是不夠的,這才造成今天我們貿易摩擦相當不好解決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我說首先在了解市場的時候,除了了解市場的供與求之外,要對這個市場深層的制度因素以及現在所具有的法律以及慣例等等方面有所了解。換句話說,在我們向法國進行出口這個角度上,是不是能夠通過了解美國的制度性的安排,盡量的躲開它。同時從美國的角度來講,它有它自己的利益,它有自己的政治周期,從它的利益周期和政治周期來看也可能出現貿易摩擦的高峰和低谷,我想是不是在貿易摩擦的低谷時候盡量把過去產生的貿易摩擦在一定層面上能夠得到解決、能夠化解。在高峰的盡量避免產生沖突,產生彼此的對立情緒。

  中國入世兩年多更多是談怎么適應世貿組織的游戲規則,也很少談怎么利用世貿組織的游戲規則為我們國家的利益來服務,這一點可能是我們學者需要研究的。從我們高等教育的角度講也要盡量培養一些適應經濟全球化、能夠懂得世界經貿慣例的游戲規則的人才,以使貿易摩擦盡量降低。與此同時如果發生了貿易摩擦,還是應該能夠團結起來,使得我們的利益在最大的程度得到保證。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間,我們的行會,乃至于我們的政府也都有著一是不可推卸的責任,第二是必須盡力而為的。比如說在這次中美彩電案的過程中,馬來西亞的政府以政府行為走在前面,最終馬來西亞實際得到了很好的結果。如果說從目前能夠做的一點來看,就是使得我們的學者,使得我們的商界,使得我們的政府,使得我們的行會能不能夠大家團結一致,全力的證明一件事情,就是我們中國的市場經濟的地位問題。因為這個市場經濟地位對于中國來講,不僅僅是在貿易爭端解決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20多年市場取向的改革如果得不到世人的認可,而且一直到今天還不認為你是有序的市場,實際上對于改革開放成果本身也是一個挑戰。因此如果說經濟學家在這方面能做一些工作的話,我的感覺就是在方方面面應該能夠提供出中國確實是一個有序的市場經濟的有利證據,使得我們政府在與其他國家進行交往過程中能夠以這些有利的證據說服對方,最終使這個世界絕大多數主要的國家承認我們的市場經濟地位。我想有了市場經濟地位網友所提的貿易摩擦可能會減少,同時解決起來也可能更方便。

  劉春生(主持人):謝謝黃老師給我們做了這么精彩的發言,再見!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陳水扁“5-20就職”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權力
巴黎戴高樂機場坍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訪朝
美英軍隊虐待伊俘虜
莎拉-布萊曼演唱會
2004年廣博會官方網站
2004法國網球公開賽
中超 奧運男排落選賽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