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軾稱市場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4日 10:05 中國新聞網 周兆軍 | |||||||||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三日電 (周兆軍)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常務理事、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二十三日在“科技中國”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時指出,只有在保護市場、發展市場的條件下,科技才能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才有可能成為第一生產力。 茅于軾認為,之所以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因為科學技術能幫助人們增加生產,改善人們的物質條件,而一項科學技術只有被市場接受、實現商業化,才有可能進入人
他進一步闡釋說,全世界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發明專利,但大部分因為不能被市場接受而無法投入生產,也就不能轉化為生產力。市場不僅能夠判別一項科學技術的好壞,還能幫助一項好的科學技術實現融資、生產、營銷和進一步發展。如今計算機每兩三年就更新換代,就是依靠市場的推動力。只有實現商業化,科學技術才能不斷進步。 這位七十五歲的老人認為,如果一個社會缺乏了市場,科學技術的作用是不可能發揮的。在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七九年這三十年當中,中國政府也花了很多錢搞科學技術,但人們沒有感受到它對物質生活的改善,這是因為,在計劃經濟的環境下,科學技術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茅于軾說,如果科學技術沒有了,只要有市場,科學技術會慢慢地發展起來;反過來講,如果沒有了市場,光有科學技術,一點用處都沒有。 但他同時也指出了一個例外,就是純粹的科學,比如數學、天文學、物理學。他舉例說,誰也不愿花錢去買“相對論”,因此這種純粹的科學不能依靠市場,要靠政府和非政府團體以及整個社會的力量去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