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投入猶存變數 海正藥業前景堪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21日 19:27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俞技峰 盡管海正藥業(600267)第一季度報告中利潤增長、分紅派息等利好頻頻,但投資者似乎并不買賬。5月19日,海正藥業的收盤價為19.63元,距4月21日股價跌幅超過8%。 業內人士推測,人們對海正藥業未來在環保及設備上高投入的預計,有可能將導致
5月14日,海正藥業剛剛舉辦了一次投資者見面會,這被認為是海正強化機構投資者信心的一次行動。海正藥業技術中心副主任羅家立博士表示,在當時的見面會上,投資機構表示“不會拋售海正藥業,而且將隨時跟進”。 然而福禍難料,5月18日,海正藥業開盤后幾分鐘內就位列滬市跌幅前五名,雖然當天交易后來趨于好轉。但來自海正方面的消息亦承認,開盤后第一筆交易是大賣單。 當記者向一位接近重倉持股海正藥業的基金某人士詢問該基金近期是否會減倉時,他表示:“對于風險高的股票,目前還不好說。” 作為醫藥行業的龍頭股,海正藥業的潛在風險及其存在的環保問題首次被公眾了解源于去年8月14日的一次事故,海正藥業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進行下水道施工,結果造成3人中毒身亡,8人受傷的慘劇。 臺州市環保局污染控制處處長沈土華當時在接受中央電視臺采訪采訪時披露說,2003年8月,海正藥業的污水排放量大概是每天4000噸左右,2003上半年日排放量達到5000~6000噸,而其當時的污水處理能力僅有2600噸,其中一套2000噸污水處理設備還沒有通過驗收。 2003年11月11日,臺州市環保部門提交給當地市政府的一份關于海正藥業污染情況的報告中,提到海正藥業“廢水排放量每天3000多噸”,而且“COD(氧溶解濃度,測量有機殘余含量)超標”。但報告中對于該公司的污水處理的實際數量卻沒有涉及。海正方面稱,目前日污水排放量僅為2000~3000噸,其中“還包括生活污水”。 但是根據海正藥業今年第一季度的季報和去年年報主營業務收入和成本推算,海正藥業目前的產量不會比去年同期小。而就在去年“事故”發生之后,臺州市政府特別對海正藥業作出了限產的處理。盈利前景平添變數 “臺州市正在將海正藥業等化工企業的污水納入城市污水管網,通過城市的污水處理廠集中。并且根據企業預處理后的污染程度收費。”臺州市環境保護局吳亞申副局長透露。 此前臺州特別組織了價格收費聽證會,在聽證會上,有關部門擬定管網的初裝費為800元/每噸,此外,不同等級的城市污水處理也要收取一定費用。另外,針對化工廢氣問題,臺州市也準備著手進行改善。 這意味著海正藥業今后可能將在環保設施上持續投入,而投入的設備一旦正常運行,其成本增加是不言而喻的。 “國外企業之所以退出部分醫藥原材料的生產,高企的環保成本是很重要的因素。國內企業在環保成本和勞動力成本方面最具有競爭力”,國信證券的行業分析師劉國平分析說,“如果國內企業采取國外先進的處理技術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的話,其成本相當可觀。” 據年報披露,去年海正藥業的環保運行費用是1800萬元。“相對于海正藥業這樣規模的醫藥企業而言,1800萬的運行費用偏少。”有分析師指出,“如果環保指標要達到歐洲的標準,國內的醫化企業恐怕很難盈利!” 另據介紹,目前海正藥業主營業務包括抗腫瘤藥、心血管藥、抗寄生蟲藥、抗感染藥及其他項目。其中抗腫瘤藥、心血管藥大部分銷往海外,歐美市場各占一半左右。 但人們注意到,在去年8月14日海正藥業發生事故之后,境外某媒體刊載了《環境污染,中國出口經濟增長的重要代價》系列報道,作為其中的一部分,文章矛頭直指海正藥業在環保以及在保護勞工權益方面的問題。 其后不久,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委員會(CECC)在其年度報告中敦促美國政府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那段時間,海正藥業的領導人相當緊張。”有接近海正藥業的人士透露。據了解,當時,海正和臺州市環保局相關人士還專程去印度兩家同類企業考察學習。作為海正藥業的海外生產地之一,那兩家印度企業的環保問題處理得要好得多,而他們的銷售收入卻是海正藥業近10倍。 “五年之內我們的產品線構成主打海外市場基本不會發生變化”,羅家立表示。這顯然意味著海正藥業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來維持其海外市場的現有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