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幣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縱覽《新華航空》《新世紀》 > 正文
 
張維迎:生活在邏輯之中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14日 15:04 《新華航空》雜志

  撰文/許暉 李寬寬

  理發店也許是最能勾起張維迎不良情緒的地方。

  先是煩,他總是成為各種染發劑的推銷對象。

全國偶像歌手大賽 第39屆世界廣告大會
繽紛彩音風暴免費聽 激情新勢力性感新銳動

  繼爾是淡淡的悵惘——剪落的頭發鋪下來,白發顯得格外多。他今年剛剛45歲,發白無家族遺傳史。

  歲月如流水。白發鋪下來時,他想起他農村生活的20年,考大學,畢業后又一個20年。

  有誰能說簡單不好?

  頭發迅速變白,和社會知名度猛烈飆升,同樣是近幾年的事。

  張維迎認定不染發,是覺得應該本色一點。

  他從不回避西北黃土高原的老家,黃土地讓他品了一段有各種滋味的生活。他個人認為,所有過去的經歷都是美好的,只有正在經歷的才可能是痛苦的。

  按照他的邏輯,當現在的經歷成為過去,痛苦又幻化為美好。這是思考的結果。

  “任何一種經歷都會增加智慧。”——他說。

  “同時也會增加白發。”——我看。

  “但智慧比形象更重要一些!睆埦S迎總結。

  很多經歷當時覺得很痛苦,過后就成為對自己的一種豐富。張維迎文章中的類比經常來自他的農村經歷——農村的經歷很簡單,但是有誰能說簡單不好呢。

  很多經歷并非獨一無二,為有的人增加了智慧,有的人就一無所獲?張維迎這回是用他的城市經歷來類比:天底下的電視機都是一樣的,但有的電視機可以收到信號,有的就不行。因為制式不一樣。自己的功夫到了,接受到的任何信號都可以收集在你的系統里,然后繪制成一幅完整而有效用的圖表。有些時候,電器都在那里,只是沒有插頭,這些電器就沒用——關鍵在于連接的地方。

  張維迎所說的“真功夫”,是軟件,是靈感。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一樣的,個人的表達不同,完全在于個人的感受、體會和領悟能力的區別。企業家對商機有特殊的感覺;一般人可能看到的是一些有趣的事情。其實,張維迎接觸的知識很單純,和他關心的事情不搭界的,他很難記住。對于學問,頭腦中積累得越多,吸收得也就越快。

  按特定的邏輯做事

  張維迎的本色,看上去是灰白頭發,聽起來是黃土地,想下去則是“一個有清楚理念并且很有邏輯的人”。

  原來很少總結,但是最近的一些事情讓張維迎開始更多地考慮定位和定義自己。他想,他是一個學者,一旦確定一個理念,就會堅定地做下去,很少顧及太多其他因素。

  但是不要以為他是認死理的人。認死理的人,往往愛鉆牛角尖,那樣就沒有邏輯可言。張維迎是一個被邏輯操縱的人。

  用五筆打字,“邏輯性”的輸入,等于“男性”。

  在按照自己的邏輯做事的時候,一定會遇到喜歡和不喜歡兩種意見。張維迎不太在乎別人的批評。比如到某處做演講,內容中一定有所有人都喜歡的東西,也會有所有人都不喜歡的東西,區別是喜歡和不喜歡的內容不同。喜歡還是不喜歡完全在聽眾個人感受,這是張維迎的邏輯。他覺得大部分人還是喜歡他的,因為知道他所說的都是邏輯推導出的,不會懷疑他的目的。

  無論別人喜歡還是不喜歡,做事總要有一個結果。而這個結果可能造成兩種后果:第一,對自己的傷害;第二,對對方的傷害。

  張維迎說自己一般不會讓人覺得太苛刻。至少目前,在北大,他還沒感覺受到傷害!皯撜f給我一個位置,我就會按照特定的邏輯去做事,不會特別計較個人的得失!睂λ裕瑢嵤┧睦砟钍亲钪匾氖虑。

  得失可淡,看輕成敗卻難。張維迎說,有時候一件成功與否要取決于人們的主觀預期,大多數人覺得能成功,它就會成功;大多數人預期它會失敗,它就會失敗?紤]任何事情都是以此為出發點,這本身就是張維迎邏輯的一部分。可能在他看來可行的東西,可能別人覺得風險太大,可他自己心中有數。依托于知識背景和判斷能力,他的任務是說服別人能成功。

  在其位謀其政

  張維迎說自己不是一個激進的人,一般比較溫和?伤袝r候會一點面子也不講。

  在有國家領導人參加的活動與給學生講課之間,他選擇了盡一個教師的義務!300多學生在等著我,課絕對不能耽誤!

  他現在給本科生講《博弈與社會》,每周一次。

  校園內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環境,相比之下,張維迎覺得他在校內的爭議更多一些?赡芤驗楸贝蟾母锏膯栴}。

  這就是一個邏輯問題。為此,他寫了《大學的邏輯》。這本書,讓很多過去對改革不了解的人有了一些轉變。

  北大這樣一個學校,改革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很簡單,中國的教育體制下,大學沒辦法做出他應有的貢獻。”張維迎覺得,北大應該做成一流的大學。大學要有大學的理念。任何組織都有自己的理念,只是有些組織容易用一些可以度量的指標來描述,大學則很難。如果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就是,廟還在那里,看起來里面的和尚在燒香磕頭,但是他們不一定信佛。

  當然是有感而發。張維迎認為,現在的大學已經呆滯了。北大有非常優秀的教授,但可以做得更好。應該有一種追求卓越的精神!

  沒有誰賦予他在北大進行改革的使命,張維迎的使命是職責賦予的。如果放在另一個位置,他就按照另一個位置的需要去做。所謂在其位謀其政。

  但是,這個位置選擇了張維迎。

  他認為是很多偶然的因素共同作用。他沒有設計自己。

  “糊里糊涂地就到這個位置上來了!笨墒牵x擇他的人未必糊涂。

  組織的使命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是國內第一個以捐款者的名義命名的商學院,但在體制上與其他院系并沒有太大的不同。張維迎認為,各種組織之間都是有相通的地方的,任何組織最核心的部分都是對人的管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目標,一個成功的組織就要把每個人的利益目標都納入到組織中去。這是一個組織的使命。

  在張維迎看來,大學是一個非常神圣的地方,是最具生命力的地方。北京大學106年的歷史,在世界大學史上非常年輕,他本人很榮幸在有著900多年歷史的牛津大學讀過書。任何一個組織,時間越長人越多,內部的矛盾就會出來,每個人會按照自己的利益驅使這個組織,他認為,大學也要有不斷反思的精神:失敗了,是不是因為偏離了目標?我們要成功,就必須反思我們所有的行為。如果偏離了目標,就應該去糾正。

  張維迎說自己不是當官的料,是學者而不是經營者,并且相信大部分人都會這樣認為。如果一個位子不能干事情,對他而言就毫無意義。“有人做事為當官,有人當官為做事。”張維迎欣賞后一種人。

  張維迎不說自己有個人的思想體系,但是遇到事情的時候會有自己的思考。

  “所謂科學,就是很多事情看似不一樣,但是本質上會有相同的規律。”他寫了很多文章,涉及的問題不一樣,但是本質是一樣的。他只有一把鑰匙,卻可以開不同的鎖。

  張維迎以校長助理身份在北大推行的改革遭到不少非議,他分析,有理念問題,也牽扯利益關系。此外,大家討論問題的時候太容易對號入座。如果討論什么事情都放在自己的利益上來看,社會上就沒有公正可言。“正義只能來自無知”。

  他認為,如果大學要達到創造知識,傳播知識的目的,就一定要有一批以研究學問為樂趣、有創造力、有責任心、有使命感的人。教師隊伍是大學的核心競爭力。

  能招到最優秀的人,留住最優秀的人,激勵最優秀的人的制度,就是好的制度。這也是他堅持大學需要改革的理由。

  能讓和尚幸福的事情,為什么有的“和尚”不愿意配合呢?

  張維迎希望能通過《大學的邏輯》說服一些人。并且,他認為這本書一些企業界的朋友也會喜歡。

  有些人警告他,說他太直。可他覺得做人就應該透明,在各種場合表達的都是自己的真實想法。

  與生俱來的“直”,帶來的好處,是大家都比較喜歡他的性格,壞處就是不懂得掩飾,容易得罪人,而很多事情是需要偽裝的。但張維迎已經習慣于直接的方式。很多他批評過的人也很喜歡他,他對政府部門表達意見也很直接。

  張維迎說,沒有什么人可以收買他。如果誰的邏輯可以打敗他的邏輯,他會佩服。

  但是說服他不太容易。他已經準備好了各種武器應對別人的挑戰。大部分時間都是張維迎說服別人——當然,如果雙方的前提一樣。

  張維迎有時候也很愿意和別人交流意見。但是自己堅持的理念,他一定要闡述清楚。考慮到現實的利益問題“知難而退”,那不是他的風格。靠利益來說服他,很難。

  張維迎始終認為自己不是一個鉆牛角尖的人,只是,可能他堅持的理念有點“極端”。

  20世紀80年代,張維迎發表文章比較多。當時很多人看了說他不懂中國國情,不現實!艾F在20年過去了,事實證明是我對了,他們錯了。我覺得中國就需要我這樣不懂現實的人,才能做出比較符合實際的判斷!

  越位

  張維迎希望給每件事情劃一個句號,而不是一個個逗號地劃下去。

  在任何位置上,他都要做應該做的事。只是他比較敢承擔責任。中國的問題出在大家都不敢承擔責任。

  一旦做出決定,張維迎就不怕為這個決定付出代價,不怕犧牲個人利益——但必須是他認準的事情!敖o我權力我就會用這個權力,不給我權力我就不做這件事情。有的時候越位,是因為著急!

  很早以前,張維迎不看足球。太太給他講過一個故事——兩個球隊比賽,一方是進攻型的,總是把球帶過來,威脅球門。另一方球員總是踢不過中線。守門員覺得很窩囊,一氣之下,自己帶球到了對方禁區,進了一個球。

  張維迎現在覺得自己就是那個守門員,本來的職責是守門,一著急就自己帶球了。

  無論是不是越規,關鍵是,把球踢進去了。

  這個故事給他很大的安慰。

  太太給了張維迎很大的精神支持,在交流中,在張維迎的求證中,太太往往會給她一個不謀而合的答案。

  她認為他是一個比較有主見的人,追求完美。

  “我太太挺好的。”張維迎一臉幸福,略帶羞澀。

  公私之間

  在相同年齡段和教育背景的學者中,張維迎比別人受到更多的關注。他不否認與牛津、與導師的光環有關。

  “小時的經歷,長大以后的訓練,對我都有很大影響。在牛津的5年,對我有提升的作用。”

  那5年里,張維迎知道了如何做學問,知道了一種學界的精神和自我陶醉的狀態。

  校園里前后20年,張維迎的境遇反差非常大。他不清楚這有沒有造成他處世風格上的反差。張維迎常說自己是個農民,但很多人說他不像。他覺得自己身上沒有狹隘、自私的毛病。“農村最深的烙印就是普通話說得不好!

  張維迎的家鄉在陜北一個很貧困的山區。回家探親感到壓力很大,每天都有人來找他幫忙:幫他們的孩子找工作、調工作。

  家人提出要求的時候是非常小心的。倫理觀念也在刺痛張維迎的心,他愧疚,甚至自責為“自私”。這樣的剖析也許過于深刻——他只是愛面子。

  什么叫“私”,很難界定。如果在某件事上有人與張維迎觀念相左,他就會堅持。這也算是一種私吧;如果是一般的物質利益,張維迎不是它的追求者。他需要的是一種理念。北大改革這件事,有人告訴他“會得罪人的”,他無所謂。

  “其實我就是一個教書的!彪m然認識當官的,但認識和求別人辦事是兩碼事。這是張維迎的“自知之明”。

  但是周圍的環境會讓人的想法有一些波動。張維迎理解,這也反映出中國農村的出路太少,哪怕是萬分之一的希望,他們也不會放棄。

  盛名之下

  “人怕出名豬怕壯”。張維迎剛巧屬豬。

  不過,他沒有覺得自己特別出名,只是在這個圈子里,大家比較認可。他認為,人應該用自己的聲音傳達自己的思想,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堅持這個原則。但結果是,他現在出名了。

  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名聲被有些人放大,被有些人縮小。張維迎說,其實好壞的差別很小,奧運會田徑賽跑,第一名和第二名差距很小。可事實是人們記住了第一名,第二名就被遺忘了。

  中歐商學院、長江商學院現在的名氣在變大。張維迎說光華的優勢是其他商學院短期內難以超越的。

  營銷當然很重要,但是張維迎更追求內在的東西,持續的競爭力。做人也是這個道理。他不喜歡“盛名之下其實難負”。就像考試,如果只應得80分,老師判成90分,這種感覺會讓他很難過。名聲比實際的內容小一些,他反而會比較踏實——這是他一直追求的一種感覺。

  張維迎說現在比較踏實。因為所有的東西都不建諸手段,而建諸實力。

  他有學者的率真。他說盡量學著用欣賞的眼光看別人。但是有時候在別人來看,他可能會有點傲氣。

  在自傲、自負、自強這幾個詞里選一個形容他自己,張維迎選“自強”。“我不是自負的人,不是自以為是的人!






評論】【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韓法院駁回總統彈劾案
溫家寶總理出訪歐洲
美英軍隊虐待伊戰俘
我國成功控制今春非典
臺灣“大選”驗票
影星牛振華遇車禍身亡
第5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
中國羽毛球隊戰湯尤杯
中超首輪周末激情揭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