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珍:一代“和商”的沒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5月08日 09:4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范利祥 合肥報道 65歲的陳榮珍,與張巨聲一道,在合肥市政府的“安排”下,心情復雜地作別榮事達。
但令這位老一輩企業家頗感遺憾的是,直到現在,榮事達的股權風波尚未平息。 嫻熟的財技 在1980年代初期,陳榮珍進入榮事達的前身合肥市洗衣機廠,由副廠長做到廠長。“榮事達是從一個街道辦企業發展起來。當時完全是個手工作坊,一堆零件,幾個人七手八腳把它裝配起來。”一位老員工說。 作為公司創始人,陳榮珍一直是榮事達的核心。在榮事達的成長過程中,陳一直不主張上市,但這并不影響他運用自己嫻熟的資本運作技巧。 1985年,陳榮珍以固定資產306萬作抵押,從銀行借貸2700萬,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并迅速形成生產能力,在經濟高漲到來之時獲得了超常的高額利潤,完成了初始的資本積累。 陳榮珍說,這是榮事達發展中很關鍵的一步。渡過這個階段后,企業資本積累達到一定規模,資產特別是凈資產的獲利能力比較強的時候,就要考慮下一步怎么融資發展的問題,小富即安不行。“雖然產品銷得很好,但家電是勞動和資金密集的產業,除了技術領先之外,還要有資金做后盾,有一定市場和生產規模。” 榮事達的第二步,是把存量資本盤活。1993年,榮事達在資本利潤率高達20%時先將企業49%股權出讓給港方,獲得資金1.1億元。這種做法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爭議,企業獲利能力這么強,轉讓給別人,不是劃不來嗎? “當無形資產不拿到市場上交換的時候一分錢不值。”面對眾多質疑者,陳榮珍這樣回答,“一方面,那些人不知道拿存量資產換取資金能謀求更大的發展;另一方面,只有在資產獲利能力最強的時候才能賣個好價錢。” 陳還有更長遠的想法。他拿這1個多億與日本三洋公司合資又引進1.18億元。這就是家電業廣為流傳的“出讓資產,贏來三洋”的佳話。“當時資金競爭比較激烈的情況下,如果還依賴銀行,風險會比較大,而且高負債率企業在銀行會很快失去融資信譽。所以這一步是很重要的。”陳榮珍說。 1996年,榮事達洗衣機如日中天,占據了全國市場的半壁江山,但陳榮珍并不滿足“單項冠軍”,決定上馬其“同城冤家”美菱的強項冰箱,但囿于資金和技術的限制,陳榮珍急需“幫手”。 經考察,陳選擇了美國家電業排名第三的美泰克。此時此刻的美泰克也正迫切希望打開中國市場,這樣,雙方一拍即合。其中榮事達以旗下5個子公司作價,美泰克投入8200萬美元。雙方各持合資公司49.5%的股份,另外1%股份為香港愛悅集團持有。陳榮珍擔任合資公司董事長。 這一股權有利于三方互相制蘅,同時符合陳榮珍一向奉行的“和商”理念。這種股權“平衡”一度被陳榮珍視為驕傲。“吸引三洋進來,再加上榮事達的自我發展,企業生產量上去了,連續三年全國第一。正因為連續三年全國第一的信譽資本,我們才可能第三步與美商合資。” 基于與日本、美國合作成功的經驗,榮事達又掉過頭來吸納2000多萬民營資本。再次在業界引起轟動。“現在回過頭來看,榮事達起步很低,通過資本積累的幾步棋一走,我們的企業不但生產工藝裝備水平提高了,產品開發水平提高了,人員管理水平提高了,內部的積累、約束機制也在提高。”陳榮珍后來回憶說。 1998年開始,榮事達又結合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進行資產重組,一年之內,跨地域、跨行業組建了4家公司。榮事達集團內部的子公司也呈現出三足鼎立的局面:中日合資公司(榮事達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中美合資公司(榮事達美泰克合資總公司)、榮事達全資公司(榮事達電工公司、榮事達包裝制品公司)。 股權生變 真正把榮事達搞得聲名狼籍的,是榮事達美泰克合資總公司。 最初的姻緣是甜蜜的,這樣的甜蜜持續了兩年。兩年中,榮事達洗衣機形勢一片大好,美泰克亦深感滿意。除了技術力量的輸入外,美泰克幾乎坐享其成。但當1998年10月榮事達冰箱下線時,形勢急轉直下。當時的市場情況是海爾、容聲穩居前列,新飛鋒芒畢露,西門子、三洋強勢反擊。外部競爭環境的惡化提高了榮事達進入冰箱業的門檻。 同時,由于榮事達冰箱生產線和技術是美泰克從美國總部直接移植的國際一流的生產線和技術,這就意味著榮事達冰箱必須走一條高端路線。而長久以來,盡管榮事達洗衣機銷量一直不錯,但大多走的是二三級市場。試圖以洗衣機積累的“二線”品牌去帶動“一線”的冰箱市場,榮事達顯得力不從心。最終的結果是其擁有120萬臺冰箱的年生產能力,每年銷量卻僅有10萬臺左右。高技術和高價生產線除了給榮事達帶來風光外還有尷尬。光設備折舊費一年就是800萬元。 合資之初,美泰克除了技術支持和派出一名財務總監外,很少干預榮事達的日常管理。但是出現虧損后的1999年下半年,榮事達和陳榮珍明顯感受到了來自“另一半”的壓力。內憂和外壓迫使陳榮珍做出應對時勢的調整。從2000年年初開始,一批具有跨國公司工作背景的人才被陸續引進,這個名單包括銷售副總裁董勤齡、市場副總裁王偉東等,而一批與陳榮珍當年一道打江山而又不適應形勢的“老人”則紛紛“下馬”。在3年贏利預期即將到期的2001年夏天,陳榮珍真切地感受到了資本的壓力。外方代表勞倫斯以總裁的身份進入榮事達。 2001年11月,經過多方斡旋,陳榮珍辭去榮事達美泰克合資總公司董事長,由勞倫斯擔任。 一度,榮事達的“前臺”變成了勞倫斯表演的舞臺,勞倫斯曾對外宣稱,以后高端產品可能會推出美泰克的品牌,而中低檔產品仍保留榮事達品牌。 但合資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持續、大額虧損,令美泰克心灰意冷。其冰箱產能和銷量之間橫亙著的不僅是數量的鴻溝。2000年,美泰克的全球銷售額是43億美元。作為一個跨國品牌,43億美元的全球銷售額并未強大到足以無視連年虧損的地步。在忍耐和苦苦支撐了5年之后,美泰克效仿了它的美國同胞惠而浦早年在中國的做法:退出。 但直到現在,美泰克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買家。伴隨著股權之爭的,是陳榮珍與合肥市政府的對峙。按照中美雙方當初的合資協議,美方要變現股權必須征得中方榮事達的認可。有知情人士說,在轉讓美泰克股權的過程中,有多位買家找到榮事達,但“合肥市政府與陳榮珍的想法老是不一致”。 于是,2002年7月,陳榮珍被合肥市政府強行安排“退休”,董事長一職,由49歲的合肥晚報總編仇旭東擔任。 記者了解到,對于榮事達,仇旭東并不陌生。從1976年至1993年,他曾在榮事達集團公司工作,并從1983年開始擔任該公司黨委副書記,家喻戶曉的“榮事達、時代潮”的廣告語就是由他創意的,“零缺陷質量管理”也是由他于1991年首先在公司提出并開始實施的。 “我的任務是讓榮事達真正走向國際化。”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仇旭東如此放言。 但這尚需要時間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