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價格水有多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28日 19:04 北京青年報 | |||||||||
“空調原材料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就一直在漲價:鋼材、銅材、塑料等價格一路攀升,估計整體成本上漲了近30%;一些空調零部件的上漲幅度也不低,如壓縮機和閥門的價格分別上升了20%和10%左右。”這是許多空調企業的老總不得不掰著手指算的成本賬。 就在“空調漲價”的說法剛剛浮出水面,蘇寧就率先在全國市場拋出10萬臺特價機,1匹、1.5匹、2匹空調全線再降價,降幅在7%至10%之間,而同為家電連鎖銷售巨頭的國美
一邊是空調廠家一廂情愿要漲價的熾熱欲望,一邊又是全國家電連鎖對價格的磨刀霍霍。雖然平日一向勾心斗角的空調企業在面對“漲價”問題時表現出難得的團結,但由于缺少渠道商的支持,“漲價聯盟”能否夢想成真顯得耐人尋味。在這種上下擠壓的困境中,今年的新一輪空調大戰又拉開了帷幕。 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 “以最基本配置的1匹空調為例,北方空調廠家的原材料成本一般在1000元左右,南方生產廠家能控制在八九百元,這還不算給渠道的利潤、生產廠商自留一部分利潤和市場營銷、人員工資等額外的費用,一般這些空調的市場指導價為1200元,市場零售價實際上也就是1100元,已經接近甚至低于生產廠商的綜合成本了。現在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生產廠商確實有提高空調售價的動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知名空調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 受鋼鐵等空調原材料上漲帶來的壓力,空調價格的走勢注定要成為2004年空調旺季市場開局的焦點。此前,已有東洋、TCL等廠家發出漲價的呼聲,而且已經付諸行動:日本東洋TOYO空調向上調整價格,其中2匹單冷型掛機KF—50GMB從每套2500元上漲到3250元,其他增加健康高效功能的新品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最高漲幅達30%,東洋還聲稱此次漲價并沒有一步到位,還會有更大的漲價動作。 而就在3月24日,海爾、美的、LG、海信等國內大部分一、二線空調廠家云集廣州,探討了2004年空調渠道整合與廠商的關系。但一場不在計劃中的表態,將眾多空調巨頭圖謀漲價的熾熱欲望,提前暴露無遺。在此次峰會上,主持人節外生枝地提出:目前國內空調市場關于要漲價的呼聲很高,不知參會的近20家一、二線空調廠家對此分別持何種觀點。頗具戲劇性的是,多數空調廠商都舉手贊同因原材料價格上漲的“空調漲價說”。在關于價格是上升還是下降的調查中,論壇現場有14位與會人士舉手贊成價格會升,只有兩位舉手說價格會降。但在其后的討論中,又普遍表示“空調價格戰”無法平息。 支持空調漲價觀點的企業有一個共同理由:今年鋼鐵等原材料上漲的壓力,已快超過企業的承受限度。原材料的漲價在逼迫空調成品漲價。然而并非所有的生產廠商都持這一觀點。奧克斯空調總經理吳方亮表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最先要考慮的是如何能夠生存下去。許多企業都對“誰先漲價誰先死”深信不疑,因此只能靠犧牲短期的利潤來實現“剩者為王”。據其介紹,僅近一個月內他們的產品就連續降了三次價。 “漲價聯盟”號召力不夠 “盡管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但我認為空調整體價格不一定上漲。”澳柯瑪集團空調器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祝剛說,“尤其對于已經在市場上銷售的產品,直接提高銷售價格,渠道上不容易接受,消費者也不容易接受,生產廠家也不好操作。目前空調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漲價機會比較少,如果在功能和性能上能研發出全新概念的產品,倒是有一些上漲空間。最好操作的方式是原來搞特價銷售的不再搞了,或者通過產品更新推出價格適當高的新產品來漲價。” “空調產業已經進入微利時代,甚至是大部分空調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態。作為價格戰一直打得最為激烈的空調, 在壓縮機不斷漲價的壓力下,更是面臨著全行業的破產危機,漲價是一個大趨勢,不漲價的話,中國幾年后可能就沒有空調這個產業了。基于這一考慮,我們提高了部分產品的直接售價。”東洋新聞發言人曹德勝對記者稱。 顯然澳柯瑪集團空調器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祝剛對此做法并不贊同:“盡管空調行業存在著價格上漲的壓力,但關鍵是空調業還沒有形成在業內頗具影響力和號召力的大品牌,即使是一些一線品牌形成了一些松散的‘漲價聯盟’,但也形不成大的氣候。在這點上空調與彩電不同。2003年彩電行業已有不少廠家靠產品單價的提高而一改頹勢,因此空調漲價存在可行性。但激烈的競爭已使中國彩電制造業完成初步的市場整合,彩電單價提高是建立在出現革命性技術的基礎之上。相比之下,空調市場仍面臨尚未實現品牌集中和技術單一兩大瓶頸。” 祝剛分析說,缺少新技術的支持,僅僅因為原材料的漲價就認為產品應漲價,實非明智之舉。畢竟,產品價格由原材料成本、經營成本、市場需求等因素構成,原材料上漲的壓力,完全可以通過縮小流通環節、節省交易成本等很多方式化解。“2003年我國彩電銷售3500萬臺,排名前5位的康佳、TCL、創維、長虹、海信5家國產彩電銷售總和,已占全部市場65%以上,且這5家企業銷量都已超過500萬臺,可以說我國彩電業整合工程已經完成,多頭壟斷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而且具有超強的號召力,而空調業要達到彩電業目前的整合水平,至少還要3到5年。如果單一廠家宣布漲價而競爭對手不跟進會很被動。”祝剛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副主任、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指出,2003年我國空調企業擁有的產能總和已超過5000萬套,按此數字足以解決全球空調市場的供應,而國內市場銷售僅為1500萬套,市場供大于求之勢明顯。2003 年空調銷售排在前10名的企業,份額之和僅占整個市場的70%,銷量最大的企業年銷售量也僅500萬臺左右,小品牌更不足道,品牌集中度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渠道商以降價做促銷噱頭 而渠道商并不看好空調生產廠商的“漲價”策略,對所謂的空調“漲價聯盟”也并不放在眼里。 在近日國美召開的“2004空調流行趨勢發布會”上,國美高層更借其公布2004年空調戰略以及和16個廠家高達40億元的大額采購,單刀直入地擊碎了空調巨頭們漲價的美夢。國美總部采銷中心副總經理黃秀虹介紹說,2001年國美銷售空調49萬套,單品價格為3300元;2002年國美銷售80萬套,單品價格降到2900元;去年國美銷售124萬套,單品價格再壓低到2300元。今年國美空調的銷售目標為260萬套,預計銷售額為49.8億元。照此計算,今年國美空調預計均價為1900元。 記者從蘇寧電器也了解到,一批數量為10萬臺的特價空調即將在全國范圍展開銷售,預計僅北京地區將有2萬臺特價機。據蘇寧北京分公司總經理范志軍介紹,這批特價機以1.5匹空調為主,大約占到三分之二,平均價格降幅在10%以上。“大賣場與大品牌之間實現直供、訂單式營銷,使得雙方都有了進一步壓縮成本的空間。”蘇寧電器副總裁孫為民說。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以往由生產廠商發起的空調價格戰,現在已經下移到了渠道商。現在空調產品的新聞發布會,已經沒有再拿降低價格作為新聞由頭的了。而且,在國內空調生產核心技術和實用技術研發缺乏的情況下,經銷商也只有拿低價格和降價作為噱頭,來吸引消費者,這也是無可厚非的。還有,即使生產廠家和渠道商合謀降價的機型,也大部分是1匹或1.5匹的低端機型。”澳柯瑪的祝剛說。想當年,祝剛在就職海信時,曾成功運作了海信變頻空調的一系列市場運作,對于商家爭取“眼球經濟”的做法看得很準。 價格戰即使打,也集中在低端 “價格戰一直是中國家電企業所慣用的手段,中國空調產業也未能幸免。即使在空調業進入微利的時期,部分廠商尤其是中小廠商為了清理庫存,或者是為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常常動用價格戰的常規手段。但是,現在打價格戰的,主要是低端產品,很少有生產廠家把價格戰引向高端。”澳柯瑪集團空調器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祝剛說。祝剛認為,部分空調降低價格也許不可避免,但很少有生產企業直接發起的,更多的是渠道商發起的。而且,很難形成價格戰的層次,即使打價格戰也是集中在低端,不會引向高端,全線產品、全行業大打降價戰的基礎不存在。“現在,好多生產廠商的做法是把自己不作為主推目標的低端產品去降價占領市場份額,用高端產品獲得的高利潤來補貼低端產品千萬元的虧損。畢竟,生產廠商要靠低端產品來占領市場,以保持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相對來講高端產品的價格高、容量小,只占領高端很容易被消費者遺忘。”祝剛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所副主任陸刃波指出,中國空調業從2002年以來就實行了優勝劣汰,在200多家大大小小的空調品牌中,2003年已經有30%左右的空調品牌陷入停產或破產的境地,預計2004年還將有50%以上的品牌被淘汰出局,有趣的是,這些經營困難的品牌全是一味打價格戰的品牌,基本上不具備競爭力。 多位家電專家認為,適度盈利是價格戰的底線,這意味著今年的空調即使有價格戰也是階段性的,降價可能會在5月份市場銷售熱潮來臨前有所平息,甚至會有所上漲。 “當價格不再成為空調生產廠商和渠道商的主要訴求點時,才能說明空調產業真正成熟了。低價格的市場主流產品主打市場占有率,有自己專利和高技術研發在內的個性化的產品贏得利潤,同時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這將是空調產業在一定時間內的發展方向。”澳柯瑪的祝剛說。 北京青年報董天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