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富才引咎辭職 中石油換將紀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19日 14:27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 崔毅 馬富才的引咎辭職,對那些只重視利潤卻缺乏安全意識的領導人顯然是個警醒 4月14日下午15時,國務院關于同意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石油集團)原總經理、黨組書記馬富才引咎辭職,及任命陳耕接替馬職務的決定,正式下達到機關正局
毋庸置疑,去年12月23日,在重慶開縣發生的導致234人死亡、數千人受傷的特大天然氣井噴事故,是馬辭職的直接原因。 國務院事故調查組最后認定,“12·23井噴”是一起特大責任事故,馬富才作為總經理、黨組書記,是集團安全生產工作的總負責人,應對事故承擔主要領導責任。 引咎辭職后的馬富才希望能從事石油技術方面的工作 4月14日下午14時,包括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中組部副部長趙洪祝、國資委主任李融榮、國資委黨委書記李毅中在內的一行人,風塵仆仆趕至位于六鋪炕的中石油集團。集團大樓門外原有的兩名保安,增至10人,現場氣氛肅然。 而此時,位于大樓8層的會議大廳,機關正局級以上干部數十人,已全部落座。參加會議的都是正局級干部。 與此同時,機關大樓各處室、股份公司各單位,以及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中石油集團各分公司主要領導及員工近萬人,都端坐在閉路電視前。一場其實并不特殊的會議就在這種極為特殊的氣氛中開幕了。 15時整,中組部副部長趙洪祝代表中央宣讀了三份文件,其一為“同意馬富才同志引咎辭職”,另兩份分別為任命陳耕和蔣潔敏為中石油集團一二把手的決定。 一位親臨會議現場的中石油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在中組部文件宣讀之后,國務院領導首先簡要回顧了“12·23特大井噴事故”,點明了事故的惡劣影響,并指出,此次中央是在充分考慮中石油集團領導平穩過渡、工作順利銜接,及集團穩步發展的基礎上,做出如上人事調整的。 接著,會議特別強調了中石油集團作為中國大型國有企業對國家的貢獻和重要作用,并充分肯定了馬富才的工作成績,以及災情發生后,作為集團一把手所采取的積極補救措施。 有消息說,馬富才是在今年春節前幾天向中央遞交書面引咎辭職申請的。當時,救災進入尾聲,各種善后工作逐步落實,而國內外輿論的聲討之聲正不絕于耳。 在4月8日中央正式同意其引咎辭職之前,馬一直正常工作。人們經常能看到他進出位于機關大樓7層的辦公室。“4月9日之后,我們就再也沒見過馬總。”這位人士對記者說。 據悉,4月14日下午,直至會議結束,馬始終沒有露面。 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中央考慮到事故的性質、責任及中石油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做出決定是很慎重的。在對馬的繼任者做充分考察、反復斟酌之前,不宜貿然“換將”。2003年,中石油集團僅股份公司就實現純利696.14億元,有關中石油的任何閃失,都將給國民經濟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此外,今年1月中旬,BP悉數沽售了其所持有的全部中石油H股,在二級市場上,給中石油股價造成不小的壓力。且當時井噴事故已令中石油股價連續下挫。從各方面來講,中石油及整個國家的石油工業,當時最需要穩定。 這位業內人士透露,兩個月后,中央經過反復醞釀,基本就中石油的人事過渡方案做出了具體安排。而此時,中石油各項工作也已進入正軌。3月底發布的上市公司年報,更是一枝獨秀,純利較上年上升48.4%,可謂無限風光。 據悉,馬富才第一時間接到中央決議,當即表示完全接受,并說:“同意我引咎辭職,體現了組織上對我的愛護。”而當中央領導問其對組織上還有什么要求時,馬表示,自己與石油打了一輩子交道,下來后,希望能從事石油技術方面的工作,繼續為國家貢獻力量。 至此,作為建國后首個引咎辭職的部級國企一把手,馬富才的名字將被寫進歷史。 陳耕履新,中石油“新班子”意味深長 馬富才之后,人們不禁將目光移向臨“危”受命的陳耕。如果與馬的技術背景相比,陳所學的經濟專業,使其對宏觀面的把握更為得心應手。這一點,在其任股份公司總裁一職時便體現得淋漓盡致。 據接近陳耕的人士介紹,與馬相比,陳的辦事作風更趨低調,除每年在香港公布年報時例行接受指定媒體采訪外,平時從不拋頭露面。記者在4月14日任命大會結束后,走近陳,試圖“突擊”采訪,但遭婉拒。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石油“換將”,新添了集團黨組副書記一職,而擔任這一職位的蔣潔敏,對于機關總部來說,卻是個“新人”。“集團黨組多年沒有過副書記了,這一職位的設立,顯示了中央的長遠考慮。”一位中石油高層對記者說。 據了解,陳耕與馬富才同齡,今年57歲,距退休僅三年時間。而蔣潔敏生于1955年,今年尚不滿50歲。對于蔣潔敏個人而言,其從青海石油管理局局長到集團總經理助理,再到青海任省委副書記、副省長的工作經歷,為其此次全面擔當集團二把手,打下堅實基礎。 更為重要的是,蔣曾于1998年任中石油重組上市工作組組長職務,親身參與并領導了集團重組、上市公司組建運營、及海外IPO,是中石油內部少有的具有資本運營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士之一。另外,中央今年確定了中石油、中石化、東風三大集團全面試點“主輔分離”,而蔣的專長,正好與此吻合。 “所以,此次中央在公司與行政層面上,選蔣為集團的全面二把手,是在為三年后中石油的全面‘換血’做鋪墊。”這位人士最后說。 事實上,年初,國資委任命42歲的周吉平、52歲的段文德、41歲的王宜林分別為中石油集團負責海外發展、下游煉化和西部拓展的副總經理時,“換血”思路便已逐漸清晰:集團領導集體將是一個年輕化、專業化的團隊。當時,這三人同時也被任命為中石油集團的黨組成員。 任重道遠:“后馬富才時代”的中石油 4月14日下午,人們從陳耕的講話中,沒有得到任何有關中石油未來發展的思路與設想。“陳總剛剛上臺,不可能這么快出臺新東西。況且陳總的一貫作風是只做不說。”中石油一名老員工對記者說,“我想,短期內馬總的既定戰略不會改變。” 的確,在中石油,抑或陳耕面前,尚有諸多矛盾等待解決。未來三年乃多事之秋,穩定當為首選。 首先,中央年初確定中石油為三大國企“主輔分離”試點之首。此項工作,年內應有初步成果。 國企“辦社會”,是企業效益低下、負擔過重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全國國有企業自辦的中小學有11000多所,自辦醫院6000多所。其中,中石油、中石化、東風汽車三大集團旗下所辦的社會職能,約占全國國有企業所辦社會職能的55%。 其次,伴隨著中國油企“走出去”戰略的實施,中石油與包括殼牌、BP及俄羅斯石油天然氣企業之間的關系,甚為微妙。 在外部,擔當中俄能源合作主要任務的中石油處處碰壁,不僅“安大線”希望愈來愈渺茫,而且,中俄韓天然氣管道和中石油在俄油氣田開發等項目也屢遇桎梏。在國內,殼牌、埃克森·美孚等與中石油簽署了參股西氣東輸工程框架性協議的國際石油公司,退出工程幾成定局。下一步,如何體面收拾“殘局”,確保這一世紀工程的戰略安全,將是中石油“新班子”的首要任務。 此外,國內成品油市場將在2007年初全面向外資開放,而今年年底,成品油零售領域就將迎來早已虎視眈眈的競爭者。這對于只在國內占有不足1/4加油站的中石油來說,終端銷售市場的威脅已“指日可待”。而中石油的“看家”本領——上游資源的勘探開發,卻在國內日益緊張的原油資源面前,苦無用武之地。 愿中石油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