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開放與商業銀行改革論壇實錄:許小年答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17日 14:41 新浪財經 | |||||||||
2004年4月17日,中國金融開放與商業銀行改革論壇在北京國賓酒店二層大宴會廳隆重舉行。本次論壇旨在為境內外的各級商業銀行機構出謀劃策、提供交流與合作的機會,進一步推動中國商業銀行改革健康、高效、深入開展。新浪財經對本次論壇進行了現場播報。以下為論壇實錄: 張承惠:下面有十分鐘的問答時間。
提問:我想問一個問題,您剛才講到證券投資者才是銀行長期性的投資力量,您如何看待中國銀行估值的水平?第二,在國內的估值水平和國外的差別上,您是怎樣看待最核心的影響因素導致這種差別的? 許小年:中國現在五家銀行只有中國銀行香港這部分業務在香港上市,所以有一個市場的估值,其他幾家銀行的估值我們還沒有看到,所以很難給它做一個評價。一般來說,對銀行的估值是基于銀行的帳面價值,但是我想說一遍,不要引起誤會,因為凈資產值是估值的基礎,實際上不是這樣的,估值最根本的因素是看銀行的贏利。為什么在市場上對房地產公司,對金融公司通常喜歡用市凈率進行估值,價值的源泉是盈利,這一點我們要非常清楚。估值的內外之差,我想有兩個因素,在國內的估值和海外的估值,這個差非常之大,H股公司在香港的市盈率水平是10,而在國內的平均水平是40,差到3—4倍左右,當然最近這個差已經縮小了,主要是因為香港對中國公司的估值慢慢上升,經過中國經過這一輪周期,投資者普遍估值都提高了,但是我估計馬上又要下來。這個3、4倍之差怎么引起的?主要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兩邊的投資者構成不一樣,國內的投資者是散戶,國外是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的估值更趨向于理性。第二個原因,國內國外的資金成本不一樣,國內的資金成本比國外的資金成本多。 提問::據我了解,現在國內的中小商業銀行被迫接受了一些資產,特別是正在運轉的一些公司,或者是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企業,在這種現狀之下,如果把這些資產作為銀行資產來進行估值,以及下一步的改革,銀行是否有一個標準,20億是民營銀行的審批標準,如果銀行被迫接受的企業當成資產評估的話,國外有沒有這樣的例子?背景是中小銀行被迫收回來一些企業。 許小年::為什么被迫呢? 提問::因為還不了貸了,把資產拿回來,企業整個拿過來了,有的是上市公司,像國家實業就是上市公司,因為欠銀行巨額的信貸,類似這樣的情況,銀行就要把企業整體拿過來,國家實際上已經把他摘牌了,有的說沒有摘牌,或者把上市公司拿過來賣掉,這個時候,銀行又想評估又想上市的時候,這樣的資產怎么辦? 許小年::這樣的資產估值確實用凈資產值評估了。對于破產企業,凈資產估值法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是對的,就是對破產企業,就是估凈資產值,如果是負值,那么這個企業一分錢不值了。 提問::國外有沒有這種情況?比如說收購回來的資產比如說文物,文物這種資產是可高可低,就看有沒有人買,而買的人特別少,這種資產對銀行來說估值方面又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許小年::那就是市場拍賣價了,拍回來是什么就是什么,跟購置成本無關。 提問::如果趕在這個時候,比如說20億構成的資產里,就不能說拍賣出來算的價。 許小年::都一樣,拿回來的抵押物,到最后都是市場拍賣,按市場的價格來估算。 提問::是啊,不能在同一天都拍賣掉。 許小年::那就類比吧,這是太細的技術問題了,可以私下討論。 張承惠::感謝許小年先生的精彩發言。下面我們請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王松奇先生為我們演講,他演講的題目是中國商業銀行如何建立金融創新機制。大家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