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憂外患拷問空調業出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4月10日 16:15 南方日報 | |||||||||
“中國空調行業的優勢僅在于制造力的規模,2003年度國內空調產能已經接近6000萬臺,甚至超過了全球范圍對空調的總需求量,但這絕不是我們在全球的長久競爭力,尤其是當前,中國空調業迫切需要尋找新的出路。”昨天上午,在由國內零售巨鱷蘇寧電器牽頭舉辦的空調行業年度論壇上,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霍杜芳大聲疾呼。此觀點也深得與會的幾乎所有空調巨頭負責人的認同。
與往年新的冷凍年度一開始企業就紛紛粉墨登場不同,今年的空調旺季即將啟動,中外大大小小的空調企業均出奇地低調。 “今年的空調形勢比任何時候都嚴峻,到今年年底,坐在這里縱論空調大勢的知名品牌能否活下來尚且難說,更何況是國內逾200家的小品牌。”與會一位空調業界資深專家向記者評論。 事實上,盲目的產能擴張使得整個市場出現了遠遠供大于求的嚴峻局面,而由此帶來過度的惡性競爭,也使得空調行業的利潤空間壓縮至接近底線,加上能源、原材料等持續已久的漲價導致生產成本急劇上升,空調業的老總們不得不疲于奔命;而依存度越來越高的海外市場也傳來諸多不利:國家出口稅率的減少,海外貿易壁壘的加劇,甚至近日遠在南美洲的某小國裁定中國空調企業存在傾銷,都令國內企業悸動不已。 空調業進入微利時代,市場洗牌加劇已為業界公認,反映到當前空調產業鏈的市場表象,圍繞利益問題,大中小品牌中外空調廠家之間的競爭更加突出,以國美和格力為代表的空調廠商矛盾比任何時候都尖銳,渠道競合淘汰也日漸白熱化和公開化…… 如此種種,成為阻擋國內空調巨頭前行的一道道坎,也迫使整個業界思考中國空調業進行新的變革,尋找新的出路。 【一問】產能擴張何時休? 國內空調產能遠遠大于需求,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今年以來,包括格力、美的、奧克斯、格蘭仕在內的空調巨頭們卻仍然紛紛圈地,掀起新一輪總計逾千萬臺的擴充空調產能熱潮。這在品牌進一步集中,更多實力不濟企業出局的背景下,也使得整個空調產業鏈的供銷關系嚴重失衡。 據昨天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霍杜芳披露的數據,空調2003年的生產能力近6000萬臺,已經超過了全球市場的總需求量。而其中產能在100萬臺以上的企業20多家,產能超過200萬臺的有10多家,另外還有數百家產能不大的地區性制造企業。“問題是,空調產能的增長速度,還遠遠高于需求的增速。” 霍杜芳稱,盡管國際市場為中國空調業提供了市場發育的機遇,但是市場需求不是無限制增長的,這種持續增長的規模一方面使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也增大了產能過剩的危險。這也是橫亙在國內空調業界的難題。 事實上,隨著國內空調產業的海外市場依賴度加大,特別是一些企業開始用外銷補貼虧損的內銷市場,預計今年國內空調企業的出口量將在去年超大幅度增長的基礎上持續增長,同時也使得海外市場競爭的強度加大,從而給廠家帶來如何把巨大規模的產品銷售出去的另一難題。 “今年空調市場肯定會死掉一大批企業,而且不一定全是小品牌。”霍杜芳再次發出警告。 【二問】價格戰不可避免? 國內空調業無休止的價格戰,導致了國內空調行業整體利潤空間急劇減小,甚至已經到了全行業接近虧損臨界點的邊緣。 在昨日空調論壇中的一個非正式的民意調查中,與會中外各大空調老總們大多預言,今年度空調價格將止跌回升,主要有包括原材料上漲、競爭壓力太大等種種理由。然而盡管有1000個漲價理由,從目前形勢看,它能阻止國內空調業不會重蹈彩電業當年全行業虧損的覆轍么? 事實上,即使是預言“今年空調產品將出現價格回歸趨勢”的青島海爾,其副總裁周云杰也坦承,海爾今年以來對價格策略進行了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市場價格,希望在中低端市場也有所作為。 靠價格戰起家的寧波奧克斯總經理吳方亮也高調宣稱,為了能夠更好地生存,奧克斯將不惜犧牲部分眼前的利益,將價格戰進行到底。蘇寧電器副總裁孫衛民也在當天下午宣布,本周末將從廣州率先掀起百萬臺的特價空調促銷攻勢。 由此斷定,今年空調業的整體價格止跌回升只能說是天方夜譚。正如中國家電協會理事長霍杜芳稱,近幾年來,一方面上游的價格上漲,導致了空調成本上升20%,另一方面空調均價下降幅度正逐年增大。2002年下降的幅度是近13%,2003年估計在13%-15%。“2004年大幅度降價的可能性不會很大,但這足以使得那些想在空調行業里賺一把的資本提前撤走。”但愿這會對整個行業規范有序競爭有些許好處。 【三問】廠商競合可否雙贏? 自從國美、蘇寧等家電零售巨鱷出現以來,制造商與流通商之間的博弈就一刻沒有停止。如何使空調廠商在競合關系中實現雙贏,成為未來空調產業鏈發展能否形成良性循環的關鍵。在昨日由蘇寧電器主辦的空調論壇上,業界專家、空調廠家老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張近東(蘇寧電器董事長):生產企業和銷售渠道集中度都越來越高,流通制造商在整合,流通渠道也在整合。廠商之間要如何合作,我們認為應當是“專業分工、平等互惠、協作共贏”。事實上,廠商之間也不可能有長期強勢的一方。 周云杰(海爾集團副總裁):廠商之間應當通力合作創造出更多的利潤蛋糕。作為廠家,首先要加快流通速度,空調業長期以來生產能力和旺季、淡季不匹配是需要解決的大問題,通過速度來解決存量問題,才能解決產品的變量損失,提高廠商雙方的毛利空間。 嚴友松(科龍集團副總裁):在超級競爭的形勢下,在行業競爭微利甚至虧損的情況下,有可能導致新型廠商關系的建立。在新的情況下,廠商應當協作,引導消費者購買高附加值的產品。 方洪波(美的集團副總裁):在廠家和連鎖渠道的競爭過程中,必須要有一個底線和潛規則。當任何一方違反規則,跨越底線后,他就應該受到懲罰。在雙方的合作過程中,誰率先認識到雙方合則雙贏的關系,誰就能在競爭中占優勢。 【四問】空調發展趨勢如何? 隨著產業無序競爭的加劇,種種技術流派、概念名詞、營銷炒作,充斥著整個市場,也使得國內空調業發展很可能再次陷入更大的困境。 “當前各個家電企業大多刻意強調其產品的某一種功效,如變頻、高效、健康等等,從而使得空調業在技術發展方向上尤如一盤散沙。”昨日下午,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總工程師仲順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評論,當然這也與整個國內家用空調行業始終處于低水平的規模、價格炒作等競爭環境有關。 事實上,今年空調行業競爭會更加劇烈,各個企業只有真正依靠科技進步,發展一些高新科技的產品,生產一些上檔次的產品,這樣才能夠在競爭中生存下來。仲順和預言,關系到2004年之后家用空調器的技術發展趨勢,將主要表現在節能環保、凈音降噪,以及健康功能型、時尚化等方面。其中,電荒問題已經使得業界關注空調產品的節能問題,節能空調產品應該是2004年的市場熱點。環保技術也將成為困擾國內空調企業發展的門檻之一。仲順和稱,隨著歐盟、北美等發達地區市場對環保要求的更加嚴格,國內企業靠出口贏利的日子也將不長了。 本報記者戴遠程 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