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要證明是非黑白,不是那么絕對,我要說的只是一股強烈的感受。那就是中國的教育與美國相比,差距比想象的大得多。
一開始,那只是難以名狀的感受:雖然看到差別,卻不知道根源在哪里。最容易觀察到的,是美國學生好問。課堂上,隨時有人舉手,只要老師不是說到興頭上,就會讓他們問。問題一提出來,你會暗暗驚訝:同學們跟得真緊!
第二是學生求學主動。我遇過一次,老師向學生道歉,說上禮拜的作業布置錯了,是沒有教過的內容,作業不用交了。但這個時候,大家的作業其實已經交齊在講臺上了。蛇有蛇路,鼠有鼠路,同學們就是就懂得各師各法,主動出擊。
三是講座多。大學每個禮拜都舉辦很多講座,演講者不僅有教授,還有記者、法官、企業家,甚至其他學校來的學生。講座是學校提供的基本服務。只要你到了學校,你就是學者,學者參加講座是家常便飯。再大的學者,也是找張椅子坐下就聽了。
四是學生的閱讀面廣。美國人愛讀書。我說的是書,不只是報紙雜志漫畫。地鐵、公車、草坪、餐廳,到處都能見到在讀書的人。讀書不是莊嚴的事情,無須沐浴更衣,紅袖添香。書拿起來就可以讀了。而跟專業內的同學交談,你會發現他們讀過很多。
這些只是零碎的觀察,還串不起來。直到最近跟尹忠東談起中國的教育,老朋友的話才給了我答案。他說:“現在國內的小孩讀書很苦,但我想是難以避免的,因為我們的教育是一種挑選機制。它是選拔人,而不是培養人。考什么不要緊,要緊的是把人選出來。要選拔人,功課能不難嗎?”
我恍然大悟,想起經濟學家蘭斯博格(S. Landsburg)。蘭斯博格曾經以經濟學教授的身份,給逐漸長大的女兒寫過十多條生活忠告,比如怎樣侃價等等,而其中一條格外重要:“千萬不要在你沒興趣的領域追求成功,因為你得跟那些真有興趣的人競爭。沒有興趣,你怎么斗得過人家?”
而我們則相反。中國人的教育原則,是千萬要在自己沒有興趣的領域頂住,因為你很可能是在跟同樣沒興趣的人競爭,所以堅持就是勝利。而所謂的勝利,就是被選拔,沒別的意思。
要知道,一個人這么想這么做,沒什么大不了;一代人這么想這么做,也沒什么大不了;但整個社會一代接一代,源遠流長的教育傳統和用人機制,始終都是這么設想和實施的話,那就很不得了了。中美乃至東西方的教育差異,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它是要選拔人還是培養人,在于學者是有興趣還是沒興趣。
要改善這個狀況,必須從教育制度入手。想要讓學者不僅按個性求學,還要在學成后能謀生,被社會接受,就必須把問題交給教育的自由市場,就必須鼓勵民間辦學,讓教育產業化和多元化。不搞教育產業化和多元化,中國人的智慧,還會繼續被埋沒。
2004年3月10日《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