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報道,說有一名記者,先潛入一家同性戀者聚集的酒吧,實地觀察那里一對對男人的親昵舉動;接著,尾隨的執法人員突擊搜查,把那些他們帶回公安局處罰;那位記者,再把整個過程寫成報道,對這些同性戀者的“丑態”作一番“鞭撻”。
讀完那篇報道,我感覺惡心——不是對同性戀者惡心,而是對粗暴干涉同性戀者聚會的記者和執法人員惡心。同性戀者,他們的性向在外人看來是古怪的,但無論多么古怪,
他們畢竟沒有傷害任何人。倒是他們自己的私下活動,受到了外人的滋擾,倒是他們的自尊心,受到了好事之徒的傷害。
有人說,他們之所以被拘留,是因為他們違反了治安管理條理。就算是吧,那我們現在就不妨討論一下,這樣的治安管理條理是否合理。也有人說,同性戀者的舉動,令大多數人感覺不安。就算是吧,那記者為什么還要鉆進別人聚會的特定場所,把鼻子探到人家的嘴唇之間,將細節披露出來,讓本來“眼不見為凈”的讀者難受呢?
讀過經濟學的朋友都知道,交易能夠“無中生有”地增進彼此的幸福。我把多余的面包給你,你把多余的牛奶給我。這樣,盡管牛奶面包都沒有增加,但我們的幸福都增加了。這個道理很淺,但要貫徹到底并不容易。把這個道理貫徹到底,就會得到“沒有受害人的違法”的視角。
在上面提到的故事里,警察把同性戀酒吧里的人都抓起來了,因為他們都是“違法者”。但,“受害人”在哪里呢?執法人員根據某些法律和條例,可以指出誰是“違法者”,卻沒有辦法指出誰是“受害人”。
不是小題大做,這種“找不到受害人的違法”,是社會上常有的事情。
性交易,雇傭沒有許可證件的外地勞工,同性戀者幽會,瀏覽色情網站,發放高利貸,把舶來品帶入國境出售,這些做法往往都被視作違法,參與者都是“違法者”,但“受害人”是誰呢?這些沒有受害人的違法,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它們都是“違法者”雙方自愿的交易。
最典型的例子是麻醉品問題。我們知道,在荷蘭和瑞士等國家,買賣輕度麻醉品是合法的。很多學者,包括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和貝克(Gary S. Becker),都公開支持麻醉品合法化。(分別參見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的《弗里德曼文萃》和華夏出版社的《生活中的經濟學》。)最近英國嚴肅的政經雜志《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也用封面文章高調呼吁麻醉品合法化。
他們走火入魔了嗎?我們不妨聽聽他們的論證。第一,我們缺乏道德上的理由,去懲罰那些自殺的人。既然如此,對那些自愿用麻醉品進行慢性自殺的人,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去阻止、甚至去懲罰他們呢?我們當然可以用言語來勸說,但我們沒有權力阻止和懲罰他們。
第二,麻醉品合法化后,“自愿”食用麻醉品的人數,可能會上升,也可能會下降,但重要的是,“被迫”食用麻醉品的人數肯定會下降。要知道,現在很多癮君子都是受害人,他們是因為上當受騙而上癮的。在麻醉品非法的情況下,癮君子無法通過正當的途徑獲取麻醉品,犯罪分子于是產生了強烈的動機,要誘騙別人上癮,通過麻醉品控制別人的行為,盤剝別人的財富。當麻醉品非法時,只有社會上的惡棍才敢鋌而走險去販賣,并惡意地拖人下水;當它合法時,正當的商人也會去販賣,但不會強加于人。
第三,由于麻醉品只能在地下買賣,所以品質得不到保證,癮君子的身體會受到更嚴重的侵蝕。
第四,管制之下,麻醉品的價格極高,這會誘使癮君子從事其他犯罪活動。一旦放開管制,麻醉品的價格就會暴跌,原來靠販賣麻醉品牟取暴利的黑社會分子,會一下子失去了賴以為生的溫床,而癮君子從事其他犯罪活動的機會也會減少。
您不同意這些驚世駭俗的論證嗎?不奇怪,先把它放一邊,時不時拿出來想想好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經濟學從“自愿交易可以增進雙方幸福”的原理出發,最終得到了“沒有受害人的違法”的視角,這一思想歷程,能令許多喜歡思考社會問題的人,永久改變他們的世界觀。
《21世紀經濟報道》2001年11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