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心靈之燈(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3月23日 11:06 《新世紀》雜志 | |||||||||
燈,已不再僅僅是實用品和擺飾物,它營造了一種氛圍和意境,空靈鐫永,千奇萬變。燈光賦予空間的意境,就像音樂一樣,傳遞出不同的氛圍和情感,是喜怒哀樂,還是激情和柔意。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一切就這樣和諧而又獨特地存在。 她叫顧榮,高挑、頎長,樣子有些中國式的古典,又兼具西方式的嬌艷。
與顧榮坐在同里“大元空間”的沙發上,她最喜歡談的,是燈! 從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的顧榮,在揚州當了一陣子老師后,突然辭職來到北京,與丈夫在圓明園畫家村呆了3年。此后,在許多無法解釋又無法預估的情勢下,他們走出那個“世外桃源”,走出了那段清晨看日出,傍晚看夕陽的歲月。開始從事以燈飾為主的家居裝飾設計。 這一年,是1996年。 那時,中國人已從“富起來”的狀態下走出,開始摒棄暴發戶似的審美,萌動了尋求個性與獨特性的裝飾需求。 不能說此時的顧榮已觸摸到這種時代的律動,她只是出于自身的藝術感悟,出于對傳統家飾的情感顛覆,把目光投向家居中最打動人又最容易被忽略的——燈。 反復選擇了多種材質,顧榮終于被“紙”打動。 回想起來,是一次與丈夫逛街時的偶遇,他們看見了出自臺灣一種極富質感的紙。顧榮怎樣地被這張紙打動,它的層次、它的厚度、它的韌勁、它的透光性、它的立體感,一切構成了豐富的表現形式。 把它做成一盞燈吧。顧榮相信這一定是超凡脫俗的一盞燈。 這盞燈后,顧榮一發而不可收。丈夫大元負責設計,顧榮四處搜尋屬于她的那張“紙”。她不懈地“淘”著,不放過每一張“有感覺”的紙。 他們先后做出了充滿靈性的燈。有的簡樸粗獷,有的高貴典雅,有的豪華艷麗...... 有朋友來到顧榮家中,看到那些震驚四座的燈飾,不由分說非要拿走。顧榮也藉此領悟到受眾的需求。 很快,她與丈夫建立了燈飾廠。顧榮說,當初做燈時,我們沒有絲毫的商品意識,只是自我欣賞。沒想到做出來人見人愛,才萌發了將其創造出來帶給別人的想法。有些藝術家只生活在自己的藝術天地里,我們卻幸運地被受眾認同,從此不斷地在生活中尋找美、感受美、創造美。通過我們的每一盞燈,這種藝術感悟被帶到千家萬戶。 從自己做燈自己擺飾,到創造出燈藝帶給他人,再到被請上門,為一個個家庭量身訂做,設計那屬于家中靈魂的燈飾,顧榮感到極大的滿足。她每到一家,總是先與主人充分聊天,了解他們的喜好和品味,再深層次地探究他們的夢想和宿愿。她期望自己的燈,不僅與他們的品味相契合,更能實現他們的夢想。 燈,在顧榮手中已不再僅僅是實用品和擺飾物,它營造了一種氛圍和意境,空靈鐫永,千奇萬變。 她摹想著這樣的情景:當夜幕降臨,星星點點的燈光,像花兒一樣紛紛開放,耳畔仿佛傳來悠遠的樂曲,那只是光影在流動中的奏鳴,燈光賦予空間的意境,就像音樂一樣,傳遞出不同的氛圍和情感,是喜怒哀樂,還是激情和柔意。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一切就這樣和諧而又獨特地存在。 正是為了這種創造,顧榮堅持自己的燈全用手工制作。有些粗糙充滿返樸歸真感的鐵條做筋骨,滿帶張力又變幻萬千的紙質做形材,一盞盞燈從顧榮手中走向市場,走向國內外。 有人勸顧榮可以嘗試大批量生產:只要設計新穎,肯定有市場。 顧榮不為所動,她認為:大工業批量生產,肯定有更多更大的利潤回報,卻丟掉了自己所追求的東西,恰恰這種追求才是十分可貴的。 顧榮的丈夫大元也認為:許多東西丟掉,是在不知不覺間的,等你意識到,再去找回來,可就真沒有那么容易了。 說這話時,他們兩人都顯得異樣地平和與從容。可設計和制作一盞盞燈時,他們又那般地投入與動情。 他們說:“每當我們走進店里和家門,第一件事就是去觸摸一個個小小的開關,隨著一盞盞燈的亮起,我們的內心也找到了最終的歸依。人們經歷了多種變遷的心緒,最終也凝結成為這最原質的表情和情感。我們沐浴在變幻的光影中,撫慰風塵中的心靈,揮抹去黑夜的孤寂和傷感。和家人、友人、愛人、享受片片溫情。我們真的無法離開光生活。而一盞靜靜佇立的燈,用自己美麗的形式和光色,成全了一室的浪漫,這正是我們真正所需要的,這也大概就是燈最打動人的地方。” 顧榮評判道:目前國內的室內照明設計,燈具的選擇和運用,已由過去僅注重單光層的照明過渡到追求多光源、多效果的要求。人們已經不滿足于簡單的照明和亮度,進而要追求光影的交化,色彩的變幻。人們已經開始用情感,用心靈去選擇能觸動我們內心的燈。因為他們明白只有在燈光中才能與我們的居住空間、讓我們的身體和心靈親密的融為一體。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顧榮一直堅持著,使她的燈藝成為中國現代最早的紙質燈“鼻祖”。 顧榮是用心靈、情感,用各種材料和色彩,創造出一種感覺,使燈的形式超越固有的物質形態,成為蘊含著某種人文精神的藝術視感載體和情感的化身。用不同凡響的造型為人們對未來的幻想暗示一個虛擬的空間,這是屬于她內心無法比擬的宏闊空間。 顧榮總是充滿感情色彩描述著她的紙質燈:當色彩遇見光線之后,她會變得多么奇妙,它會和周圍的環境產生一種能量。使我們色彩的飽和度更加豐滿、立體。使整個空間充溢著一種流動的情緒,讓每個人身臨其境。在燈光籠罩之下的人們,都在充分的體味和表達出屬于自己的情感與心境。我創造的不是一盞盞有形、有色的光影,而是我們的情懷和心靈。 如今,來找顧榮尋燈的人很多,從古老的摩梭族群中走向世界的楊二車娜姆,把顧榮做的一盞充滿中國風情的大紅宮燈視為至寶;一位瑞士女孩,回國之前找顧榮挑了十幾個燈,在店中就打包直接運往機場;還有為情侶選禮物的男孩女孩,為裝飾而選燈的夫妻...... 顧榮對時代需求的律動,從此是自主而又自由地把握。 一個更有意境的空間藝術,開始延續他們的思維。心靈之燈,家的靈魂,又被囊括進更寬泛而又更具內容的追求之中。 顧榮,一個兼具了東西方女性之美的藝術創造者。 文/王哲 攝影/張新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