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交友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一) 中國股市10萬個為什么之一三七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2月24日 03:35 中華工商時報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周勤業透露,監管部門即將推出“流通股股東網上投票系統”,以方便廣大流通股股東行使股東權利。

  周勤業的講話經媒體披露,立刻好評如潮,引起強烈反映。有人甚至將其提高到了“證監會顯然漸露強勢”的高度,并且指出“最有力的佐證是:證監會主席尚福林也于2月12日首次明確提出了引入流通股股東表決機制;而上證所也透露正在進行具體操作。”

  證監會是否強勢,尚福林是否有為,一直是輿論爭論的焦點。“國九點”頒布之前,輿論傾向是否定的多,肯定的少,但是“國九點”頒布之后,輿論出現了難得的一律。因為畢竟“國九點”是國務院首次如此具體闡述證券市場的大政方針,首次將股市政策提升到了宏觀經濟的調控高度,首次對中國股市的狀態作為正面肯定,很難想象,一個無所作出的弱勢主席能夠得到國務院如此強有力的支持,“國九點”與其說是對中國股市未來美好前景的肯定,不如說是對現任主席尚福林的肯定。

  當然,國務院對尚福林的肯定是一回事,市場最終買不買尚福林的帳又是一回事。對于投資者而言,股市上漲了,尚福林就是“福臨股市”,指數下跌了,尚福林就是“上漲幅度為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股市指數就是政策的試金石。2001年國有股減持,財政部部長項懷誠在電視臺接受記者采訪稱是股市利好,事實證明,項懷誠的話不靈,股市該跌還跌。現在又有人說國有股減持是利好,利好還是利空,2004年2月23日上海市場暴跌40個點遭遇黑色星期一就已經是個回答,為什么?因為上周六出版的《證券市場周刊》報道,有關人士稱國有股減持試點半個月內就開始啟動。股市的任何調整都有內因和外因兩種因素起作用,從1300點漲到1700點,上海市場面臨前期高點的壓力,這是內因,國有股減持試點啟動的消息是外因,外因刺激內因一起發作,調整的幅度就遠遠大于人們的預期。

  “國九點”頒布之后,水皮曾發表雜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此前水皮還曾聲稱《30年牛市并非夢想》,這兩篇文章是不是有矛盾呢?

  矛盾是有的。

  矛盾之一是“國九點”確定的積極的股市政策和經濟過熱背景下銀根緊縮之間的矛盾。如果“國九點”確定中國股市長期牛市成立,那么2004年未必就能一氣沖天,原因在于資金面并不寬裕。央行人民幣投放增額較上年減少3000億,鋼鐵、電解鋁、水泥和汽車、房地產成為銀監會監控的重點行業,偏偏這五大行業在過去的2003年中支持了局部牛市的形成。2004年即使不調整,內在的上升動力也不足。我們說,中國股市不是經濟的晴雨表,這是指的正態分布,指的是在宏觀經濟向好的情況下,股市下跌的反常,但是如果宏觀經濟偏緊呢?股市會不會上漲?不長的歷史告訴我們不會。1993年,同樣是中央治理經濟過熱,同樣拿房地產開刀,同樣切斷房地產公司上市融資的渠道,滬深股市應聲而落,直從1500點狂奔至340點,體現了完美的晴雨表作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句話是能夠套用在中國股市上的。換句話說,“好事沒你份,壞事跑不了”,晴雨表有失靈的時候就有不失靈的時候。

  矛盾之二是積極穩妥解決股權分置問題的基調和現在頻頻傳說的國有股減持試點啟動之間的矛盾。“國九點”中明確:穩步解決目前上市公司股份中尚不能上市流通股份的流通問題。在解決這一問題時要尊重市場規律,有利于市場的穩定和發展,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國九點”強調的是一個“穩”字,而國有股減持,不管是那種方式,只要不是無償配送,就存在一個擴容的現實壓力。以四川長虹為例,如果業績沒有好轉,流通股從現在的9個億擴大到19個億,股價最終逃不了一個跌字,除權前不跌除權后必跌,這是價值規律決定的,長虹的股價要想不跌,要么靠資金托市,要么就是業績提升。由此推及其他,整個大盤也是這樣,既想減持變相擴容,又想保持大局穩定,實際上就必須有對沖機制,這個對沖就是資金和業績。什么時候,資金充裕和業績提升呢?牛市。牛市是由于公司業績普遍的預期向好而催生的,股市走牛才會吸引資金入市。這就是水皮堅決反對在熊市中減持國有股的道理。2004年如果冒然減持國有股,那么市場只有選擇向下尋求平衡和對沖。

  這不是矛盾又是什么呢?尚福林能不能調和這種矛盾呢?尚福林是個實事求是的人。2003年11月,他提出“股權分置”是中國市場和發達市場的差異而不是差距。既然是差異,就不能用解決差距的辦法來解決,就有求同存異和求異存同的多種思路。流通股股東和非流通股股東都是股東,但是流通股股東和非流通股股東的利益追求是不一樣的,實現途徑也不一樣,更何況存在著流通股股東份額少、非流通股股東份額多這種特定情況。流通股股東和非流通股股東的矛盾既有小股東和大股東矛盾的普遍性,又有中國特色的特殊性。其實,即使在大股東中也有流通股股東,機構投資者就是這樣。所以籠統地講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很難落到實處,切實保護流通股股東的利益才是現實的,務實的做法。如果說現在在保護流通股股東權益上,證監會無能為力、無所作為的話,那么也很難想象在所謂的全流通之后,證監會能在保護中小股東權益上會發揮作用。事實上,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已經表態,國有股就是減持也不會全流通的。面對大部分股權不流通,面對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國有控股,引進類別股東表決就是一種制度的創新,一種穩妥的積極的創新,一種在發展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創新。(25B7)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