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菲娜
商務部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月份我國利用外資開局良好,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0.83億美元,同比增長13.62%。
自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取得了新的飛躍。2002年,我國吸引外
資527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國,躍居全球第一。2003年上半年,吸收外資繼續出現連續幾個月的高增長。然而,下半年開始,由于“非典”滯后效應以及上年吸收外資額基數較高等因素,我國實際利用外資出現了急劇下降,其中7—10月連續4個月負增長。但這一趨勢在接下去的11月和12月稍稍得以緩解。去年實現全年利用外資535.05億美元,同比增長只有1.44%。
那么,相比較去年的低增長,1月份13.62%的增長是恢復性增長還是屬于正常條件下的合理增長?
首月引資開門紅
年內有望上新臺階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外資研究部主任金伯生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去年利用外資之所以增長這么低,首推因素就是“非典”,對一向以來良好的引資勢頭產生不利影響,從而使得二三季度引資增勢放緩。其次,由于上年527億美元的基數較高,相對拉低了去年全年的增長。第三,自2000年開始,全球國際投資一直處于下降通道,在此環境下,中國若想取得引資高增長也非常困難。第四,內地與港澳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協議(CEPA)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實施,因此,去年有部分港資出現了推遲到位。據悉,香港占據我國吸引外資總額近1/3,2002年全年引資527億美元中,吸引港資為178億美元,而去年,吸引港資則出現了0.9%的負增長。第五則是由于去年的商務部吸引外資統計方法略作了調整和完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世界經濟的復蘇,如美國、日本、歐洲經濟去年復蘇較快,美國去年經濟增長3.1%,前年2.2%,大前年0.5%;日本去年經濟增長2.3%,前年0.2%,大前年0.3%,這勢必也會影響到國際資本流向,從而影響外資流入我國。但這個影響不是很大,畢竟,我國與美日歐在產業結構和比較優勢等方面都不盡相同。
綜合以上多種因素,去年1.44%的增長只屬于非正常情況下的波動。“而今年,我國吸收外資諸多有利的基礎因素并沒有改變,而且,前一段時期支持引資猛增的多種因素,其作用在今年還將進一步加強。”金伯生說,如我國加入WTO的正面效應繼續顯現。隨著我國政府切實履行入世承諾,外商投資領域進一步擴大,各種限制進一步取消,各行業尤其是服務業吸引外商投資步伐加快。去年1—11月,我國吸引外資增長0、2%,而服務業增長達到7%,高出6.8個百分點。以汽車合資企業為例,隨著對汽車合資企業限制的放寬,我國汽車合資項目增長較快。而在服務領域方面,如銀行保險等金融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商業零售業等領域增長也會比較快,上海有一段時期新批的外商投資項目中一半是在服務領域。
“投資領域的擴大,將是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吸引外商投資增長的重要原因。”金伯生說,“而其他因素,如國內經濟運行良好、北京奧運效應、上海世博效應以及中西部地區的開放效應、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商機,都將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資奔赴中國,很多跨國公司更是將中國作為地區總部和研發基地。”
去年4月12日,《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開始實施。金伯生認為,這是相對完整意義上建立的外資并購法律規范,具有“實質意義的突破”。該規定的實施,促使外資并購在中國進一步展開,進而挖掘我國吸引外資的潛力,擴大引資規模。
另外,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需求普遍疲軟情況下,無論是從市場容量、投資安全性還是投資軟硬環境等多方面比較,中國無疑都最具競爭力。外國制造商將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視為一個罕有的亮點,預計2004年中國GDP增長只高不低,經濟發展動力強勁,因此,仍對中國情有獨鐘。
這一點,在相當長時期內不會改變。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社會之前,整個中國經濟都會是充滿蓬勃和生機的熱土,大量外資流入中國,一方面能為我國提供經濟增長動力,另一方面資本本身也獲得比其它國家更高的利潤。
為此,金伯生認為,今年首月吸引外資13.62%的增長是取得了開門紅,因為上年同期基數非常高,即2003年1月吸引外資增長48%,今年完全可以再上一個新臺階。而且去年下半年是連續幾個月的負增長,使得基數很低,今年相對容易實現增長。他說,2003年我國合同外資1150億美元,加上今年首月的合同外資102億美元,這幾年,我國合同外資金額兌現率在逐年提高,這些金額執行之后也一定有利于全年利用外資的形勢。由此預計,今年我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有望超過700億美元。
“這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像美國,1995年吸收外資500億美元,到了2000年猛增到3000億美元。就我國目前形勢而言,到2010年,想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應該不事件困難的事。”
服務業將會成為外商投資熱點
一直以來,我國吸引外資是以制造業為主,去年占外商投資總額的72%。相信今后較長時期內,制造業還是我國吸引外資的大頭。但自這兩年起,政府將會著力推動農業和服務業的對外開放。去年吸引外資增長幅度最大的是第三產業,如金融保險業增長118%,批發零售貿易業、文化藝術業都有較大幅度增長,且都是高于以往歷年的增長。
從合同利用外資的情況看,外資投入第三產業增長的幅度則更為突出。去年1151億美元的合同金額,增長幅度最快的是交通運輸和通信增長了228%,教育文化廣播業增長了159%,社會服務業增長了40%以上。外資也看到了中國第三產業未來廣闊的發展空間,從而大規模進入,這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非常有利。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在各個領域逐步實現開放,外商投資流向也必將隨之發生變化。隨著明年年底WTO過渡期一結束,我國對外開放領域還會越來越多,特別是第三產業和社會服務業,這些產業和行業都將成為外商新的投資熱點和重要的新利潤增長點。
就今年來說,金伯生分析,汽車制造、化工和電子機械還將是外商投資三大亮點。特別是汽車制造業,包括一些配件以及零部件,往往一個大汽車企業會源源不斷地帶來上百家配套的中小企業,去年汽車制造是吸引外資增長速度最高的行業,今年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進一步發展,這個行業吸引外資一定還會大有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