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記者 周莉莎 特邀嘉賓 吳曉求
主持人:本周召開的全國銀行、證券、保險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在講話中指出,在經濟加快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特別是投資規模偏大,部分行業和地區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一些城市建設規模過大、標準過高,能源、交通和部分原材料供求關系緊張。貨幣信貸增長過快,貸款結構不合理,金融系統存在不少問題和風險隱患。一段時間以來,經
濟學界關于我國經濟是否過熱一直有爭論。我們從溫總理的講話中是不是能對此作出一些判斷?
吳曉求:2003年在經濟快速成長的同時,我國金融市場改革也在穩步推進。從總體上看,我國宏觀經濟形勢是良好的,金融狀況也有了進一步的改善。我認為,在經濟形勢和金融狀況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的同時,保持清醒頭腦,客觀地看到問題所在,這對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改革和完善我國金融體系是有重要意義的。
當前,我國宏觀經濟所存在的問題或面臨的任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如何推動經濟運行機制向市場化方向的深化,包括資源配置機制和企業制度向市場化方向的深化。我們必須采取更全面、更積極的措施,使經濟生活中的市場機制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深入。
二是結構性問題。所謂的經濟過熱主要是結構性的,而不主要表現為總量意義上的過熱。雖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結構性過熱或結構性發展不平衡的現象難以避免,但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目標就是在不影響經濟成長的前提下,減輕由于結構性過熱可能對宏觀經濟帶來的消極影響。目前在能源、交通以及部分原材料行業存在的供求關系緊張和在鋼鐵、房地產業等所可能存在的重復建設、投資規模偏大的問題,一方面可能是我國經濟進入快速增長時期或者進入經濟起飛階段的信號;另一方面,我們又要密切注意這種結構性膨脹對未來經濟持續增長所帶來的危害。
總體而論,我不認為中國的宏觀經濟目前出現了過熱,我更不認為今天的中國經濟會出現上個世紀80年代中前期、90年代中期所出現過的通脹現象,因為今天中國經濟體系中的市場機制已基本建立起來了,供給機制中的市場力量已經很強大了,宏觀經濟調控也更趨于成熟和規范。
當然,上述基本判斷不否認金融體系可能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貨幣政策操作、金融體系競爭力不足、金融創新嚴重不足、金融機構市場化程度較低以及某種程度上貸款結構的問題等。而這些問題正是我們所要著力解決的。
匯率機制要給國內居民財富效應
主持人:溫總理在講話中還指出,要逐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在此次全國銀行、證券、保險工作會議召開之前,市場就有關于人民幣要升值的言論和預期,包括高盛等海外投資銀行也在今年初就預測,中國政府將選擇小幅度地重估人民幣匯率,謹慎地向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方向邁進第一步。您認為此次會議在人民幣匯率這個問題上有什么新進展?
吳曉求:就目前的短期政策選擇來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是恰當的。這是因為中國進入經濟起飛的時間還不太長,從國際范圍看,經濟以及產業的競爭力還相當脆弱,需要一個與此相適應的匯率機制和匯率水平予以有限地培育和保護。否則,剛剛具有一些競爭力的產業會受到嚴重打擊。
從長期看,我們必須積極推進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導向,以經濟競爭力為基礎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匯率制度或匯率形成機制是一國金融制度的重要內容。我認為,從金融全球化的角度看,一國有效的金融制度不僅要有效地促進經濟增長,可以化解或分散經濟成長過程中所帶來的金融風險,而且還要能使本國居民或投資者享受經濟成長的財富效應,改善經濟成長的福利水平。要使一國居民或投資者享受經濟增長的財富效應,以市場為基礎的匯率形成機制必不可少。這就是我們要逐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所具有的戰略意義。
金融改革成敗在資本市場發展
主持人:此次全國銀行、證券、保險工作會議重點關注了金融體制改革,包括國有銀行的股份制改革等問題,您認為會議在這方面透露出哪些新的信息值得關注?金融體制改革會在A股市場上產生怎樣的影響?
吳曉求:進一步推進金融的市場化改革,逐步建立現代金融體系,是這次全國銀行、證券、保險工作會議的重要議題之一。
由于現階段銀行業仍是我國金融業的主體,所以,會議特別強調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是有現實意義的。我認為,現階段的金融改革有兩個要點:
一是必須大力發展資本市場。這是中國金融市場化改革最重要的基礎環節。沒有一個發達的資本市場,中國企業改革和中國金融體制改革都不可能到位,因為這種改革缺乏市場化平臺。二是必須大力推進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在內的多種類型商業銀行的市場化改革。商業銀行市場化改革的核心,是產權主體和風險主體的股份制改革。這種股份制改革一定要與資本市場結合在一起推進,才會有實質意義。
保險資金直接入市是方向
主持人:此次會議更多地強調了保險業的發展,您認為保險業的發展會給A股市場帶來什么影響?
吳曉求:中國保險業是金融體系中市場發展極不平衡的一個部分。從保險資金的籌集即融資角度看,是相當市場化的;但從保險資金的運用即投資角度看,市場化程度低得難以令人置信。投資渠道單一,這樣下去,中國保險業不但沒有競爭力,而且可能連生存下去的基礎都會沒有。沒有相匹配的收益率,保險業何以存在下去?所以,推動保險資金的投資體制改革,引導保險資金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直接進入資本市場是一個基本方向。
保險資金以及社保資金的投資體制改革,會對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產生積極的、長期的促進作用。
資本市場面臨三大任務
主持人:此次全國銀行、證券、保險工作會議對證券市場著力的筆墨較少,但是在會議之前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9條意見,結合起來看,您覺得今年證券市場的發展方向和思路是什么?從中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投資者關注?
吳曉求:我們說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實際上是指建立在資本市場基礎上的現代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沒有發達的資本市場,就不可能形成現代金融體系。所以,發展資本市場是中國金融改革和金融發展最重要的任務。我認為,今年中國資本市場面臨的最重要的任務主要有三條:
一是進一步提高市場透明度,完善股票發行的核準制度,從源頭恢復市場信心;
二是大力推動多元化的進入資本市場的資金渠道,這是市場不斷成熟的重要措施;
三是著力解決股權分置或股權分裂現象,推進全流通變革,為資本市場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這三大任務中,我認為,重中之重的、具有制度意義的是第三大任務,即解決股權分置或者說全流通變革的問題。吳曉求小檔案
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研究生院副院長和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投資協會理事、政策研究委員會常務理事、國家開發銀行專家委員會委員和北京市人民政府金融顧問小組成員。代表性論著有《緊運行論》、《資本市場解釋》等。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