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志強
正當重慶市各大媒體為一家剛剛成立的報廢汽車回收企業高唱“引入競爭”、“打破壟斷”的贊歌時,國家商務部卻一紙信函,要求取消該企業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資格。一場廢車回收行業可否打破總量控制、引入市場競爭的爭論就此拉開———
“物華”———一石擊起千層浪
2003年的7月下旬,重慶市的報廢汽車回收行業喜添“新丁”,由重慶市商委批準、以經營報廢汽車為主業的重慶物華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掛牌成立。同期的重慶各大媒體分別以《回收報廢汽車破除壟斷》、《汽車回收:壟斷冰破》等標題為“新丁”賀喜。預言“物華”的降生標志重慶報廢汽車回收行業“市場競爭、打破壟斷”時代的來臨。
就在重慶媒體贊歌唱罷之后,時隔僅3個月,國家商務部給重慶市商委發函,稱重慶商委違反了國務院關于報廢汽車回收管理的諸多法規,并責成重慶商委按有關規定盡快予以糾正。實質上是要求取消物華公司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資格。
為什么要對重慶物華說“不”?商務部認為,為了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國內報廢汽車回收行業,2001年6月國務院專門出臺了《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原國家經貿委根據該辦法制定了對行業企業總量控制的具體方案,北京、上海各設4家報廢汽車回收企業,重慶、天津各設2家,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設1—2家,地級市只設1家報廢汽車回收企業。重慶市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只設重慶金屬回收公司和重鋼集團兩家報廢汽車回收企業進行了資格論證,批準了這兩家企業為重慶報廢汽車回收企業。
而在接到商務部信函后,重慶市商委并沒有立即遵照執行。他們認為,“物華”是合法出生。因為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取消了公安部和國家經貿委對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特種行業許可”和“資格認證”的行政審批。
“放開市場、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有利于行業發展。”重慶市商委認為。
雙方都搬出了各自的規章,形成了相持不下的局面。
重慶———“僧多粥少”使人愁
但是,重慶市的報廢汽車回收行業是不是應該“放開市場、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呢?
重慶報廢汽車回收行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記者,重慶報廢汽車回收能力遠遠大于報廢汽車量,而且報廢汽車量還呈逐年下降趨勢。沒有再批報廢汽車回收企業的必要,它將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報廢汽車回收網絡的重復建設,設備、人員的大量浪費,更為嚴重的是會引發低水平的惡性競爭。
重慶市作為鋼鐵企業和報廢汽車回收企業聯營的試點城市之一,重慶鋼鐵集團負責回收集團內部汽車和銷毀重慶金屬回收有限公司回收的報廢汽車,重慶金屬回收有限公司負責重慶報廢汽車回收。
在物華公司成立前,兩家企業配合默契,運行良好。這一聯營模式對于從源頭上控制報廢汽車拼裝后流入市場非常有效,自從實施以來重慶市幾乎沒有發現拼裝車上路的現象。重慶報廢汽車管理因此多次獲得國家的表彰和肯定。
“但是在物華公司成立后,事情就完全變了。”重慶報廢汽車回收行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這樣對記者說。
據這位人士介紹,重慶金屬回收有限公司設有報廢汽車回收網點38個,從業人員近2000人。而重慶市汽車保有量只有近50萬輛,其中還包括農用車和摩托車在內,由于報廢汽車政策調整報廢汽車的標準變動,汽車年報廢量每年大約在6500輛。另外,因為重慶市地處山區,交通落后,報廢汽車量不平衡,有的區縣一年報廢100輛左右,有的甚至一年才10—20輛。
由于“僧多粥少”,現有的回收企業都面臨著嚴重開工不足、下崗人員大量增加的情況。重慶市下屬的潼南縣金屬回收公司原有職工12人,目前僅有6人上崗,其余職工下崗多年,無法安排;而萬州區原有職工49人,僅有16人上崗。
由于物華公司的參與,使重慶原本良好的管理體制和回收秩序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物華公司針對重慶金屬回收公司在各區(市)縣已設立的回收網點,又對應重復設立了網點,兩個企業的網點合起來達到近70家,造成設備、人員的大量浪費。
記者在采訪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和重慶的一些人士時發現,他們都普遍反對在一個地區重復設立報廢汽車回收公司或網點,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說: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有可能出現中介費或回扣形式變相提高價格,形成不正當競爭,也難免出現拼裝報廢汽車進入市場的現象。這些對重慶市報廢汽車回收管理將產生的負面效應,會引發低水平的惡性競爭。
看來,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沒有真正促進重慶報廢汽車回收行業的發展。
行業———全靠“壟斷”來治家
為何重慶市對商務部特發的信函也暫緩執行呢?長期從事再生資源市場研究的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會長劉堅民認為,由于少數地方片面地認為國務院“取消第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就意味著審批的放開,目前全國有一些城市有突破國家報廢汽車總量控制的跡象,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國家對報廢汽車的管理必將失控。
據劉堅民介紹,2001年,為了防止報廢汽車回收企業惡性競爭,同時考慮到汽車擁有量有限,回收企業數量不宜過多,我國報廢汽車回收企業應適度規模發展,并實行動態管理。針對當時報廢汽車回收秩序混亂、非法拼裝車泛濫的實際情況,國務院以“307號令”的形式公布了《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307號令規定:“設立報廢汽車回收企業,還應當符合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關于報廢汽車回收行業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要求。”原國家經貿委根據國務院307號令精神,下發了《關于印發<報廢汽車回收企業總量控制方案>的通知》,各地政府部門按照《方案》要求予以實施。
《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的實施,為報廢汽車回收拆解行業向著規范化、法制化管理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經過清理整頓,取締了報廢汽車回收市場和非法回收拆解企業200多個,使倒賣報廢汽車和“五大總成”以及拼裝報廢汽車的違法行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通過總量控制和資格認定,全國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已從近千家,逐步控制到360多家,基本遏制了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市場多年來的混亂狀況。
劉堅民會長告訴記者,重慶的問題絕不是偶然現象,全國有許多城市都有突破國家報廢汽車總量控制的跡象,比如四川和青海就分別取消了省經貿委“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資格認證”的審批權,其依據是國務院下發的《國務院關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國發[2002]24號)。因此,國務院307號令在執行中與24號文件產生矛盾,造成一些地方出現了報廢汽車回收管理秩序混亂的局面,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國家對報廢汽車的管理必將失控,剛剛理順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市場又會出現混亂,其后果不堪設想。究其原因,是人們誤解了國家的有關政策。
其實,2002年底,國家經貿委又發布聲明:國務院24號文件取消的只是“國家經貿委對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認證的審批權,各省級經濟貿易管理部門負責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資格認定”。2003年7月,在原國家經貿委有關報廢汽車的管理職能劃歸商務部后,商務部特地頒布公告,重申原國家經貿委對報廢汽車回收企業的總量控制繼續有效。
出路——回收拆解銷售一體化
劉堅民會長認為,報廢汽車回收行業是企業效益低、社會效益高的公益性行業,而且,報廢汽車又屬于特殊商品,不宜開展市場競爭。目前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還應該進行總量控制,不宜放開,并按照國務院307號令進行規范管理,如果不嚴格控制和依法規范管理,就會阻礙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重慶和四川的現象,可以說是報廢汽車管理將發生混亂的前兆,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國家對報廢汽車的管理必將失控,剛剛理順的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市場又將出現混亂狀況,其后果不堪設想。劉堅民希望國家有關部門能防微杜漸,對報廢汽車回收管理出現的問題予以高度重視。
事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報廢汽車回收管理也不例外,那么對報廢汽車回收管理改革的方向何在?
劉堅民認為,對報廢汽車的改革應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以規范報廢汽車回收企業經營行為,從源頭控制報廢汽車“五大總成”流入市場為出發點,引導鋼鐵企業和回收企業采取聯營或股份制等形式,逐步形成報廢汽車回收、拆解、銷售一體化的管理模式。而不是再回頭去搞低水平重復建設,盲目引入競爭機制,陷入惡性競爭的泥潭。
《市場報》 (2004年02月13日 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