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記者 黃宇 發自上海
曾經是教人如何打造完美家居生活的“全球家政皇后”,曾經是全美家庭主婦的最佳偶像,但丑聞爆出后,人們熟悉的形象瞬間坍塌,有人罵她戴著假面具,有人罵她完全是個大騙子。人們覺得自己受到欺騙和愚弄,這種情緒掩蓋了人們對事實的追認,卻助長了對偶像的顛覆
瑪莎難過的“英克隆門”是對她的證券欺騙、妨礙司法、合謀犯罪和對調查人員及檢方作出不實陳述等9項指控。就像轟動一時的克林頓緋聞事件,美國人較真的不是總統和白宮實習生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而是克林頓在聯邦大法官面前說了些什么。止損23萬美元的非法交易不會讓美國人覺得身家數億的瑪莎是個吝嗇鬼守財奴,是她對這交易的百般抵賴讓檢察官動了怒,傷了大家的心
2001年12月26日深夜,當瑪莎·斯圖爾特一如既往優雅、從容地給股票經紀人打電話,讓他第二天拋售自己名下4000股生物技術公司英克隆股票的時候,她完全沒有想到這會成為一個噩夢的開始。這之后兩年多來,瑪莎的雜志滯銷,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縮水五成,更為致命的是,30年心血打拼經營的個人品牌轉瞬間面目全非。
瑪莎當時之所以決定那么做是因為得到了塞繆爾·瓦索的“消息”,于公于私她都有理由相信這個男人。于公,他是發展前途良好的英克隆公司總裁,于私,他是自己的前任男友和獨生女兒的現任男友。塞繆爾·瓦索當時完全是出于好心,他把消息告訴了46個人,包括收錄在電話快撥鍵里的瑪莎,他不曾料想到這不僅把自己送進了監獄,也讓以“中產階級生活方式向導”自詡的“瑪莎女皇”泥足深陷,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美國聯邦大陪審團在2003年6月對瑪莎正式提起訴訟,眼下這起沸沸揚揚的證券欺詐交易案正進入法庭聽證調查的關鍵階段。瑪莎涉嫌內線交易,美林證券股票經紀人彼特·巴卡諾威奇的助手法努伊爾2月3日作證說,當時是他給瑪莎打的電話讓她拋空英克隆的股票,她確實也這么做了。但這作為SEC的民事訴訟至多不過罰款了事。
瑪莎難過的“英克隆門”是對她的證券欺騙、妨礙司法、合謀犯罪和對調查人員及檢方作出不實陳述等9項指控。就像轟動一時的克林頓緋聞事件,美國人較真的不是總統和白宮實習生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而是克林頓在聯邦大法官面前說了些什么。止損23萬美元的非法交易不會讓美國人覺得身家數億的瑪莎是個吝嗇鬼守財奴,是她對這交易的百般抵賴讓檢察官動了怒,傷了大家的心。
謊言家還是替罪羊
瑪莎·斯圖爾特1941年出生在新澤西州一個貧苦的波蘭后裔家庭,大學時就開始勤工儉學,為香煙、肥皂和啤酒廣告做過模特。她曾是美國最早的女證券經紀人之一。后來股市低迷,她又回到家庭,在紐約北面的康涅狄格州購買了一處安靜的庭院開始居家生活。
她把自己在烹調和家庭布置的經驗逐漸總結起來,并發展成了一個媒體帝國。1982年,她出版了第一本專業家居顧問指南《娛樂》。1991年,她與時代華納公司合作,出版了著名的家居顧問雜志《MarthaStewartLiv鄄ing》,雜志固定讀者達210萬。
1999年,瑪莎·斯圖爾特將以自己命名的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2001年上市公司年收入達近3億美元。她本人擁有公司超過63%的股份,成為美國最富有的人之一。公司賬上擁有1500萬美元的現金,但幾乎沒有債務,財務狀況相當穩健。
但即使是這樣富有的人,在面臨所謂“內部消息”時,也未能抵制住誘惑。2001年12月27日,瑪莎·斯圖爾特在得知英克隆公司的新藥上市申請未通過FDA審議的消息后,出售了4000股總價值約23萬美元的英克隆股票。正是這件事將她本人和她一手打造的瑪莎帝國推到了風口浪尖。
作為當年爆發的華爾街公司丑聞中不大不小的一件,英克隆公司的前總裁塞繆爾·瓦索已在2003年6月,因非法知情人股票交易罪被判入獄7年及430萬美元的罰款,聯邦檢查官認為英克隆事件的性質與安然事件的性質沒什么兩樣,早已是虧空巨大但公司高層一方面對投資者隱瞞真相,另一方面自己提前拋售股票。
但這一時間的余波似乎比它本身的影響要大得多,那就是美國證監會(SEC)對瑪莎的民事訴訟和聯邦法院高達9項罪名的刑事指控。如果所有的控罪被裁定成立,她將面臨最高達30年的刑期以及200萬美元的罰款。
瑪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手打造的瑪莎帝國幾乎要葬送在這筆區區23萬美元的股票交易上,回想起這個讓她追悔莫及的決定,她惟一說的過去的理由是那時完全沒有意識到或者說低估了問題的嚴重性。可這全是她的錯嗎?安然事件還沒有發生,華爾街大大小小的公司丑聞也還都捂著。但那接下來的形勢發生了變化,人們對上市公司的許多行為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質疑。
最初,美國證監會只是懷疑,由于瑪莎·斯圖爾特和瓦索在美林證券用的是同一個經紀人,完全有可能是這個經紀人把瓦科索急于拋售股票的消息告訴了瑪莎·斯圖爾特后,她才決定跟著拋售,也就是說,瑪莎是這起內線交易的參與者之一。
也許因為名氣太大了,也許因為“人們不愿意看到女人太成功”,總之SEC釣到了一條大魚,要把它作為平息公眾情緒,樹立嚴格執法形象的反面典型。而瑪莎·斯圖爾特又太急于為自己洗脫罪名,不惜為掩蓋一個謊言編造一個又一個新的謊言。最終使案件的性質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艾莫瑞大學法學院講授證券法規的威廉·卡利教授為瑪莎叫屈。他說,長期以來,證券交易委員會一直試圖把內部交易的范圍擴展到最大極限。立案追查名人倒是個好辦法。它可以讓公眾,尤其是國會相信證券交易委員會是一個嚴格的執法者,應該得到更多的執法預算。曾擔任聯邦檢察官和證券交易委員會律師的著名內線交易專家克里斯托弗·貝博也認為,瑪莎一案不像典型的內線交易。只是,在當時的情勢下,“起訴名人無疑更具威懾和影響力。”
但隨著調查的深入,現在對瑪莎最為不利的證據中并不是內線交易本身,而是她在接受調查時企圖掩蓋實情。去年2月4日,她對聯邦調查人員說,2001年12月20日她與經紀人巴卡諾威奇在電話中約定,英克隆股票每股低于60美元就賣出。檢察官從電話公司調出有關記錄后發現,當日瑪莎和巴卡諾威奇沒有任何通話記錄。在加上助手的證詞,瑪莎的前景可謂兇險。
女強人還是女騙子
30年的苦心經營,使瑪莎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數一數二的商界女強人,位列全美“女強人50”第九名,而她白手起家創建的以自己姓名命名的家居用品企業,也成為美國的家居用品大王,瑪莎還整合電視媒體與互聯網電子商務打造全方位營銷體系,建立了龐大的商業網絡來推銷其“完美生活方式”理念,擴張成為一個針對中產階級的龐大商品流通王國。
她的公司曾入選哈佛商學院的案例教程,作為成功的品牌策略來加以研究。今天,“瑪莎”的品牌無處不在。在任何一個早晨,你都很容易找到一個身穿“瑪莎”豪華全棉睡袍的人,正在品嘗從“瑪莎”禮品籃中取出的日本綠茶,收看著CBS播放的《瑪莎·斯圖爾特的生活》節目;在他面前是“瑪莎”木質咖啡桌,上面擺放著瑪莎生活雜志和“瑪莎盒”……到2001年,瑪莎公司的收入已經達到了296億美元,而其傳媒帝國每月在影響著近8800萬人。
曾經是教人如何打造完美家居生活的“全球家政皇后”,曾經是全美家庭主婦的最佳偶像,但丑聞爆出后,人們熟悉的形象瞬間坍塌,有人罵她戴著假面具,有人罵她完全是個大騙子。人們覺得自己受到欺騙和愚弄,這種情緒掩蓋了人們對事實的追認,卻助長了對偶像的顛覆。
有個名叫拜恩的財經記者在2002年趁勢推出了一本《瑪莎公司》的傳記,指出瑪莎公司目前的困境并披露諸多內幕,稱“瑪莎帝國正在下沉”。書中揭了許多有關瑪莎行為污點的內幕。說她愛撒謊,冷酷無情,有著極高的權力欲,對職員苛刻,而且喜歡一意孤行,極端的以自我為中心。
拜恩還在他的書中歷數瑪莎成名的經過,說她今天成功的背后實際上有太多的骯臟交易、財務欺詐和其他不為人知的內幕,瑪莎被說成是一個喜歡利用朋友的人,而她在有了一個孩子之后便做了子宮切除手術足以說明她的冷血。她欺詐雇員,不給他們公平的待遇,她把父母當作她電視節目中的道具。
對此瑪莎很委屈:“我已經成為一個著名的、令人矚目的成功婦女的象征。但我認為一些有關我私人生活的內容變成關注我商業生涯的焦點是錯誤、不公平和傷害人的。”
曾有分析師說,作為個人的瑪莎和作為品牌的“瑪莎”是無法完全分開的。如果她個人有什么事情發生,必然會極大地影響到她的公司,很難想象,失去了瑪莎的瑪莎公司將會是什么樣子。
但這一回瑪莎公司真的“失去”了瑪莎。2003年6月,在瑪莎·斯圖爾特以妨礙司法調查名義被起訴后的幾個小時,她辭去了公司主席和CEO職務。只作為公司的創意總監,保留公司董事的席位。出于對公司經營的考慮,瑪莎認為自己“辭去主席和CEO的職務是正確的選擇”。
自2003年初以來瑪莎公司的股票跌了50%,還有廣告商停止與她的媒體合作。但瑪莎辭職后,公司的股票卻上揚了5%,投資人認為這家公司資產雄厚,沒有債務,仍有投資價值投資。這不能不歸功于瑪莎數年心血打下的良好基礎和獨到成功管理。
《國際金融報》 (2004年02月13日 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