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未經審計2003年報顯示———自營業務撐起券商盈利大旗
本報記者 劉興祥
日前,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55家證券公司成員披露了未經審計的2003年報。令人關注的是,在投資理念發生深刻變化、二級市場投資盈利難度較大的背景下,依然有少數券
商的自營業務在去年表現出色,為券商實現盈利好轉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排名榜首的國信證券的財務報表就比較明顯地反映了這一點。
財務報表顯示,國信證券在2003年的未經審計凈利潤為2.2046億元,這一數字較2002年的5805萬元增加了279%。從收入結構看,手續費收入與證券發行收入兩大塊在2003年實際上變化并不明顯:手續費收入為2.4144億元,較2002年的2.3150億元增加了約1000萬元;證券發行收入為1.2700億元,較前一年的1.0671億元增加了約2000萬元。顯然,在市場交易量減少、手續費率降低,投行業務實行通道制的形勢下,這兩塊收入無法導致利潤大幅增加。另外,國信證券在2003年實現的利息收入甚至還有所下降:去年的利息收入為1.0776億元,較2002年反而減少了約2700萬元。再考慮到營業費用增加約3600萬元的背景,那么,其它業務才是導致其最終利潤大幅增加的主要因素。
從財務報表上看,自營業務作用相當明顯。根據《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自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自營證券差價收入”扣減“自營證券跌價損失”,再加上“投資收益”中的一部分。在2003年,國信證券實現的“自營證券差價收入”2000萬元,“自營證券跌價損失”為-1.2182億元(即盈利1.2182億元)。僅此兩項,國信證券在去年的自營上就實現了超過1.4億元的收入。較2002年“自營證券差價收入”-3140萬元和“自營證券跌價損失”937萬元,合計-4077萬元,增加了足足1.8億余元。由于自營業務成本較低,在營業費用中所占的比例極低,據此推斷,自營業務給公司帶來的利潤是相當可觀的,應該占凈利潤的一半以上,是公司盈利大幅增加的關鍵因素,為國信證券排名榜首作出了最大貢獻。
事實上,自營業務對多家證券公司業績的影響相當積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二級市場變化多端的情況下,如何在有效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實現較為穩定的自營業務收入還要在實踐中逐步摸索。(證券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