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金融審計凸現銀行風險黑洞(圖)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2月11日 08:16 經濟日報
  每年一度的金融審計都會在金融系統引起一場不小的震動。

  剛剛公布的2003審計結果一改以往針對某家金融機構某個案件加以披露的做法,而是對金融業普遍存在的問題給予了警示。

  據透露,審計署去年組織對工商銀行總行及21個分行和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系統進行了審計。這次審計共移交案件線索30件,涉案金額69億元。

  審計署署長李金華將審計發現的突出問題歸納為:一是信貸業務中出現了一些新的風險點,突出表現在,一些單位和個人通過偽造虛假資料,騙取住房和汽車等個人消費貸款,一些地方政府超越自身還貸能力,向銀行申請巨額市政設施建設貸款。二是票據市場管理混亂,一些企業通過開具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大量套取信貸資金。三是不法分子與銀行內部人員串通,利用關聯企業騙貸,造成信貸資金損失嚴重。

  銀行業人士對審計署的這一評價十分認同,認為這的確是目前銀行業自身的一個薄弱環節,亟須引起監管當局和各家金融機構的高度警惕。

  銀政合作還要有度

  銀監會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對鋼鐵、電解鋁、水泥、房地產、汽車等行業貸款情況進行檢查,這些行業恰恰是在去年出現過熱現象的領域。一些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各家銀行之所以對這些領域加大放貸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過于依賴“銀政合作”的結果。

  人們在剖析中國銀行業弊病的時候,往往指出銀行業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政府的指揮。但新出現的“銀政合作”并非政府在唱主角,而是銀行在主動向政府示好,其宗旨是為擴大銀行和政府合作的空間,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銀行積極參與銀政合作有其利益動機,由于大量的項目和資源掌握在政府的手中,和政府合作能夠使銀行分享壟斷行業利潤、節省信貸管理成本、改善銀政關系等。通過擴大貸款總量,銀行可以降低不良貸款比率,同時,銀行還可以由此挖掘政府所掌握的其他資源。

  銀監會的一個官員提醒說,這種合作應該有個度的把握,過度的合作就會產生一些弊端。

  一般來說,財政側重于加快經濟發展和改善社會福利,對投資增加有強烈的沖動,如沒有強有力的約束手段,將導致財政赤字或通貨膨脹。與此同時,財政投資從競爭性領域逐步退出是大勢所趨,銀政合作如果偏離方向,可能違背這一改革原則。

  實際上,目前的銀行內部管理機制和考核標準還存在著較大缺陷,在一些建設周期長的重大項目考核中,只要借款人能按時償還利息,該筆貸款在10年或更長時間內就會體現為正常貸款。因此,銀行有可能利用大量的中長期項目貸款掩蓋其中長期信貸矛盾。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70%的信貸資金支持國有經濟,但只創造了約30%的GDP。大量的銀行信貸資金投入到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過分集中在政府規劃的大型項目中,影響了信貸資金的運用效率。

  更令人深思的是,銀政合作有可能導致道德風險。銀政合作可能會強化銀行對政府政策的依存度,把對地方政府的支持演化成為一種政治博弈和交易行為。近年來,銀行行長到政府任職現象有加速的趨勢,值得深思。

  在銀政合作協議中一般有諸如“政府對銀行的還本付息負有連帶責任”的約定,這些約定具有與政府擔保相同的效力,而銀行與政府是在明知不符合擔保法規定的情況下簽訂的協議。因此,政府的“擔保”面臨的法律風險是現實存在的。

  票據市場須堵隱患 幾乎所有商業銀行都將目光盯住了票據市場這一新的利潤增長點。

  統計數字顯示了這一業務的飛速發展。據央行公布數字,2003年12月末,全部金融機構貸款增加3萬億元,比上年多增1.1萬億元,其中票據融資增加3403億元,比去年多增1171億元,占新增貸款的11%多。在這個巨大的票據市場上,無疑正醞釀著巨大的風險。

  與銀行同時盯上這塊大蛋糕的還有那些不法分子。在票據市場上,各種假票、克隆票、偽造變造票層出不窮,手段越來越狡猾,涉案金額越來越大,票據犯罪現象的嚴重泛濫,已經影響了票據市場的正常發展,也是一大金融隱患。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易綱對票據市場做過詳盡分析,他認為目前的票據業務存在的問題可以劃分為兩類:一類是由于市場主體行為不規范、法制信用觀念淡薄、違規經營票據業務造成的,另一類是由于我國的票據市場尚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而必然存在的一些問題。

  他認為,目前的問題主要是簽發票據的依據問題。一些企業不依據貿易背景簽發、承兌商業匯票,一些商業銀行不依據貿易背景承兌、貼現商業匯票。他強調,把商業匯票作為融資性票據使用,脫離貿易背景簽發、承兌商業匯票,是嚴重的違規違法行為。我國處于市場經濟的初級階段,信用體系尚未建立,現階段必須堅持票據的真實貿易背景原則。

  正是由于銀行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漏洞,給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機。更有一些銀行內部人員與不法分子相勾結,這種犯罪給銀行帶來的危害更加可怕。

  從這個角度分析,2003年的金融審計不僅發現了金融機構的一些問題,更為可貴的是還為金融業敲響了防范這些具有共性特征風險的警鐘。如果所有的金融機構都能從中受益,那么這種金融審計就顯得更有價值。

  文/本報記者 王智

  每年的審訐都是對銀行的一次考驗。

  本報記者 趙晶攝
作者:王智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