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最新推出券商營業部部均經紀業務價值量排行榜
2003年,哪些券商經紀業務的畝產最高?統計數據顯示,以服務機構客戶為主的中國國際金融公司以每個營業部4652萬元的經紀業務價值量(經紀業務名義收入)高居業內榜首,相當于普通營業部的6倍。
緊隨中金的是國信證券,平均每家營業部的經紀業務收入為2364萬元。招商證券排名第三,單個營業部的收入為1472萬元。漢唐證券與金通證券各以1460萬元和1325萬元的單產收入,排名第四和第五位。依次排名第六至第十位的分別是遼寧東方證券、中信證券、興業證券、平安證券和東吳證券。
作為衡量券商經紀業務效益的一項指標,單個營業部經紀業務價值量的排序從另一個角度揭示出券商經紀業務投入與產出的效率。
從排名上看,單產排名前十位的券商的營業部在數量上屬于中、小型規模,大都在20家至30家之間。其中,中金公司的營業部只有2家,遼寧東方證券為6家。在其余的券商中,國信證券、漢唐證券、金通證券的營業部家數在20家上下。
令人遺憾的是,去年經紀業務收入排名前十位的券商,卻未能在單產排名上占據優勢。
當年經紀業務收入十強的券商中,只有國信、中信、招商證券打入經紀業務單產排名榜的前十位。其中,經紀業務龍頭老大中國銀河證券的單產排名為第33位,平均每家營業部收入為803萬元;申銀萬國、華夏證券每家營業部收入分別為858萬元和864萬元,分別排名業內第27位和26位。此外廣發證券單個營業部收入為795萬元,排名業內第36位。
這些全國性券商都有一個共性,即營業部家數眾多。如銀河證券營業部數量為167家,申銀萬國與華夏證券分別為109家和91家。可見,老牌全國性券商原有的經紀業務資產規模龐大,無疑也對其管理運作能力提出了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單產規模居前的券商卻不光是因為營業部少而占了便宜。尤其是中金公司,雖然在絕對值上,中金公司的經紀業務收入不算高,僅為9300萬元。但是,其平均每家營業部的收入卻相當于普通營業部的6倍,相當于開了12家證券營業部。
與國內券商相比,中金公司在經紀業務領域里走的是另外一條路。中金公司經紀業務發展遠遲于投資銀行業務,其真正啟動的時間為2003年。去年4月,中金公司在北京和上海分別設立一家營業部,但是營業部只針對機構客戶,營業部開戶最低資本金要求為1000萬元。然而在弱市中啟動的經紀業務卻并不弱,從交易數據上看,中金公司紀紀業務收入也正是從去年四月份開始迅猛上升,至去年年底,中金公司經紀業務收入為2002年的258倍。在各項收入的構成中,回購業務收入占比最大達到54.04%,其次為A股經紀業務,占比為30%,現券交易業務排名第三,為15.04%。顯然,高端客戶的定位和公司的整體實力,使中金經紀業務取得了快速發展。
雖然從總量上看,目前營業部家數對經紀業務收入作用仍然舉足輕重,但是誰也不能肯定,在新的運營模式下,類似中金風格的券商是否也會在經紀業務領域內異軍突起。
作者:記者 秦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