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栗新宏
2003年12月12日,同仁堂集團與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簽署合資合同書,共同成立“同仁堂和記醫藥投資公司”,雙方以現金出資,合資公司總投資額2.39億美元,同仁堂與和記各占49%股權,其余2%股權另由同仁堂選定的小企業出資持有。其中董事長由同仁堂方面出任,總經理由和記黃埔委派。據悉,同仁堂將把集團內資本運作方面的事務全部整
合進新公司,形成一個大的投資平臺。
對于此次同仁堂與李嘉誠繼同仁堂科技(HK.8069)、北京同仁堂和黃中藥公司后再度聯手,分析人士認為,李嘉誠對同仁堂的濃厚興趣以及合資計劃源于其打造香港“中藥港”的龐大構想。而從同仁堂方面來看,其在此后一月內連續與新加坡、香港及內地的實力機構成立5家合資公司,在集團層面引入多家戰略投資者,顯示百年老字號企業同仁堂在資本路上業已開始加速,向“國際天然藥物市場的第一品牌”目標挺進。
資本攻略
今年50歲、身兼同仁堂集團、同仁堂A(600085)和同仁堂科技三家公司董事長的殷順海,為同仁堂發展提出的終極目標是將其打造為“國際天然藥物市場的第一品牌”。
為此,2002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為同仁堂制定了十年發展戰略:采取靈活多樣的合資合作方式(如合資、獨資、特許加盟、連鎖等)及銷售模式,計劃利用3~5年時間建立并完善國內、國際比較穩固的銷售網絡,國內建500家連鎖藥店,中醫醫院1~2家,中醫藥培訓中心1~2個;力爭2010年在海外建立獨資公司5~10家,合資公司30家,藥廠2~3家,研發中心2個,物流配送中心2~3個,建100家連鎖藥店,實現銷售50億元,初步形成跨國公司的框架;利用5~10年時間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實現銷售總額200億元。
從同仁堂的發展進程看,整個集團旗下企業的戰略布局已然成型:以同仁堂股份和同仁堂科技分別為針對國內和海外的生產核心,主要負責產品的生產;以同仁堂中藥研發公司為研發核心,為集團的發展提供科研和技術支持;北京同仁堂商業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整合同仁堂A股公司旗下的相關資產,負責國內銷售網絡的建設;而在海外擴張方面,主要由北京同仁堂國際有限公司負責。但問題是,目前同仁堂的資本運作平臺只有同仁堂A及同仁堂科技兩家上市公司,其能夠提供的資金支持相對于同仁堂豐富的業務及產品線來說,額度有限。
在這種背景下,2003年歲末的同仁堂開始運用資本攻略,從集團層面引入多家戰略投資者。2003年11月22日,同仁堂與新加坡科藝(Science Art)公司合資設立“北京同仁堂科藝(新)公司”(分別持有51%和49%的股份,初期投資50萬美元)開展中醫看診的連鎖經營;2003年11月26日,“北京同仁堂國際有限公司”及其合資公司“北京同仁堂泉昌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其中,“同仁堂國際”負責“同仁堂”海外市場的規劃、管理和發展,將以香港為橋梁進行海外投資活動,開拓新市場!巴侍萌庇伞巴侍脟H”與“香港泉昌有限公司”合資組建而成(雙方各占50%的股份),將全面負責同仁堂香港市場的統籌和管理工作,專注銷售母公司主要的出口產品。據稱,“同仁堂國際”目前雖無意收購H股及A股兩家上市公司現有的海外銷售業務,但日后不排除將中醫院及中藥廠業務注入同仁堂股份的可能。
國內方面,2003年11月23日,北京同仁堂集團與北京首創科技投資公司、深圳海王星辰醫藥公司共同出資5000萬元組建“北京同仁堂商業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三家分別持有51%、29%、20%的股份,希望能集同仁堂的質量和品牌、首創的資本、海王星辰的零售連鎖的三方優勢,發展現代國藥精品店;2003年12月3日,同仁堂集團聯合中國中醫研究院及北京華昱安然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哈藥慈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共同投資成立“同仁堂中藥研發公司”;11月28日,北京同仁堂藥材有限責任公司與亳州京譙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出資人民幣1500萬元,共同發起組建北京同仁堂(亳州)飲片有限責任公司。
而在同仁堂引入的眾多合作伙伴中,李嘉誠旗下的和黃再度聯手同仁堂尤為引人注目。此次合資成立的同仁堂和記醫藥投資公司,將全面介入同仁堂的所有實體項目——不論是在國內開設零售藥店還是藥品制造,或是藥材生產,只要項目有良好前景,投資公司都有可能介入,包括對同仁堂在海外開店進行投資。該公司還將為“同仁堂國際公司”、“中同研發公司”等同仁堂旗下十家子公司發展不斷注入資金,并爭取在適當時機將這些公司包裝上市。
對于新公司在同仁堂戰略布局中的意義,同仁堂董事長殷海順評價說:“能與和黃這家具備環球業務經驗的公司合作,相信同仁堂的業務發展一定可以向前邁進一大步!
東北證券資深醫藥行業分析師聶昕對《新財經》記者指出,同仁堂此次聯手和黃,比兩年前同仁堂科技香港上市的合作更進了一步,最終現金投資的合資公司將投資下面五個領域——零售業與連鎖商業;醫療服務業;保健品業務(蟲草、燕窩等已經有2~3億元的銷售額);GAP種植基地項目;化妝品項目?梢钥闯,這些業務巧妙地“繞開了”上市公司的醫藥工業主業,對上市公司不構成同業競爭或者直接關聯交易,總體來說,應該是促進上市公司產品終端銷售的。近期上市公司層面調整、技術改造與引進戰略投資者三件大事,對公司中長期發展沒有明顯的負面影響,更多體現在多元化投資影響企業短期回報方面,并不影響對公司的合理估值。
牽手李嘉誠
和記黃埔顯然是同仁堂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而李嘉誠與同仁堂的合作也由來已久。
從同仁堂A股分拆而來的同仁堂科技2000年在港上市,李嘉誠以戰略投資者身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另外,因擔心上市受阻,同年和記黃埔全資附屬的和記中藥以及京泰實業與同仁堂科技在香港成立了同仁堂和記(香港)藥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總投資2億港元,和黃、同仁堂和京泰的持股比例是5∶4∶1。2002年10月30日,同仁堂科技再次與和黃屬下的和黃中國簽訂意向,成立北京同仁堂和黃中藥公司,主要從事中藥的種植加工以及銷售,投資金額約1800萬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李嘉誠對同仁堂的濃厚興趣以及合資計劃,是他與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鄭裕彤聯手投資50億美元打造香港“中藥港”這一龐大工程中的一部分。在成功抵御亞洲金融風暴的沖擊之后,1998年,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將重點推動高科技和高增值產業的發展,以帶領香港走出經濟困局。把香港建設成為“國際中醫藥中心”(即“中藥港”)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目標。
據《新財經》記者了解,新世界發展也在國內進行了多項與中藥有關的巨額投資。李嘉誠早在2001年就與廣州美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2.45億元組建和黃健寶保健品有限公司,和黃占投資額80%。和黃健寶原來的市場目標是行業前五名,但由于腦力保健市場競爭激烈,已有“腦白金”、“腦輕松”等強勢品牌占據一定市場,因此,和黃健寶主打品牌“腦靈通”并未能占太大便宜。和黃健寶2003年上半年新申報維生素片的保健產品,相信是市場擴大盈利的嘗試。與同仁堂的合作,正是這種發展思路的典范之作。
兩年前在同仁堂科技香港上市時,因雙方都心存謹慎,李嘉誠只認購10%的股權,在公司運作方面沒有發言權,事實證明,雙方也因此都沒有得到多大益處。但對于本次合作,知情者透露,李嘉誠志在必得,雙方原計劃各占50%股份,而且要求同仁堂集團以同仁堂A股入股,但最終李嘉誠做出了“難能可貴的讓步”,少拿了1%股權,同意雙方以現金入股。
和記黃埔(中國)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杜志強先生表示,“希望憑借同仁堂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加上和記黃埔的全球業務網絡,使中醫藥業務有更大的發展。同時,這次合作也是和黃(中國)發展中醫藥與健康業務的好機會!
事實上,這次合資很可能只是雙方合作的“第一樂章”,李嘉誠自下而上滲透到同仁堂集團的用意已逐漸清晰,其最終目標將是與同仁堂集團的全面合資,并在適當的時機持股同仁堂A股。
與品牌同行
世界醫藥市場顯示,中藥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近年保持了12.9%左右的年均增長率,中草藥在歐盟國家日趨流行,銷售量逐步增大,而且在今后較長時期內,銷售額仍將穩定增長。市場空間的成長對于同仁堂的進一步發展顯然是一個良好的契機。
具有三百年歷史的同仁堂集團現有總資產50多億元,年銷售額40多億元。旗下除同仁堂股份、同仁堂科技兩家上市公司外還有同仁堂國際、中同研發公司等10個左右的子公司。每年生產中成藥1萬多噸,到目前為止,同仁堂擁有已取得生產批準文號的中成藥品種近千個,常年生產的品種400多個,并能生產24個劑型產品。同時經營各種中藥材、中藥飲片3000余種,還擁有藥用動物養殖場,每年向生產企業提供純種烏雞和優質鹿茸,產品線極為豐富。
“在國內,同仁堂的影響力毋庸質疑,但要說世界第一還有很大差距。”分析人士如是說。據統計,在國際市場每年200億美元的中成藥銷售額中,中國只有5%的份額,而且5%的份額中還是以出口原材料為主,絕大部分的中成藥市場被日本、韓國的“漢方藥”霸占。2003年前三個季度,肩負集團海外市場的同仁堂科技的藥品在中國區域內銷售6.76億港元,在海外僅銷售了2900萬港元。
“除銷售網絡外,同仁堂的產品和市場化進程目前也不具優勢!闭猩套C券研究員孫懷宇說,同仁堂的產品主要還是傳統產品,結構老化。
顯然,有機遇更面臨挑戰。全面負責同仁堂海外擴展業務的同仁堂科技副總經理丁永玲坦言,同仁堂面臨的競爭壓力很大,不進則退。
在這種背景下,同仁堂打造“國際天然藥物市場的第一品牌”的目標何以實現?面對《新財經》記者的提問,集團董事長殷順海的答案是,自身品牌加外來強勢資本,商標和品牌已成為同仁堂不斷發展的特有優勢,而資本正是其所需的助推器。
而這種理念體現在實踐中,則為同仁堂經營及資本運作方式的轉變——由以前以生產批發為主的經營模式,轉變為利用自身優勢如品牌、產品、技術和規模,引進國內外戰略投資者與之合作的模式。
同時,同仁堂開始實施“依托零售終端+市場”的品牌擴張計劃:一是以品牌作為無形資產不投或投入少量資金入股,與國外企業合資辦公司,以此規避風險。如同仁堂與英國和香港合作中,同仁堂僅以品牌參股,占了25%的股份。二是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在國外搞技術深加工,以在更大范圍內開辟國際市場的目標。如澳大利亞的鹿資源非常豐富、同仁堂在以品牌入股的前提下,還以鹿茸加工技術作為入資,使同仁堂的鹿茸加工技術與當地的鹿茸資源相結合,生產出的鹿產品銷往韓國、日本等地。
依靠這種合作方式,同仁堂一方面獲得了資金,同時也縮短了雙方合作的磨合期,更大大降低了投資的風險性。此外,同仁堂通過在海外設立公司及藥店,得以在市場前沿研究各國文化歷史的差異、藥政法規、醫藥市場現狀、發展趨勢、用藥習慣、產品進入方式及競爭對手情況,對針對性地開展老產品的二次開發及新產品的研發工作起到重要作用。通過這些公司的動作增加同仁堂產品在海外的注冊數量和市場占有率,目前同仁堂已經在馬來西亞、印尼、澳大利亞、英國、泰國、澳門、加拿大、美國等地合資開辦了8家公司和12家分店。
盡管同仁堂引入戰略伙伴的行動馬不停蹄,但其在選擇對象的標準確定方面仍然十分慎重。同仁堂內部人員告訴《新財經》,“目前,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仍是同仁堂最迫切也是最棘手的問題!
面前幾道坎
在同仁堂集團大施資本擴張之道期間,與之不協調的是同仁堂A在二級市場的股價走勢。作為基金重倉股,同仁堂A從2003年11月開始連續走軟,由11月4日最高價21.92元,到12月22日一路下跌至最低點16.38元,至2004年1月間一直在17.50元左右徘徊。
同仁堂A股價的“過度反應”,實際主要針對其四季度難以實現預期業績。盡管根據這一現象不足以斷定投資者對同仁堂近期資本運作及合資舉措投不信任票,但目前同仁堂的確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問題。
一是內部資源整合。同仁堂集團規;放茢U張,對“同仁堂”的影響復雜。四面八方的投資者涌向同仁堂,同仁堂正進入眼花繚亂的合資階段,這些資源如何有效整合利用?企業文化能否相互融合?都是當前同仁堂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同仁堂集團下新成立了多家子公司,“同仁堂”品牌的控制相對減弱,則是否構成關聯交易、同業競爭及其發展受限等問題值得關注。據《新財經》記者了解,目前集團下屬各公司的人員和業務的分工還不很清晰。因此,同仁堂新公司能否如同仁堂方面所稱,“它將使同仁堂和記一改傳統中藥企業保守的工作作風,建立起國內企業尚不具備的、世界性的企業管理機制”,有待觀察。
二是海外市場限制。如海外上市的同仁堂科技雖然和記黃埔是其第二大股東,但市場開拓方面并沒有太大作為!捌浜,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這并不容易!倍∮懒崽寡。就海外而言,一些國家對于中藥的進口以及中醫的行醫資格作出了相當苛刻的規定,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溝通。像新加坡嚴禁含黃連、黃柏等藥品,馬來西亞禁止銷售含馬兜鈴酸中藥,像各國加強對瀕危藥材、超含量重金屬、含農藥殘留物的中藥材的管制等,都在一定程度制約著國際市場的開拓。此外,中成藥進入歐美發達國家醫藥保健品市場更為艱難。為了適應海外市場的需求,同仁堂必須對部分古老中藥進行第二次開發,如以膠囊、片劑、口服液等適口、療效快的新型產品代替大藥丸、苦藥湯等“粗大黑”中藥品種。
此外,同仁堂在管理方面的能力也需要提高。東北證券聶昕認為,“盡管同仁堂產品線相當豐富,但由于上市的頭幾年在重點產品上,技術水平、募集資金使用效率、營銷方式一直沒有大的突破,反映了管理層缺乏領先市場的前瞻性管理理念,只能跟隨行業共同成長,難以實現超過行業平均速度的增長水平。換句話說,同仁堂具有良好的靜態盈利水平,但動態的高成長性卻難以實現。因此,在引導市場、開辟新治療領域、創造新消費理念、提高毛利潤率水平等前瞻能力方面,公司管理層的關注與投入程度仍有待提高,此次轉型在這方面算是剛剛開始,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