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報記者姚惠綜合報道
戈登·布朗被英國媒體稱為僅次于首相布萊爾的最有權勢的政治家。
2003年6月9日,英國財政大臣布朗宣布,英國加入歐元區所作的五項經濟評估,除金融服務業外,其余四項均未達標。盡管布朗承諾,只要條件成熟,英國政府原則上依然支持
加入歐元區,但這個結果還是意味著錯過了2002年歐元“頭班車”的英國再次將歐元拒之門外。
眾所周知,布萊爾政府上臺后一直致力于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強化英國與歐洲的關系。1997年上臺伊始,他便把英國加入歐元區列入工作日程,并確立由財政部進行加入歐元區的五項經濟評估,以及在評估通過的前提下進行全民公決。但是,6年的時間過去了,加入歐元區的問題依然懸而未決。
因而在歐元問題上,布朗與布萊爾產生了分歧。布萊爾認為,加入歐元能給英國經濟帶來好處。布朗則一直堅持,加入歐元意味著英國將永久放棄主宰自己國家經濟命運的控制權。
鏈接
戈登·布朗1951年2月20日生于蘇格蘭的格拉斯哥,1968年加入工黨。1982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愛丁堡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擔任愛丁堡大學、格拉斯哥技術學院講師及記者和電視臺編輯等職。1977─1983年任蘇格蘭工黨執委會委員。1983年當選為國會議員,任工黨蘇格蘭委員會主席。1985年后任工黨影子內閣財政首席秘書、貿易和工業事務發言人等職。1997年5月,登上財政大臣的寶座。1999年9月11日起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臨時委員會(后改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金融委員會)主席。2001年6月8日連任財政大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