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老大哥的自豪與榮譽光環一直閃耀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改革開放二十多年,東北落后了,“東北現象”成了東北人的心痛。
英雄時代過后,自豪感被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失落感所代替。十六屆三中全會,黨中央提出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決策,掀起巨大波瀾。東北老百姓歡欣鼓舞,認為“只要中央支持,什么樣的人間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似乎振興東北雄風已經是并不遙遠的將來
了。
有的地方領導認為中央支持是第一位重要的,支持東北振興政策一定要“帶響”,一是中央要充分考慮計劃經濟時期東北老工業基地對國家的貢獻;二是中央要考慮改革開放以來東北老工業基地對國家貢獻仍然比其他一些省多,這些都要給予一定的回報性支持;三是中央要解決目前老工業基地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如社保等;四是認為中央重視的程度規格還不夠,西部大開發辦公室設在國務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辦公室則設在國家發改委,矮一格。
有的地方領導熱情高漲,借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東風,搞聲勢浩大的招商活動,先搞幾個項目,把這些年想干而沒有干成的事干了再說。
振興老工業基地確實需要有點激情,人總要有點精神嘛,但要把激情沖動和理智行為結合起來。振興老工業基地與西部大開發一樣,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經歷一個發展的過程。中央的支持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要通過東北人民的艱苦奮斗而不是國家包辦來解決東北發展問題。筆者認為:一是要在比較優勢分析的基礎上,對未來東北各省自我發展目標有個明確的定位;二是在給定目標下,制定較為詳盡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或規劃。這一戰略或規劃不能因領導人的更替而隨意變動,要把所謂“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統一納入這一規劃中;三是要用足用活中央給予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四是要從價值觀念、管理理念、管理體制、經濟體制上消除計劃經濟的烙印,用市場經濟的觀點和方法解決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革與發展中的問題;五是要把啟動民間投資作為發展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要有計劃地放開一些政府壟斷性投資領域,讓民營資本進入,如教育、衛生、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等;六是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包括政府職能及工作作風轉換、司法公正、規范收費、社會治安等;七是要統籌規劃農村經濟發展,要把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型農村經營管理模式作為工作重點之一;八是要加速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特別是大中型國有企業改革,重在經營管理機制轉換。要把社會保障體制完善與國企改革聯系起來考慮。要大力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相適應的第三產業,作為吸納剩余勞動力的主要途徑;九是要盡快建立和完善省以下分稅制財政體制,保證縣鄉經濟發展所需的穩定的資金支持;十是要認真總結歷史上東北老工業基地工業化、社會化大生產的工業文化,吸取其合理因素,總結二十年來“東北現象”的教訓,為今天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服務。
毫無疑問,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是個時間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要從本地區的實際出發,把發展激情沖動與理智行動結合起來,避免走彎路。作者:呂志勝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發布日期:2004-1-31星 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