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決定對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造試點,針對兩家試點銀行的財務狀況,決定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為其補充資本金,相當于向兩家銀行注資近4000億元人民幣,接近中行、建行兩家銀行現有資本金之和。
據有關方面的說法,這兩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造的核心是“成為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現代金融企業。但顯然,這450億美元還有著
更深層面的意義———提高其資本充足率,降低不良資產比率———為兩家國有商業銀行上市鋪平道路。至此,鼓噪了多年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上市終于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然而,財政注資以及中行、建行將要進行的股改仍難以撥開長期籠罩在國有商業銀行上市上的重重疑云。
疑問一:資本金不足真的能解決嗎
450億美元資金的注入無疑將有助于中行和建行提高資本充足率,達到8%的國內上市要求。但上市之后呢?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戴根有去年底曾在京指出,未來五年,國有商業銀行要在競爭中保持市場份額基本穩定,僅貸款規模每年至少需要增加7000億元左右。按8%的資本充足率要求,每年需要增加資本金560億元左右。但從我國證券市場的籌資能力來看,2001年證券市場的總籌資額為1208.21億,2002年為961.76億,2003年截至11月份籌了966.15億(數據來源于中國證監會網站),如果這560億資本金全部寄希望于通過上市來解決的話,即使四大行全部上市,四個銀行股若望每年通過證券市場籌到超過整個證券市場籌資總額半數以上的資本是不可能的。那么到時的資本金缺口應如何填補?因此可以說,諸如財政注資這種一次性的救助只能是一劑止痛藥,如果商業銀行自身無法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上市并不能解決其資本金不足問題。
疑問二:股改上市能否提高國有商業銀行治理水平
對擬上市的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改,中心目標是提高其治理水平。但是,股改和上市是提升一個企業治理水平的必要策略或者說是一個公司完善治理結構的有效途徑嗎?從我國證券市場許多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并不盡然。
一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首先需要股權一定程度上的分散化,股權過于集中不利于實現有效治理。因此,對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來說,上市就需要稀釋國有股股權,放一部分股權給非國有投資者。據相關媒體報道,在中行和建行向國務院和監管部門提交的股改及整體上市方案中,都只準備釋放20%以下的股權。因而像其它已經上市的國有企業一樣,國有銀行將保持國有股一股獨大的地位。而這20%的股權也會被千千萬萬的中小投資者所分散掌握,他們或許根本就不會有任何的股東意識,只是期望有一天能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另一個投資者而已。另一方面,截至2003年11月底,就連像招商銀行和華夏銀行這樣的已上市股份制銀行的國有股也分別占其總股本的65.03%和63.03%。在這種情況下,董事會的權力仍牢牢掌握在國有股股東手中,而實際決策者也仍是目前銀行的管理層,那么,股改、上市與否對于更科學、更有效的決策能有多大的實際意義呢?
從另一角度看,如果為了解決上市問題而采取簡單的財政注資方法,不僅是短視的,而且會進一步加大銀行業未來改革的難度。因為改革本來就是為了使這些原來與政府關系甚密的國有商業銀行成為獨立的市場競爭者,建立產權多元化的現代企業制度,但在這次中行和建行的股改中,政府扮演了過重的角色。
疑問三:4000億不良資產何去何從
據權威數據統計,截至2003年9月末,四大行不良貸款余額為19992.27億元,不良貸款平均比率為21.38%,與國際銀行業標準相差甚遠。雖然中行和建行此項指標稍低,但也遠沒有達到在國內上市不良資產率應低于10%的硬性要求。即使這4000億元注資全部用來沖銷中、建兩行的不良資產,也只是杯水車薪。因此,希冀通過注資來解決不良資產問題是不切實際的。此外,1999年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剝離四大行14000億元不良資產時,有關方面就曾經說過“下不為例。此次財政注資只不過是換了一種輸血方式,暗藏道德風險,不利于國有商業銀行通過自身努力解決不良資產問題。
可見,注資、股改并沒有解答國有商業銀行上市中的諸多疑問。但毋庸置疑的是,國務院此次決定注資和股改助了國有銀行上市一臂之力,且國有銀行上市有利于提高我國金融市場化的程度。目前我國金融業的市場化程度僅有10%,處于國家的絕對壟斷下,2006年全面開放金融業在即,打破壟斷勢在必行,上市則是其途徑之一。但我們也決不能寄希望于通過上市來解決國有商業銀行長期存在的種種弊病,還需謹防“換湯不換藥,“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只有全面深化公司治理改革,切實提升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逐步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快速的產品創新機制、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規范的組織結構體系,嚴格控制新的不良貸款產生,才能真正達到上市目的。就如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言人所說的那樣,“國家對其補充資本金只是必要的外部條件之一。如果內部改革不能落實,注資就沒有意義。(21C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