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
WTO是一個多邊貿易機構,是全球化貿易的產物,但未必是自由貿易的保護神。中國融入全球經濟的焦慮,應該化為冷靜清醒的技術性解決方案。
即使是最樂觀者,也不得不承認WTO得了“重癥”。自從坎昆談判失敗之后,一種令人
沮喪的情緒就不斷蔓延。
曠日持久的談判使得這種多邊協商機制變得像一架生銹的機器般地嘎嘎作響,越來越多的成員國更熱衷于簽訂雙邊貿易協定,以解燃眉之急。談論“WTO之死”不再像以前那樣聳人聽聞。
在WTO框架中,每個成員都需要扮演多個角色,或進或退,或快或慢,其中的微妙決定了在這里的所得所失。如果說,在農業問題上處于進攻地位的是美國、處于守勢的是日本和歐洲的話,那么,在反傾銷問題上情況就正好相反,強烈要求在防止濫用反傾銷問題上開始談判的恰恰是日本,而被譴責濫用反傾銷條款最多的則正是美國。
對于中國這一剛加入WTO才兩年的生澀選手,現在迎來了進入加入世貿組織后最關鍵的一年,按照承諾,今年農業、保險業、零售業、電信業等十多個產業領域將在年內對外資進一步開放,這也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開放幅度最大的一年。但是對于中國的角色身份,仍然是一個待解的問題。
有時候,中國被描繪成一頭睡醒的獅子,但更多時候,中國又被描繪成一座小房間里總在躲藏的大象。世界貿易組織現任總干事素帕猜就曾經說,雖然他自己認為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但是在世界上很多國家一直認為中國是一個發達國家,所以在貿易保護措施上,對中國是非常警惕的。
這是已得到確認的事實。加入WTO后,中國一直在認真地甚至是“超前地”履行著當初的承諾。但正是這兩年,中國遭受的反傾銷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中國要想獲得發展中的市場經濟國家這種身份,除進一步清理與WTO相抵觸的法規和文件外,更為關鍵的是政府要不斷地歸位,改變以前在一些領域中的錯位和越位現象。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同時,中國要繼續強調自己的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在坎昆會議上,中國在巴西和印度后面,扮演了一個相對溫和的角色,就是一個務實之舉。
WTO削減了關稅壁壘,但對非關稅壁壘卻無可奈何,各個國家依然樹起了新的貿易藩籬———綠色環保標準、人權和勞工權利標準、反傾銷標準、行業和技術準入標準等。這些標準完全是依照本國利益而定的,何時啟動也依照各國自己的判斷而定。
2004年,全球許多國家都處于一個大選年,像美國、俄羅斯等國都在大選,而以往的經驗說明,在這些“政治年”中,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將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中國制造和世界工廠將面臨嚴峻的挑戰。據聯合國的一份資料預計,今年僅綠色壁壘就可能使中國70億美元以上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響。
WTO是一個多邊貿易機構,是全球化貿易的產物,但未必是自由貿易的保護神。中國融入全球經濟的焦慮,應該化為冷靜清醒的技術性解決方案。在世貿組織解決爭端的能力弱化時,另一類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正在快速發展。現在,美洲自由貿易區、歐洲自由貿易區和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將直接改變世界的經濟地圖。
而在這些自由貿易區中,東盟自由貿易區是中國首先要努力拓展的。在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對美國是順差,但是對于日本以及其它亞洲各國,中國是逆差,中國的崛起首先受惠的就是東盟各國。
從歐盟對中國加入WTO的兌現承諾的溫和反應來說,研究好對歐盟的對策也是題中應有之義。因為歐盟主要向中國出口的是成品,而不像美國是知識產權類的產品,歐盟是從中國加入WTO后的實際獲益者。
而美國更是中國今年要精心應對的國家。美國在WTO中,不僅是規則的制定者,而且是實施上強烈的影響者。美國拋開WTO而屢行自由貿易的逆途,一是政治的需要,二是實力的背景。
WTO是一個一致對外的俱樂部,也是一個堂而皇之吵架的場所。現在,WTO病了,但是它會變得越來越不重要甚至死亡嗎?現在還不到下結論的時候。但是,在WTO內部,國家利益并沒有消融在全球自由貿易的呼喊中,貿易政策為國家利益服務,這是一個基本的底線。
對于WTO這個“流動的盛宴”,中國要真正地享用它,還有很多路要走。而今年,是關鍵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