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焦艷玲
春節將至,羊毛衫市場又一輪商戰正酣,究竟誰能勝出,就看春節期間的銷售了。
繼2002年鄂爾多斯、珍貝等羊絨巨頭引起羊絨———羊毛大戰之后,2003年又有南極人、纖絲鳥、波司登等數家知名紡織企業揮戈上陣,花花公子、皮爾卡丹等“海外軍團”也
帶著品牌優勢擠進。羊毛衫的行業“老大”恒源祥更是“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其又一品牌“fazeya”與恒源祥品牌并肩作戰。對羊毛衫廠家而言,這個冬天充滿變數。
面對這個充滿變數的冬天,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劉瑞旗先生宣稱,羊毛衫市場群雄逐鹿,無品牌消費時代即將結束,品牌消費時代在未來3—5年之內必將到來。
名牌洋貨兩面夾擊
“第一軍團”面臨威脅
2003年秋天,浙江的羊毛衫生產基地桐鄉擠滿了各大品牌的經銷商。過去,經銷商總是先拿貨,后付款,貨到后款還要拖一拖。如今,各大品牌的經銷商們就是提著現款也只能拿到其中的一小部分。據經銷商們說,貨源不足的原因除了非典及夏季高溫停工外,還因為新進入羊毛衫行業的品牌過多。而且,這些品牌幾乎都采用國際流行的OEM,即定牌加工,將其羊毛衫生產委托給較好的廠家生產。雖然中國羊毛衫生產企業眾多,但真正被品牌企業看中的廠家并不多,這就形成眾品牌“搶”羊毛衫貨源的局面。
那么,眾多品牌為何還往羊毛衫行業里擠呢?有資料顯示,羊絨行業的一些上市公司盡管通過上市和配股募集了大量資金,但從近幾年年報看,整體贏利能力普遍在下降。同時,由于世界經濟不景氣,作為高檔消費品的羊絨產品外銷訂單也在銳減。另一原因是由于羊絨市場近幾年競爭加劇,提高市場份額的相對成本在增加,因此,羊絨行業的鄂爾多斯、珍貝、天山、雪蓮等羊絨生產企業紛紛向羊毛衫市場延伸。
業內人士認為,以前,羊毛衫行業雖然也不斷有新品牌進入,但還僅僅停留在低端產品的價格比拼上,對老牌羊毛衫名牌根本構不成威脅。而現在,這些新進入的面孔可是羊絨巨頭、服飾類名牌,它們有品牌運作的經驗,可以“牌”號令天下。羊絨巨頭們資本雄厚,而南極人、纖絲鳥等善于概念炒作,如其將炒作內衣概念的功夫用到羊毛衫大戰中,對整個羊毛衫行業的沖擊力將會是巨大的。
羊毛衫品牌有點亂
競爭合流待規范
“在一個很小的蛋糕上切的塊頭再大,也是有限的,單一品牌不可能做大一個行業,共同做大蛋糕應該是羊毛衫品牌共同的事情。要做大羊毛衫行業,就先要解決羊毛衫市場的硬傷。品牌多名牌少是羊毛衫市場的第一道硬傷!焙阍聪檠蛎朗聵I部負責人廖江南如是說。
其實,我國羊毛衫業已不缺品牌。目前,登記使用“純羊毛標志”的國內羊毛衫企業有180家,傳統的羊毛衫企業有數千家,品牌龐雜,最大的生產能力在100—200萬件。據最新的全國百貨行業的一項調查表明,全國羊絨及羊毛衫前10位品牌消費集中度僅29%,羊毛衫行業目前公認的“老大”———恒源祥的羊毛衫市場綜合占有率也只有3.58%。
按照一般說法,市場占有率超過5%的品牌才能稱作是領導品牌,在一個只有“老大”,而缺少領導品牌的市場,要想規范健康成長是很難的,它還只能停留在價格競爭的階段上。最嚴重的是陷入所謂的“競爭合流”——大家都做同樣的努力,提供的產品都沒什么區別,消費者被迫從價格上進行選擇,最后往往不是共贏,而是共輸。
廖江南說,羊毛衫的利潤其實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樣高,國外羊毛衫的利潤在中國大多是50%,但中國大多數羊毛衫品牌在10%—20%之間徘徊,這就是中國缺少名牌的原因。
OEM是國際上非常先進的商業運作模式,對于眾多品牌一擁而上采用此種方式,專家表示了擔憂。上海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陳教授認為,由于很多品牌僅將自己的外在形式拿來,將生產和設計均推給廠家,將自己的牌子在廠家的產品上一貼了之,而不是按照OEM的系統嚴格質量管理,嚴格設計產品,并為其產品注入其品牌的內涵,真正按照品牌的規律運作,使得品牌水準在下降,名牌可能僅僅成了曇花一現。而對于輕易試水OEM的品牌來說,可能還會影響其品牌原有的產品。
由于市場準入門檻低,目前國內羊毛衫市場良莠不齊的現象仍很突出。羊毛衫加工作坊、鄉鎮企業過多,生產、管理觀念陳舊,產品差異性小,品牌未進行過合理細分,這很難讓市場看到品牌之間存在的客觀差距。他們知道花幾百萬引進一臺新設備,卻不愿花幾千元留住一個設計師,造成在設計上缺少與時尚的接軌,也使得眾多品牌擠在同質化的市場形成激烈的競爭。
洗牌時代贏利模式:
細分市場 差異化競爭
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劉瑞旗先生說,未來3—5年內對整個羊毛衫行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羊毛衫行業有眾多品牌入駐,無品牌的羊毛衫將會退出市場,羊毛衫的品牌時代正在到來,這對做大羊毛衫品牌市場是非常有利的。
如何建立洗牌時代的贏利模式,細分市場,形成多贏格局,是眾多名牌企業應該思考的問題。劉瑞旗先生說,我們可不可以讓羊毛衫行業多幾個第一呢?如女裝第一,男裝第一,或者其它什么第一,比如在品牌功能、文化內涵上作區分,大家不要在同一戰線上進行惡性競爭,與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對手競爭是得不償失的。大家要想辦法,各占一個山頭,實現差異化競爭更有利于做大這個市場。
《市場報》 (2004年01月20日 第十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