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點卡 天氣 答疑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經濟學家扮演什么角色(四) 中國股市10萬個為什么之一二五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1月19日 22:24 中華工商時報

  證券市場周刊的林鷹在主持周末茶坊,每周都要和水皮商量寫些什么東西,對于全流通的選題,她的感覺很糟糕,就像吃什么東西太多了被撐了一樣,這種嘔吐感想必許多人都有。

  林鷹對全流通不感興趣可以不約稿,但是水皮不感興趣卻還不得不寫雜談,為什么?因為現在有的經濟學家只要提及全流通,就會首先有一個界定,那就是所謂的前所未有的“
共識”。對此,水皮有些想法,包括眼下寫的東西就是想和這種“共識”開個玩笑,表達表達“不同政見”,告訴那些可愛的學者們,“共識”并不是像翻書做報告那么容易就能達成的,如果真有什么“共識”的話,那么還用得著開這個會那個會,還用得著勞駕各位費心費神給我們作演講嗎?

  當然,沒有大的“共識”,不等于沒有小的“共識”,或者在某些方面,或者在某些群體。毛主席說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經濟學家也是人,是人就有一個“人以群分”的問題。事實上,由于不同的學術見解而形成的不同學派就是某種“共識”的結果、資本市場論壇能推出“全流通之路”作為主題,也是某種“共識”的結果,只不過這種“共識”更多的集中了贊同全流通方案討論的學者,而反對者的力量太不成比例而已。

  在不成比例的反對者中有兩位的觀點值得細讀。一位是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室主任季曉南,一位是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王明夫,前者是位政府經濟學家,后者算是位學院的理論經濟學家。

  季曉南對全流通發表了四點看法。看法之一要有利于股市的健康、穩定的發展。看法之二應該做到一視同仁、同股同權、同股同利。國資委作為國務院授權代表國家管理國有資產的特設機構、是國有產權的代表,同股同利、同股同權是負責任的態度,如果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對國資委講是不負責任的態度,對全國人民也是不負責任的。看法之三,解決全流通的關鍵在于找到一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價格形成機制。國資委前期提及參考凈資產,參照現在的表現定價,市場有不同意見,其實,股票作為特殊商品也應該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由供需雙方、賣買雙方決定價格。在目前沒有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價格機制之前,如果倉促進行全流通,其中的國有資產流失不可避免。看法之四,全流通方案應該兼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同股同價是2001年6月的國有股減持所確定的價格原則,亦是一個廣受市場攻擊的原則,贊成這個原則的經濟學家的人數不多,聲音相對微弱。國務院發展中心企業所副所長陳淮先生是持這一觀點的,水皮為此還和他有過商榷。季曉南現在依然堅持這一觀點是需要勇氣的,尤其是在這么一個論壇上,面對這么多的對立面更是難能可貴。國有股減持該不該同股同權可以有不同想法,但是,季曉南提到的價格機制尚未形成卻是現實。如果說大多數認為找到了全流通“共識”的經濟學家代表的是買方的利益的話,那么少數如季曉南這樣的政府經濟學家代表的就是賣方的利益,買賣雙方的利益代言人毫無疑問在定價原則上存在重大分歧,更不用說如何在原則的指導下形成機制了。

  王明夫則從并購業務的角度闡述了他的“政見”。所謂的全流通的問題最大的障礙不是法律的和利益沖突,而是流通股價格比非流通股價格高。如果非流通股比流通股價格高,就不會有現在的討論了。王明夫舉出青啤和重慶啤酒的例子,青啤的H股價格長期高于A股,而重慶啤酒的凈資產只有2元多,但是法人股賣了10.5元。王明夫沒有舉樂凱的例子,實際上樂凱的事例更具代表性,樂凱20%的股權轉讓給柯達,每股折合人民幣價格為12元多,高于當時的流通股價格,在這樣的買方市場面前,可能要求樂凱的法人股以凈資產的價格配售給流通股股民嗎?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為什么經濟學家們對此卻視而不見呢?還是故意回避?回避這樣的現實,提出的方案如何才能讓賣方心服口服呢?這是做學問應有的嚴肅態度嗎?

  王明夫認為這種趨勢之所以在從前沒有到來,是因為我國以前買方形成的資本量級不夠,但現在隨著民營資本的財富積累再加上國際資本進入我國,使得國內資本需求方式非常強勁、而且量能被積極放大。在這種資本洪流下,不存在國有股以低于市價流通的問題。此外,全流通問題并不跟股民息息相關,不要把它跟二級市場的漲跌直接聯系起來。

  王明夫的解釋前一半是成立的,后一半則不成立,但是后一半的認識并不掩蓋前一半的光芒。水皮不清楚王明夫的背景,但是從他前一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這是一位有遠見的經濟學家,一位跳出現實看現實的學者。王明夫是真正讀懂了什么叫做向前看,什么叫做在發展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社會的發展就是這樣的,很多現在看起來根本不可能解決的重大疑難問題,若干年后大家就會發現不就是小菜一碟么,當時怎么會那么偏執呢?一定要創造條件霸王硬上弓呢?

  在發展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是一種唯物主義的世界觀,鄧小平說發展才是硬道理。李榮融說國有企業業績上去了,減持就不是什么問題,投資者買股票買的是企業的未來,分享的是企業的增量空間,而現在所謂全流通的方案卻全都糾纏于所謂的補償原則,打的全都是存量資產的再分配的主意。要求有股股東讓利于民,這在道義上是可行但是在法理上卻是無據的,政治上是危險的,操作上是不可能的。如果寶鋼作為全流通的試點,QPII開出的價格就不會低于流通股的股價,甚至有可能高于

  流通股的股價,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是因此獲益,還是因此受損?又該給誰“補償”?水皮一直不贊成現在討論全流通,一則是因為現在受制于意識形態,一則是看好中國經濟和中國公司的未來,相信中國上市公司具有長期的升值空間,屆時也會有“大智慧”出現,現在的問題根本就不是什么問題。

  有人算過帳,認為中國流通股股民為中國股市貢獻的資金達9000億,因此必須要有人為此付出代價。誰來付?就是侵吞了流通股股民利益的非流通股股東來付,說穿了國有股股東來付,政府來付。這算帳算的對不對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算的歷史的老帳,秋后算的帳,現在的國資委不認這種算法。

  當太多的經濟學家作為流通股股東代言人出現的時候,他們的身份與其說還是經濟學家,不如說是股民代表,由股民代表作出的方案當然代表的是股民的利益。水皮也是股民,他們當然也是代表了水皮的利益,水皮應該感謝他們,但是水皮知道這樣做出來的方案是很難做到公正的,因此也是很難得到賣方認可的。賣方不認可,賣方就不賣,賣方不愿賣,再好的方案,再多的補償也是水中月,夢中花。(20B7)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