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摩根財團三代間的權力順利更迭,比較形而上的解釋是:“父性崇拜”
□畢克雷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曾說,“一個機構是一個人影響力的延伸”。在銀行界,最能詮釋這句話的可能就是J.P.摩根。
1913年,當這位“華爾街上的拿破侖”于75歲辭世時,《華爾街日報》說:“這樣的人后無來者……拿破侖、俾斯麥等都無后來者。他們的權威不能永久持續下去。”這也是當時輿論的普遍看法:金融界最后一位泰坦巨人死了。
但30年后,當J.P.摩根的獨子、摩根財團的繼任掌舵者杰克·摩根也于75歲辭世時,《紐約時報》是這樣描述杰克:最后一位金融大亨。
今是而昨非?羅恩·徹諾所著的《摩根財團》給出的答案是:都正確。
這部曾獲1990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大部頭著作已被海外眾多論者視為金融領域的“必讀經典之作”。關于摩根財團如何影響美國工業、金融體系乃至整個西方經濟,已有不少論述,但徹諾對新公開的檔案的充分運用以及對人性的深度挖掘都使《摩根財團》的“史詩感”躍然紙上。
不過,徹諾無意重寫一部摩根財團(包括后來的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建富)的官方歷史,也無意只把目光投向金融業,而是要通過摩根王朝的興衰故事來折射整個資本主義在近現代演變的歷史。于是,19世紀晚期至1980年代間的與金融相關的重大經濟事件趨勢以及演變的邏輯關系,諸如國際融資(尤其是政府融資)的盛行、商人銀行的崛起及式微、重工業的勃興及與金融資本的融合、1907年和1929年兩次市場大崩潰、金本位的瓦解、聯邦儲備系統的建立以及大型企業力量的膨脹、分業經營體制的由來及現代金融業框架的最終確立等,都在《摩根財團》一書中得到非常清晰的論述。在描寫美國銀行業的眾多史傳性著作中,這可能是最有野心的一部了。
也正因此,通讀這本700多頁的大部頭,對許多時間不充裕的讀者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由于此書開頭部分的節奏有些緩慢,也容易讓一些讀者放棄。不過,隨著J.P.摩根與杰克·摩根的出場,徹諾對細節的專注以及生動而有節制的文筆很快便讓你欲罷不能。這使得發生在1857-1947年間的故事成了本書中最精彩的部分。
精彩背后的歷史邏輯在于這樣一個巨大的悖論:現代全球金融業的崛起讓打造它的銀行家們走下神壇:在J.P.摩根的時代,少數銀行家可以掌控著重工業和大公司,即便強國也要視他們為親密顧問;他們信奉非常嚴格卻又無明文可循的所謂“紳士銀行準則”,既是這個行業的運動員,也是裁判;他們是銀行危機發生時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終,像摩根這樣的財團由于過于強勢,以至沒有力量能對其進行控制,政府和大公司都要對其俯首乞憐。現在,一切則都反了過來。
基于此,當剛愎、暴躁的J.P.摩根去世、摩根財團也開始遭政府反壟斷調查之時,人們的確認為一個時代終結了。但在徹諾看來,讓摩根財團真正成為全球性的力量、在金融領域與各國央行和政府分享領導權的,正是曾蜷縮在老摩根生活角落的靦腆、笨拙的杰克·摩根。
杰克·摩根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正是徹諾著墨最多之處,但也是本書明顯的缺憾之處: J.P.摩根去世后,在合伙人羽翼已豐的情勢中,根基未穩的杰克是如何樹立自己的權威的?最終,合伙人致杰克的一封抗議信如何又演變成一場“宮庭政變”并促使摩根家族絕對統治地位的終結的?這兩個至關重要的轉變,徹諾都一筆帶過,缺乏有說服力的解釋。
但這并不能影響相關內容構成了本書最具人性化的部分。對于摩根財團三代間的權力更迭,徹諾給了一個比較形而上的解釋:“父性崇拜”。
J.P.摩根并不是赤手空拳打天下,而是帶有其父朱尼厄斯·斯潘塞·摩根——“倫敦最重要的鐵路銀行家”——很深的痕跡,與朱尼厄斯的關系是J.P.摩根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雖然J.P.摩根本性中已有嚴酷的沖動,但那種“對于成就事業的壓倒一切的欲望,過度的責任感、極其厭惡混亂無序”的品質,卻是嚴父使之更甚的。J.P.摩根在世時,杰克似乎從未走出其陰影。但在J.P.摩根死后,杰克并沒有選擇反叛,而是將自己的生活演化成對父親的怪異效忠行為。批評家一度把杰克諷刺為一個蒼白無力、行動緩慢的J.P.摩根的復制品,但最終,杰克把批評家愚弄了,他掌管的權力比其父的事業還要大,直至政府的強行干預。
因此,當你在書中看到“貪婪”這個因素竟然在徹諾對摩根財團的描述中缺席,也就不足為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