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億美元銀行注資出臺前后 經濟學家建言:
注資銀行要謹防“花錢沒買到機制”
本報記者 孫銘 北京報道
央行一份調研報告認為,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形成的原因中,由紅頭文件造成的占到29.2%,企業政策性關停并轉占8.5%,國有企業經營不善導致占到26.8%,地方政府不當干預占到10.1%,銀行自身經營不善占19.3%———國有銀行的不良貸款主要是由于政策性因素造成的,銀行事實上承擔了改革成本。
1月5日,一個普通的星期一,然而在北京成方街,央行辦公大樓內的氣氛卻有些異常。一些消息靈通的央行員工,已經提前預感到將有重大措施出臺。
下午,著名經濟學家李揚、樊綱、余永定、賈康、王廣謙、陳雨露、魏加寧、王君臨時接到通知趕赴央行,央行行長周小川向他們透露了一個重大決定———國家已經動用了45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注資中行和建行,請專家們就此事發表意見。
1月6日凌晨3時左右,新華社正式發布了國家將對中行和建行實行股份制改造并已經全部完成注資的消息。
外匯注資出臺前后
會上,央行有關人士介紹了這次注資行動的相關情況。在聽到國家動用450億美元注資銀行的消息后,參加央行會議的學者們大多感到突然,但仔細一想也在情理之中,只有個別學者似有思想準備。
知情人士指出,國家動用外匯儲備注資銀行的決定其實并不突然,這期間經歷了一個決定注資并最終選定動用外匯儲備進行注資的過程。
該人士說,新一屆中央領導上任以來,在金融改革領域的重大舉措之一就是成立了銀監會。與此同時,為化解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問題積累的巨大金融風險,有關部門曾研究了不少方案。
對于不良資產問題,央行在2002年下半年形成了一個調研報告并提交給決策層。報告認為,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形成的原因中,由紅頭文件造成的占到29.2%,企業政策性關停并轉占8.5%,國有企業經營不善導致占到2..8%,地方政府不當干預占到10.1%,銀行自身經營不善占19.3%。因此這個報告得出結論:國有銀行目前不良貸款主要是由于政策性因素造成的,銀行事實上承擔了改革成本。
2003年1月24日,在就職后的首次工作會議上,央行行長周小川就注資問題提出,“不良資產是來自于歷史遺留以及轉軌過程多年積累,與歷史上政策性貸款和政策性業務密切相關,如果靠提高增量的質量來漸進式提升資產質量,這樣一個過程將變得十分漫長,可能跟不上我們整體經濟對金融業的要求,還可能在提高金融資產質量及支持經濟就業增長這兩種目標之間會產生沖突。因此在這方面需要有新思路、新舉措”。
10月27日,周小川在出席二十國集團第五次財政部長及中央銀行行長會議后明確指出,中國下決心改革金融體系,降低不良資產,增加對銀行的注資。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決定注資銀行后,通過何種方式注資曾引起不小的爭論。發行國債?其他方式?……此時,曾作為一種學術觀點的外匯儲備注資方案進入了決策層的視線。最終,考慮到外匯儲備注資既不增加財政負擔,又增加了銀行的資本金,化解了金融風險,這一方案最終獲得決策層首肯。
專家關注“花錢買機制”
對外匯儲備注資銀行的方案,與會學者進行了仔細分析,認為無論是在法理上,還是在政策出臺的時機上,該方案都沒有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舉措,它可以化解中國經濟中存在的結構性風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魏加寧博士對此極為贊賞,“我國一方面有巨額的外匯儲備,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另一方面,我國金融體系中又存在著巨額不良資產和國有金融機構資本金不足的問題,這實際上是貶值的壓力。而通過將部分外匯儲備注資國有銀行,將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和貶值的壓力相對沖,可以達到維護金融體系穩定的目的。”
有學者指出,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不曾將外匯儲備用來注資銀行,而實際上境外已經有類似操作。日本央行曾購買商業銀行所持股票,香港動用外匯儲備組建盈富基金,亦與此類似。學者們認為,與其在發生金融危機時動用外匯儲備,不如提前將外匯儲備注資銀行,防止金融危機的發生。
在肯定外匯儲備注資方案“非常漂亮”的同時,專家們重點對銀行注資后的機制再造提出了建議。他們認為,能否實現“花錢買機制”的目標,將決定這次改革的成敗。
“這次改革的力度非常大,同時也有切實可行的辦法,這表明本屆政府的金融改革措施已經實質性起步。”魏加寧說,“但是注資以后能否買到機制才是核心問題,千萬不要像以前那樣,注資和剝離兩步走后卻沒有了下文。”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揚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他說,過去20年來,國有企業以及國有銀行一直是改革的重點,相關政策也不斷推出,如放權讓利、債轉股、貸改投等,有的是政策,有的是真金白銀,但都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這次掏出450億美元外匯儲備,又是真金白銀,我們要特別防范的就是:錢花出去,卻沒有買到好的機制。
圖:
在央行召集的討論會上,有經濟學家提請特別關注“花錢買機制”的效果問題劉言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