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SAP與ORACLE的旗鼓相當令人津津樂道;而當企業信息化概念花樣翻新時,SAP則一直埋頭于耕耘ERP。到今天,ERP依然是信息化的主流,而SAP則已大舉進入中小企業市場。“SAP”,對于喜歡短期效應的本土企業,究竟意味著什么?
SAP:通吃ERP市場
---專訪SAP公司全球業務部總裁李艾科
本刊記者王小燕
〖ORACLE,不是對手!〗
記者:你怎么看待你們的長期競爭對手,如ORACLE?
李艾科:(一臉驚詫)誰?
記者:ORACLE。
李艾科:你說誰?(全場在座,包括SAP大中國區總裁西曼在內,哄堂大笑。)
記者:這么說你不認為ORACLE是你們的競爭對手?
李艾科:曾經是。
記者:那現在不是了?
李艾科:他們自己公開承認的。幾個月前,ORACLE宣布對我們的另一個競爭對手——仁科(PeopleSoft)進行惡意收購,他們說如果不收購仁科,就無法與SAP競爭。這就意味著,只要沒有得到仁科,他們就不是我們的對手。符合邏輯吧?(再次哄堂大笑。)
這樣的對話似乎更像是ORACLE的CEO、特立獨行而又口無遮攔的拉里·埃里森的風格,可它偏偏出自以穩健和謹慎著稱的SAP公司高層。不過,李艾科畢竟不是拉里·埃里森,后者在幾年前就宣布了ERP的“死訊”而至今仍然沒能從這塊“已死”的市場突圍,而一門心思只吃ERP這塊蛋糕的SAP,在ORACLE的老家又打了個大勝仗:2003年第三季度在美國的軟件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大漲了54%(以不變匯率計),全球市場份額也增長了兩個百分點,達到57%,進一步鞏固了企業應用軟件全球老大的地位。傲視ORACLE也是有資本的。
SAP為什么這么專注于ERP?
〖ERP沒有過時〗
記者:今年在中國,關于ERP有很多爭論,有人說ERP已經過時了,也有人說ERP是針對制造業企業的,它并不適用于其它行業。
李艾科:讓我來告訴你ERP是什么。ERP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管理技術,它不是財務軟件,不是制造軟件,不是物流軟件,不是人力資源軟件,不是客戶關系管理軟件,不是供應商關系管理軟件……ERP是所有這些軟件的總和。這就像人的身體,你會說你的肝臟是獨立于你的大腦而存在嗎?同樣,一個企業也是一個有生命的身體,一個功能不能獨立于另一個功能而存在。所有的功能是共同工作的。
事實上,ERP是很有柔性的,它在過去的10年間也在不斷變化,以適應現實的需要。SAP的ERP產品有23個行業解決方案,完全可以適應不同的產業特性和行業需求。今天我們銷售收入的48%是來自于服務業,我們的客戶還包括中央政府機構、地方行政機關以及醫院等。在過去的8個月內,我們在中國就與5家銀行以及1家保險公司簽訂了合同。
記者:Gartner Group前不久提出了RTE(實時企業)的概念。
李艾科:RTE并不是一個新的理念,充其量只是一個新的叫法而已。實時企業需要實時系統,實時系統就是ERP。SAP三十年來所做的,就是RTE。
記者:ERP實施的成功率低一直是企業和媒體共同關注的問題。
李艾科:我不知道這個結論是如何得出來的。
(西曼補充:根據清華大學所做的一項獨立研究,在使用SAP產品的企業中,80%實施得非常好,19%一般。也就是說,我們有99%的成功率。)
2003年的中國ERP市場,概念炒作達到了一個高潮,有的媒體記者一天連趕數場IT廠商的新聞發布會,回到家里時早就被這些陌生的“新理念”搞得暈頭轉向。SAP卻從不見有什么動靜,說它死板也好,說它反應慢也好,反正據IDC的統計,截至2003年6月,SAP在中國ERP市場的份額比其最大的5家競爭對手的總和還要多!
那么中國市場究竟對SAP意味著什么?
〖來了,就絕不回頭〗
記者:您曾經負責過SAP在美國和歐洲的業務,SAP的中國市場與歐美市場有什么不同?
李艾科:在歐美,實時企業的概念用了20年時間才被接受,而在中國,由于互聯網和手機等現代通訊手段的快速發展,人們只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就接受了這一概念,其變化的速度要比歐美快得多。而且,中國企業的CEO們對于實時企業非常感興趣,這在其它國家都是很少見的。正因為如此,中國企業的理念是非常先進的。
記者:SAP如何定位其中國市場戰略?這種定位是否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化?
李艾科:我們是9年前抱著成為第一的想法來到中國的,事實上我們從那時起就制定了戰略,至今仍在按照這個戰略運作。當你進入一個市場時,你不能要求當地的經營團隊在短時間內制造奇跡,但你可以要求他們成為當地最佳。我們看重的是長期的表現,而不是每個季度的報表,一旦我們進入一個市場,我們就絕不回頭,我們一旦有了一個客戶,我們就要為他一直服務下去。
目前SAP增長最快的地區除了美國外,就是亞太地區。日本現在是我們在亞洲銷售最高的國家,而中國對我們來說越來越重要,正在成為亞太地區的巨大收入來源。我希望3~4年后,我們有機會再次接受你的采訪,希望那時能夠告訴你,中國已成為我們全球收入的前三名或前五名。
作為SAP公司全球業務部總裁,李艾科坐在這里接受我們采訪這件事本身,就說明了中國市場的地位。他此次來華是為了會見盡可能多的重要客戶,以前極少來華的他,今后將每6個月對中國作一次相同目的的旅行。中國市場地位的提高必然有業績作支持,而這正是陪同接受采訪的SAP大中國區總裁西曼引以為豪的地方:2003年第三季度,SAP在中國的授權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86%,除了中小企業解決方案受到青睞外,還與中國電信、招商銀行、上海賽科石化、沈陽金杯汽車及浪潮集團等大型企業簽訂了重要合同。
大企業的生意做得越來越好了,中小企業呢?
〖大小通吃〗
記者:盡管SAP在整體ERP市場份額領先,但在中小企業市場,中國本土廠商依然很有優勢。
李艾科:的確如此。但我們正在開拓這一市場。從9月份我們面向中小型企業的全面解決方案Business One正式銷售以來,我們在30天內有了30家客戶。
記者:但是你們會面臨激烈的競爭。
李艾科:我們喜歡競爭。
記者:怎么能夠保證贏得競爭呢?
李艾科:我們要做得更好。
記者:怎么能做得更好?
李艾科:中小企業市場不是中國特有的,全世界都有,對這樣的市場我們有很多經驗。而軟件行業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的行業,隨著技術的革新和業務的革新,你必須不斷大量投資來制造世界級的軟件。我相信,中國的企業想要的是世界級的軟件。而要成為世界級,你必須在全球范圍內競爭。如果你只在中國做業務,你的發展就會受到很多局限。
此外,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把全球最優秀的大企業的經驗與智慧,帶給中國本地企業。
記者:不過中國本土IT廠商都說,中國市場很獨特,有很多中國特色。
李艾科:沒錯。但是ERP產品80%是行業差異,剩下的20%是企業差異或市場差異。這就像航天飛行,中國的載人飛船上太空了,祝賀你們。但是,你們使用的航天技術是中國獨有的嗎?不能這么說。大部分的技術是世界通用的,但你們的成本更便宜,這是你們中國的專利。這同樣是80%與20%的關系。我們已經有了80%,只需要再加上20%就可以了。可我們的中國對手們只有20%,他們需要加上80%。
進入中國市場的前幾年,SAP實行了所謂“燈塔計劃”,即集中資源將各行業的龍頭企業發展為自己的客戶,以這種方式來拓展自己的影響力,培育市場。在取得成效之后,他們又將眼光轉向了中小企業。SAP大中國區執行副總裁黃驍儉說過:“做大企業的訂單,金額與利潤率頂上幾百個中小企業的單;但反過來,拿到中低端市場的幾百個單可能比拿一個大單相對容易些,因為畢竟中國絕大多數企業還是中小企業。”為此,他們在這部分市場下了不少力氣,像SAP的Business One中文版,企業可以在一周內完成安裝和運行,并且在企業規模擴大以后,無縫升級到mySAP All-in-One和mySAP商務套件,為企業從小到大的成長提供了全程匹配的產品。
可是,盡管SAP對自己的實力毫不懷疑,但低端市場畢竟是國內IT廠商的傳統根據地,它們也有不可忽視的優勢,例如:渠道。那么,SAP又會如何彌補自己這一明顯的弱點?
〖渠道“反擊”〗
記者:渠道一直是你們的弱項。你們在這方面如何進行開拓?
李艾科:我們的經營哲學是:與我們的客戶及合作伙伴建立公平的關系。我們知道,如果不能為客戶與合作伙伴提供足夠的價值,我們不會有任何生意可做。我們要讓他們得到很多的利潤。
記者:Business One是否意味著你們在中國的戰略重點已經轉向了中小企業?
李艾科:不。我們是把中小企業加入了我們在中國的戰略內容之中。對于我們來說,中小企業和大企業同樣重要。
記者:你們希望把渠道銷售做到什么程度?
李艾科:現在SAP全球一年的銷售收入為85億美元,其中的25億美元來自于軟件銷售。我們希望在今后幾年內,渠道銷售占到軟件銷售額的50%。
SAP其實早就清楚自己的軟肋,正因為如此,一向采用直銷方式的他們,在推行Business One時就完全是通過渠道銷售,也就是說,用戶只能在SAP的渠道合作伙伴那里購買產品,而不能直接從SAP購買。目前SAP發展的合作伙伴,都是在特定行業具有多年的經驗和穩定的客戶的企業,它們有能力為中小企業進行實施咨詢、系統維護,以及對SAP產品進行增值開發的能力。對于這些合作伙伴,SAP采取了許多措施促進它們的發展,包括:讓利、人員培訓、在商業模式上取長補短、對渠道伙伴進行市場投入方面的支持,以及幫助渠道伙伴完善售前售后服務等。此外,在SAP的指導下,渠道總代理還可以招募二級代理商,以便能迅速建立一個全國性的高素質的渠道體系。
盡管SAP的渠道培養只是一個開端,但以現在合作伙伴的發展速度和客戶的簽約勢頭,將來它會拿走多大的蛋糕?恐怕誰也不敢低估。
但是,在中國這樣一個隨意性很強的國家,德國企業的刻板會不會影響他們的發展速度?
〖不再“德國”〗
記者: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德國公司做生意是保守而低調的。這種特點是否阻礙了SAP的營銷與發展?
李艾科:(與西曼對視數秒,兩人會心而笑)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其實我并不覺得SAP是一個德國公司。我們的董事會里有一個以色列人,一個澳大利亞人,一個新西蘭人,一個美國人,還有半個法國人,那就是我。我們是一個全球性公司。
不過,我們保持了德國公司的優點,例如:長期的計劃性、優秀的產品設計——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能取得99%的ERP實施成功率的原因。是的,我們很低調,這是因為SAP品牌已經非常有名了。根據《商業周刊》2003年的全球品牌排行,SAP是惟一的一個品牌價值上升的IT品牌。而更重要的,是我們總是先做后說,這讓我們贏得了顧客的尊敬,于是顧客會替我們去宣傳。
除了這些之外,我們并不“很德國”。
喜歡德國的人,會說德國人嚴謹可靠;不喜歡德國的人,會說德國人呆板乏味。然而,記者采訪過的一位老總級人物曾經說過:“你看德國哪一個企業在中國做失敗了?大眾、西門子、拜耳、博世、麥德龍、SAP……沒有!”這話可能說得過于絕對,但它反映了一個事實,就是做事踏實認真的德國人,的確在不事張揚之中取得了出色的經營業績。據說西曼常說一句中國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SAP這個結合了德國的穩重和IT企業創造性的榜樣,應該能讓我們很多浮躁的中國企業學習很久。□
責任編輯:孔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