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有鑒于2004年1月1日內地與港澳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協議(CEPA)生效實施,為推動兩地經貿交流更加順暢發展,由中國貿促會與香港投資推廣署、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共同舉辦的“CEPA香港澳門(內地)推廣周”系列活動將在1-2月份分別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巡回舉行。作為“推廣周”的第一站,北京在2004年1月7日-8日率先啟動“內地與港澳經貿合作發展研討會”和“推廣周”展覽展示會。新浪財經現場圖文直播本次會議。
以下為會議實錄:
主持人:
各位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這一節內地與港澳IT高成長科技論壇現在開始,我們請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經濟信息部部長于曉東先生主持這次論壇的會議。現在請于部長。于曉東:
我有幸給大家主持今天上午的論壇,下面我介紹今天論壇演講的第一位嘉賓是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政策體改司的司長張景安先生。
張景安先生曾經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央黨校攻讀經濟學研究生,并且到香港法國和美國參加工商管理進修和培訓,70年代末在發展發起研究人才學,多年來從事經濟學、經濟管理、科技政策、體制改革、法律規劃、科技人才、風險投資、高科技產業化等方面的研究,發表過兩百多篇論文,現在他還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廣州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海南熱帶農業大學的兼職教授或者是研究員。張司長在關于CEPA的研究和談判過程中也代表中央政府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歡迎張司長為我們演講。張景安:
很高興能夠參加今天的研討會,女士們、先生們,我們香港澳門的同胞,今天這個會議我覺得非常有意義,香港、澳門的推廣周和經貿的進一步合作,這不僅是關系到香港澳門,也對整個中國的發展來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在講之前有兩點要聲明,第一點,現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投資貿易自由化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當中比較引起全世界矚目的有兩點,一個與亞洲的合作和東盟的合作,許多世界的有識之士都看重、看好亞洲的合作,而亞洲合作的基礎也就是中國是舉足輕重的角色,中國的角色是大中國的角色。包括內地、香港、澳門甚至臺灣,這是一個發展的趨勢,是21世紀發展的趨勢。經濟的全球化、區域經濟的一體化許多人都認為首先是中國經濟圈的發展,而這個經濟圈的發展對于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極為重要,這些地域的交流、發展、高層次的互動和互補是這個時代的一個主旋律。最近中國政府采取了與香港、澳門更緊密的合作。這一方面是香港國內的經濟發展需要,更重要也是應對全球化的需要。所以推廣周非常有意義。
第二點非常有意義的,我對香港、澳門這個問題比較關心,我1988年到1992年受中國政府的委派到香港參與中國政府香港基本法的起草,我參與執筆,最后通過,跟香港同胞一起起草基本法。我做了一點研究,中國改革開放,尤其是前幾年,香港的窗口和橋梁的角色對中國政府的改革開放起了非常偉大的作用。我們永遠不能忘記如果沒有香港的角色就不會有深圳,也不會有珠江三角洲今天的速度。所以我在香港曾經講過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在困難的時候,在改革開放最初期保守封閉的時候,香港這個角色對中國走向世界,尤其是對中國深圳、珠海,對中國珠江三角洲加快它的改革開放的步伐,所起的不可替代的、非常光輝的角色作用,今天通過改革開放發展起來了,我們更應該記得香港作出的貢獻。實際上香港同胞一直在爭論,我也有很多朋友,他們也跟我說國內發展起來,香港怎么樣,我曾經發表了一篇文章香港的角色永遠不會變。澳門也有很多的特色,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國內所沒有的,是不可替代的角色,香港是自由港,這個角色與特色在世界經濟中所扮演的角色,美國、日本、法國、歐盟都沒有這樣的特點。它獨具特色會永遠在世界經濟中發揮它的作用。而中國經濟的發展永遠離不開這個窗口和橋梁。我也參加中國政府對港澳所有政策大政方針的起草討論,這么多年來每次都參加,大家都是共識。最近黨中央和國務院做出了更進一步密切關系的一系列的舉措,包括自由行、免費還有開放浦東機場,還有好多沒有公布的。這些重要的舉措必然會既帶動香港又帶動內地。下一步我們建議,比如說香港的交通管理,杭州的管理是不是可以用香港的交通管理來管,中央也處理了以國家副主席為首的領導小組,采取了很多措施在促進發展,這是我們應對經濟全球化的必然措施。
我想這樣的措施,和香港、澳門和我們共同經濟發展的參與,對中國有利,對我們應對新的時代的競爭,對于中國的崛起,對于我們回歸之后香港、澳門持續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借鑒。我始終堅信中國人管香港肯定能管得好,困難都是暫時的。現在我們所遇到的困難、遇到的難題比我們原來預測的都要上。比如我們曾經想可能會有一些動蕩,當時我最擔心的治安問題都沒有。還有很多的問題,比如說基礎的東西,現在都沒有大的變化,我覺得這些眼前的問題都是可以克服的,而且明天會更輝煌。
今天主要是關于IT高成長科技企業,這是當今世界高科技發展主導的產業,在這個高科技的時代,最大的生產力是來自與IT和互聯網帶來的競爭力,中國政府也非常重視這個產業的發展。中國政府已經把走新興十六大、走新興工業化的道路,在十六大之前黨中央國務院已經確定的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實際上這個方面我們這幾年發展的相當快,其中有兩個問題,一方面從總的數量來說發展的相當快。我也參與18號文件的起草了,其中有一個互聯網園區協會,我是會長,每年也開一個大會,發展也是相當快的。從中國來說,自己的速度發展相當快,我們的數量、產值都比印度高得多。因為中國整個互聯網、整個信息在整個工業中在緩緩發展,由信息、網絡、IT業帶動整個網絡的發展。比如說電子政務、企業信息化、整個制造業嵌入式軟件制造業的程度,我今天可以給大家報告一點,中國的嵌入式軟件在未來三到五年可能會有一個巨大的發展,在世界上能走在前面。這是有根據的,一個是嵌入式軟件,還有一個是通訊技術軟件。中國通信發展的很快。為什么發展的快呢?因為中國電話少,或者是沒電話。在北京改革開放初期除了高干家才有電話,一般家不會有電話的。我們上大學的時候誰家有電話的話肯定是高干,大家刮目相看。現在全國幾億部電話都是新裝的,所以信息產業在中國是發展最快的,所有信息產業都是賺錢的。前幾年安一個電話幾千塊錢,但是這十幾年、二十年一發展,唯一在程控電話方面走在前面。但是這幾年中國在通訊方面,這個企業發展以后也賺了很多錢,有些公司也起來了,這一部分的軟件我們大概有一個數字。信息軟件有相當的一支隊伍,也有管理隊伍,大概有七年左右信息軟件的公司也有一個數字,都是很客觀的數字。所以嵌入式軟件和信息技術軟件在三五年之內會有一個很大的發展。現在大概去年400多億的銷售收入這兩個占了一半,而且質量好。
還有一個問題但是我們又比較差,我們跟印度的差距在哪里?印度出口軟件是幾十億美金,我們就兩億,還算的不太準。連續五年,每年在中國前十幾位軟件公司老板,用友、金蝶等等都跟我去,基本上拿不到什么訂單,這就是跟印度有差距。一兩億軟件公司跟美國拿定單、做合同的都是香港人,編程序的是我們這里的人。所以訂單是有爭論的,但是這個關不過不行。訂單拿了以后再創新。我一致認為中國包括IT的發展是引進再創新,拿到訂單再創新。
我們拿不到訂單主要是幾個問題,印度比較模塊化了,訂單一到了,一個禮拜就給。我們是單練,從頭到尾做,速度沒人家的快。第二印度不盜版,對我們的知識產權有顧慮,這是一個誤解。我們現在基本上已經克服了。前幾年有盜版,但是這幾年發展非常快。第三我們跟印度比,他們對話修改的就是好,我們有時候理解力差、修改力差。再一個還是質量不過硬,我還一個水平問題。但是這個問題我估計有幾年也可以逐步再解決了。這也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事實。很多企業想拿到訂單,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國內有市場,他還可以賺到錢,所以壓力不是很大。不像印度,印度的軟件公司國內基本上沒有市場,主要靠外包。這里面是很復雜的過程,我們也在摸索中國IT產業如何能夠發展。
對于IT產業我今天介紹幾個政策,第一個就是對發展IT和企業高端增長有幾個政策,一個是18號文件,是中國政府推進軟件和集成電路設計的一個政策性的文件,這里面有很多規定,包括免稅、降稅,原來把16%降到3%,等等一系列的規定。這個規定我需要介紹一點,這是中國政府所有的文件第一次把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一視同仁。并沒有51%的控股限制,這個文件已經一年多了,可能有的地方執行的不太好,因為軟件要認定了以后才能弄,這可能有些麻煩。但是具體的問題現在已經得到了基本的解決。第二也是促進軟件高技術企業增長的國務院8號文件,美國有一個"拜讀"法案,是美國上個世紀80年代公布的,規定公共財政投資的國家科技項目形成的知識產權歸研究者本人。正因為美國這個"拜讀"法案的出現,使得美國大學研究機構的專利增加了幾十倍,持續十幾年美國高科技的創新,他們寄希望于兩個一個是"拜讀"法案,一個是知識產權的法案,所以很多國家都修改了這個政策。中國公共財政投資的國家項目也有授權實施,就是承擔者可以買賣。中國的863、973項目,去年是440億國家財政投資科研項目,知識產權是他的,這也是投資高新技術企業、投資IT企業的一個發展,所以本身有這個權利。
還有一個文件是關于高新技術企業股權激勵的文件,這個文件也與你們有關系,現在這些高新技術企業形成的知識產權既是國有的,形成的知識產權在近三年的利潤里面的利潤35%可以量化給這些高管人員,可以有三種辦法,一種是股權獎勵,第二是折價購股,第三技術折股。
最后一點是關于資本市場的,現在包括我們軟件企業、高新技術企業、IT企業的高速增長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資本市場,就是創業板二板沒有出來,不長的一段時間這個問題可以解決。另外不上市企業的股權交易的規定國務院也會制定新的辦法。這些都能為中國發展有一個巨大的推動。
中國已經確定的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信息化的基本戰略,中國政府和IT界、IT企業都有一個共識,中國絕不能錯過信息化和網絡化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這也寄希望于香港、澳門和國內的合作,用你們的優勢和國內的人才優勢,用香港的市場優勢、管理優勢,現在我們管的比香港差得很大。原來說從香港引進來高科技企業,一直做的是一般。中國有兩千萬的科技人員,巨大的人才優勢和香港的市場優勢,共同來合作,為開創IT發展燦爛的明天。
我再一次祝賀香港同胞,因為IT界來了很多人,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完全用香港自由市場化來引導中國高科技企業,一定會為我們增添新的活力,來共同開辟一個高科技發展、IT發展的美好前景,我們對這個充滿信心。三年以后中國IT業一定會大放異彩。謝謝。于曉東:
謝謝張司長,下面歡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電訊暨咨詢科技辦公室主任陶永強先生做演講。陶永強: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自據年10月17號在澳門簽署了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簡稱CEPA以來,澳門政府和澳門企業都已經非常細致地作出了配合和探討。這次研討會和推廣周在北京舉行,僅就澳門在電信方面的發展情況作出簡單的介紹,希望國內業界能夠對我們這方面做一些了解。因為CEPA簽署是雙向的,所以這次我過來對澳門電信發展的一些新情況跟大家做一下探討。
首先我先談一談澳門在回歸前在電信方面發展的情況,澳門是在1999年12月20號回歸我們祖國的,在1981年以前,澳門所有的公共電信業務都是由政府的,由于咨詢的缺乏和時代的改變,當時的網絡也沒有辦法迎合這個發展,所以在1981年的時候澳門政府就決定把公共電信服務私有化,在簽署了《澳門公共電信服務特許合同》,并在當年成立澳門電信有限公司,我們簡稱CTM。1981年簽署特許合同的時候是給這個公司20年專營的空間也就是到2001年。在1998年的時候,隨著市場的發展,出現了兩個衛生電視廣播業務的牌照,一個是基建方面的建設,另外一個是服務的。在99年的時候有兩個主要的發展,因為99年要回歸了,舊的專營和約在2001年底的時候也結束了,就簽署了一個修訂關于《澳門公共電信服務特許合同》的修訂,在修訂里面隨著市場的發展,有一部分業務開始開放。互聯網的業務還有一些增值服務的業務也開始開放。專營部分主要是固網業務,固定數據業務還是保持專營,到2011年。在99年的時候還有另外一個特許合同,簽署的是澳門有限電視,也是一個專營服務,專營期是15年。
澳門回歸以后在電信方面的改變有哪些呢?隨著電信服務特許合同的改變,政府也決定提前開放電信業務,主要是移 動電話業務,所以在2000年6月30日的時候把以前管理電信服務的郵電局分開來管,一個是成立現在電信暨咨詢科技發展辦公室,另外就是把郵政部分分出來,成立郵政局。在同日,鋼外公布流動電信市場開放,并開始接受申請。
到2001年3月份發了兩個臨時牌照,一個是給和記電話澳門有限公司,和數碼通流動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在01年8月份三家公司已經達成了網絡互連的協議,新的運營商也開始提供服務了。到01年12月份號碼可攜協議也達成協議,到02年7月份因為新的管理法律已經出臺,所以有條件發放牌照,02年7月份就發了三個有效期為8年的批照,機遇CTM、和記、數碼通。02年10月份也發出了虛擬流動網絡經營者許可,給了廣星傳訊有限公司。
我們比較一下在市場開放前后在流動電話用戶方面的數字,在2001年7月份澳門移 動電話業務總數大概是16萬左右,到2003年10月份用戶數目已經超過33萬8千,開放兩年以來基本上人數是多了一輩,澳門現在人口大概是44萬。在2000年10月份澳門也開放了互聯網的市場,澳門有15家公司獲發牌照。
有關其他咨詢科技領域的發展也做一些簡單的介紹,澳門現在在發智能卡身份證,電子政府計劃也在發展之中,因為澳門希望借助電子政府的推廣能夠使政府的工作比較有效率,透明度也比較高,所以推出了電子政府計劃,另外在郵政局也推出的核證機構。
澳門特區政府在電信方面的政策有哪些的?在2000年的時候我們才開始開放這個市場,在法律方面還有一些工作要做。雖然在步伐方面走的快,但是還有一些工作沒有完成,所以完善法律方面的領域還在做。在開放方面還要投一些力度;同時開放市場以后,也要建立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在市場推展方面主要是協助推廣這個市場,還有新的服務推出。另外是電信使用者方面的一些應有權益,包括價錢、服務質量、運營商的選擇權方面。另外以先進的電信咨詢科技基礎設施支持其他行業的發展。大家知道澳門主要靠的是旅游,但是在旅游里面有很多發展基本上也是靠咨詢科技方面的知識,在這方面我們也是從這個角度看這個發展。融入國際區域的發展,澳門本身是歐洲ETSI準會員,還有在其他一些團體里面也是有自己的產品,包括IT里面的一些活動,在這方面主要是吸收國際的一些發展經驗。另外是協助業界向外尋找商機,其中比較好的例子就是現在CEPA的安排。
在CEPA的框架里面我們辦公室主要是讓業界更清楚了解電信正式服務方面的范圍,本身澳門的業界能夠根據本身實施的情況作出妥善安排,也希望借著一些推廣機會讓國內對澳門的情況更了解。包括這兩方面的融合。
我的發言到此為止,謝謝。于曉東:
謝謝陶永強先生。下一位發言者是香港貿發局中國貿易咨詢委員會委員潤迅通信國際有限公司主席、香港互聯網暨通信業聯會主席侯東迎先生。侯東迎:
大家好,很感謝主辦單位大會組織這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香港貿易貿發局還有澳門貿易投資局給我這樣一個機會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香港電信業界對于CEPA如何跟內地相互的合作來促進電信業發展的機會。因為今天這個會通知我的比較晚,我當時在國外又在放假,所以沒有做很好的準備,所以我就這里講一講,沒有PPT。非常抱歉。
我想今天在座的有很多內地的同行或者是朋友,我向在講關于CEPA之前先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香港電信市場的基本情況。香港的電信市場從1983年開始開放,最早的時候在固網終端像電話機、小交換機這方面開始開放。在80年代從移 動電話市場引進香港開始,移 動電話就是一個競爭的局面,最早香港已經有幾家運營商了,隨著全球電信市場的開放,香港電信市場的開放一直是走在世界的前面,移 動電話是比較早開放的。到90年代,固網也開放了,最早的時候是有四個運營商,到90年代末期國際電信業務,香港政府跟原來專營商就是香港電信簽署了一個協議,提前把專營權收回,也對外開放。到2003年1月1號香港所有電信業務都已經全面地開放了,包括固網、移 動電話、國際通訊,無論是基礎電信業務還是增殖電信業務全部都對外開放了。除了一些跟資源有關的比如像跟頻率有關的業務,由于受到頻率的限制,牌照的數量有所限制外,所有電信業務現在是牌照業務不限的,包括固網。香港現在任何人有興趣投資的話,固網也可以申請,沒有牌照的限制。
通過20年的開放,應該說香港電信業是非常繁榮的,香港現在無線移 動電話占有率已經超過90%,運營商也很多。這幾年由于世界經濟,包括金融風暴以后,包括互聯網熱潮破滅以后電信業受到一定的沖擊,但是盡管是這樣的經營者越來越多。而且隨著電信業開放以后很多新型中小企業跟電信業務、跟增值業務有關的中小企業蓬勃發展。所以香港現在跟IT、跟電信有關的中小企業很多。他們很多是專注在增值電信服務或者是很專注的服務上面都能夠做得更好。我想這次中國政府跟香港特區政府能夠在這次CEPA協定里面包括電信行業,雖然從電信業界來看這次CEPA里面開放的范圍覺得還是比較窄一點,但是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因為過去電信業界對于如何能夠進入到內地市場確實是感覺有很多的困難,這一次CEPA確實是給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而且原來CEPA在去年6月底、7月初簽署的時候,實際上在服務貿易這一塊只有十幾個行業,沒有電信業界,到9月底正式簽署的時候,能夠把電信業界加進來,在這一塊電信業界還是覺得是很鼓舞的。
我剛才講到了,隨著香港電信市場的開放,有很多中小企業,而且由于開放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在香港電信運營業增值電信服務的企業來說,對于如何在開放市場里面運作,如何在開放市場里面去發展是有很多經驗的。應該說由于競爭比較激烈,所以如何滿足市場的需要、如何滿足客戶各種各樣的個性化的需求,在這些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而且有很多是很成功、很有效的。但是香港對于業界來說也有一個困難就是市場相對來說比較小,因為香港的常住人口現在是七百多萬,開放了以后無論哪一個電信服務都至少有四五個運營商,有一些是增值電信服務的話就更多了。在這樣一個小的市場環境里面要容納這么多經營者,特別是一些基礎電信業務由于投資也比較大,這方面困難也比較多。大家感覺通過簽署CEPA的安排,可以給業界一個機會能夠跟內地同行們合作,進入到中國內地這么大的一個市場,這對香港業界來說確實是有一個很好的前景。
下一步如何跟內地業界能夠進一步交流,如何把香港業界在過去十幾、二十年競爭環境當中所積累的各種各樣的經驗,無論從管理、市場推廣、開發通信服務產品這些方面大家有合作,我們相信這一塊對香港今后電信業界的前景大家感到是非常鼓舞的。
但是也要看到電信經營環境在內地跟香港還是有很大的區別,因為我們也知道中國電信市場真正開放是從90年代開始,而且從現在這種競爭格局也是從上一屆政府信息產業部成立以后,中國電信運營商分拆、改革,現在還是在這個過程之中。在這個過程當中目前來說主要還是在幾個大的運營商之間的格局,我們感覺在下一步可能還需要有進一步開放的情況,特別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在電信業里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也有待于發展。另外在電信監管、電信法規方面也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像內地電信法還沒有正式出臺,這些都對CEPA以后,或者是WTO開放以后,外資進入中國的電信領域有很多工作是需要做的。
在這些方面,作為香港業界也有很多經驗或者教訓是可以跟內地同行、政府多交流,可以共同通過CEPA安排過程當中多出點主意,大家共同研究如何把中國內地電信市場、電信行業進一步開放,進一步跟國際全球電信業的經營環境接軌。這是我想給大家介紹的香港電信業的情況。
在CEPA方面,雖然香港電信業是在CEPA后面加進去的,剛開始在7月份簽的時候只有17個行業,但是到9月份簽署的時候又增加了電信行業,但是真正實施反而是最到的,電信10月1號就可以開始了,其他行業都是在今年1月1號,所以電信業在過去三個月已經是先行一步了。我在這里也簡單跟大家說一說業界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因為來的很快,也很突然,9月份通知我們的,10月1號就開始了,所以真正啟動也是在10月中旬,由香港特區政府和信息產業部共動舉辦了一個業界政策說明會,香港業界有40多人,雖然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報名大概有五六十個人,但是后來兩地政府說人太多了,接納不下,所以后來就限定每個公司只能去一個人,后來是四十多人。大約在10月11、12號到北京來搞了一次業界政策說明會,讓業界了解的在CEPA安排下,作為業界進入到內地電信市場開放的這五項增值電信業務具體是什么內容,它的申請手續以及接受管理的條例,這些方面大家都搞清楚了。同時在那一天,作為香港協會還跟內地通信協會、企業協會搞了一個跟內地同行們的研討會,大家認識、見面。內地也是大概只有一個禮拜的通知,不光是北京,在上海、廣東也來了不少的企業,而且我感覺里面中小企業比較多,也來了四十多人。那天晚上大家是一起吃個便飯,認識一下。也感到內地這些企業對CEPA,對如何跟香港的業界合作非常感興趣,而且很多CEO都是從外地飛過來跟大家一起見面的。這是我們搞的第一個這樣的活動。
之后就有香港的公司開始申請香港資格證書,因為按照CEPA的安排,香港的業界要通過CEPA安排進入內地通信市場要滿足一些基本條件,比如說它應該是香港公司,要有三年運營歷史,還有稅、雇傭香港的人員等等這些規定。要滿足這些規定香港業界要去申請一個資格證書,過去這幾個月政府規定已經有五個公司正式申請了,得到證明的已經有兩家公司。據我所知業界還有很多在準備的,業界對這個反應是比較熱烈的。包括最近香港立法會的會員加上業界的代表、學術界的代表還提出要建立珠江三角洲電信特區的建議,都是在CEPA安排以后出來的一些想法。這三個月以來,業界和CEPA的安排情況大概是這樣的。
我昨天也問了信息產業部的一些官員,有沒有正式的香港已經開始申請通過CEPA進行合作的,到目前為止應該說還沒有。但是我想在下一步很快會過來的。在這里我也想談一談香港業界對于CEPA下一步怎么發展,也有一些建議。
這些建議也是業界在今年初想組織一些團體、代表到北京來,其中一個是CEPA安排也按照WTO的規定,香港的企業在參與內地增值電信業務允許開放這五項電信業務里面,允許外資,也就是香港公司進來參與的程度,股份的比例是不能超過50%的。在這一點上香港業界一直反映是比較強烈的,為什么會提出這個問題了?特別是一些增值電信業務往往都是一些知識產權、一些創意,大家覺得如果沒有一個控制性的股權的話,對創意者或者是知識產權的擁有者大家是覺得有一些困難。所以在這方面香港業界跟兩地政府都有反應,意思是能不能夠在WTO的安排下能夠有進一步的,對于香港企業通過CEPA的安排,能夠有進一步的優惠,比如說可以超過50%控股的可能性。這主要是從知識產權、從如何保護創意等等方面提出的建議。
第二,香港業界也希望能夠跟內地業界增加交流。香港電信市場開放的比較早,在這些方面對經營環境有很多經驗,也有很多教訓,希望內容跟內地的業界建立正式的聯席會議的制度,大家能夠有定期的交流,能夠把兩地在電信法規、電信管理以及電信市場環境等等通過各方面的交流,增強兩地業界的相互了解,進一步為下一步電信市場的開放和繁榮多出主意。
第三點也跟兩地政府做了很多交流,大家也希望能夠在申請工作在CEPA方面能夠簡化手續。剛才我講到香港申請資格證明書有五家正式提出了申請,只有兩家得到了批準,還有一些業界正在提出申請。為什么在三個月里批準的只有兩家,還有一些想申請的還沒有正式申請,我們感覺其中是申請手續,特別是文件上面的要求還是比較復雜。據我所知,現在批準下來的這兩家他們的比較簡單,因為這兩家公司都是香港注冊的公司,第二這兩家公司的牌照在過去三年里沒有做過任何變動,所以很簡單。但是香港的公司由于過去經營環境以及市場環境的變化,它的架構、牌照持有的情況是經常變動的。比如說香港有很多上市公司他們的注冊地往往不在香港,比如是其他地方。第二種情況是由于過去,特別是這兩年在科網股爆破的時候,有很多股權結構,網絡在科網的時候是跟其他人和股,或者是有一些創投資基金進來,或者是放在上市公司里面希望能夠有很大的增長,科網股掉了以后要重組,有些可能是從上市公司里剝離出去,有些轉到另外的公司里,但實際上真正的運作這還是這一批人,在這種情況下要申請到資格許可的話非常困難,要做很多工作,花費也比較大。所以到現在為止很多公司過不了這一關也是這個問題。所以兩地政府要協調看如何簡化這些手續。我相信下一步香港業界在拿到資格證書以后,在內地能夠找到合作伙伴,再跟內地政府申請和提出利用CEPA這個安排進入內地市場的話,可能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業界也希望能夠跟政府這在方面多交流、多溝通,希望在這方面也能夠多簡化,使業界能夠盡快地通過CEPA的安排真真正正地建立自己的企業、真正地把業務開展起來。
最后一點,業界也希望兩地能夠政府設立跟CEPA安排有關的,而且專門針對電信業界常設的機構,一個方面能夠了解業界的訴求,另一方面也能夠協調兩地實施CEPA的業界進程。更希望有這樣一個機構能夠加大力度在處理申訴、協調這方面能夠有更大的執行權利。
講完了,最后還是非常感謝有這樣一個機會,而且我們也感覺香港業界也覺得通過這樣的安排為香港業界進入內地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在這里也感謝大家。于曉東:
下面請香港科技園企業擴展及科技支援副總裁張樹榮先生給我們演講。張樹榮:
很高興來到這里介紹香港科技園跟國內高科技合作。首先簡單介紹一下香港科技園,我們希望香港成為國際首屈一指的創新科技發展中心,以及高增值和技術密集型的制造與服務業的樞紐,重點是電子、生物科技、精密工程、咨詢科技跟電訊。提供優質基建及支援設施,香港政府準備在十年之內花120億港幣成立香港科學園,我們目前已經花了10幾個億了。目前在科技園里面大概有92家公司,另外也跟大學、研發機構合作。
香港科技園其實是香港政府成立的法定機構,一個是科技中心,主要是科技創業培育計劃,科培計劃。第二是香港科學園,就是在九龍塘,也有工業園,就是在大浦,有三個工業區是給生產用的。科技中心主要是為了培育新的科技公司,有很多不同的優惠,時間的關系我就不詳細介紹了,你們會后可以看。我們給租金優惠、工業技術方面的幫助、幫我們找大學教授、工業方面的專才來幫我們的工作,還有法律上的支援,如果要做市場推廣我們也幫助他們。科培計劃我們計劃是三年,三年之內大概是一百萬港幣。香港科學園分三期,現在是在第一期,估計在今年年底可以竣工。這個科學園比其他科學園有一定不同,我們是發展重點工業。這就是第一期的。
剛才說過有幾個中心,第一期有十個,其中有一個是光電子中心。主要是為了發展光電子及精密工程的,里面有很多基礎建設,包括廣電納米科技及半導體產品分析實驗室,里面有不同類型的SEM等等,給我們的用戶做產品分析,搬進我們科學園的用戶不用投資,因為香港政府已經投了錢了,我們也有有經驗的工程師幫他們。另外還有一個光電子開發支援中心,里面包括設計、測試等等。
創新中心主要就是做IC的,里面有數據中心、我們是用的EDA軟件工具的,還有MPW,探測測試,里面有九個不同類型的測試儀器,還有可靠性及失效分析實驗室,還有培訓中心跟科技大學合作的,訓練我們的工程師。
可以看到在第一期剛才說創新中心就是IC的,光電子中心就是光電子的,還有一個是無線電中心,今年年底有一個生物資料中心。所以可以看到科學園是為了重點工業成立的。
我剛剛在簡單介紹香港科技園,現在我講兩個最近跟國內高科技行業很重要的事情。第一個就是在知識產權交易方面,第二是跟國內七個國家級的產業化基地的合作。一個是在10月跟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香港科技園,臺灣SOC推動聯盟,跟美國中華半導體協會合作成立的中華半導體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基于北京、臺灣、和香港的需求各不相同,香港雖然面積不大,但位子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韓國和日本半導體知識產權產業的中心位置,并且具有可行的法律體系,所以把香港辦成一個半導體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希望通過香港的經驗,在幾年之后可以把整個系統移于中國大陸和臺灣。這是在10月16號在北京簽的。
另外是跟國家科技部簽的,科技部、跟863小組負責人閻小浪教授他們12月到香港跟我們簽了一個協議,他們主要是介紹因為大型電路產業是國家發展高科技產業很重要的發展,在2000年的時候決定有七個地方,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杭州、廣州、成都,我們叫七加一中心。
和科技高技術中跟香港科技園合作,內地七個國家集成電路設計基地和香港科技園進行商務支持,全方面合作,香港科技園公司可以與內地各地方政府跟企業開發在香港科技園集成電路,另外在資源共享、互補等方面的合作。
最后我想講一個863的閻小浪教授,將來有兩個地方香港可以幫助內地,第一個是ID,第二是IDO。國內很多政府看到可以利用香港科技園的資源可以幫助國內高科技企業成長。謝謝。于曉東:
國家信息產業部政策法規司的蔣司長,因為臨時從全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上到這里來專門給我們發表演講,由于時間關系,把蔣司長的演講提前一下。下面歡迎蔣耀平司長給我們演講。蔣耀平: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因為我們信息產業部這兩天正在開信息產業工作會議,王部長做了一個轉變政府職能,創造良好環境,促進信息產業快速、協調、健康發展,我想這也是為我們內地跟港澳共同促進電信市場的繁榮,特別是隨著CEPA的實施,加強內地跟港澳業界的緊密合作,共同促使增值電信業務市場繁榮也是分不開的。因為今天上午那邊有一個大會發言,按照議程安排我是第一個發言,調整了一下,實在對不起,十分抱歉。我想借此機會跟各位主要介紹一下三個方面的情況,一個是CEPA開放的背景跟內容,第二介紹一下內地增值電信業務市場發展狀況跟主要的政策,第三是對這項工作的進展和展望,簡單扼要地做一個報告。
內地與港澳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有關增值電信開放的背景及內容,在座的有很多是業界專家跟同事,應該都十分清楚。但是在這里我想強調一下,雖然這些事實大家都經歷過來了,但是里面有一些深刻的背景也說明中央政府跟特區政府在這方面共同推進這項工作的情況。2003年6月、10月中央政府和香港、澳門特區政府先后簽署了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一起有關附件。原來跟香港在簽的6月的簽署是包含了17個行業,是沒有電信行業的,在9月29號跟香港簽署的六個附件是包含了18個行業,這18個行業相對來說電信是簽署最晚的,這是一個特點,要跟大家說明。
第二整個協議框架根據一國兩制的前提和WTO的框架,中央部署既要符合一國兩制的框架,也要符合WTO的框架,所以中國國家主體與其單獨關稅區之間簽署的自由貿易關系。開放的內容主要是增值業務的五項業務,應該說國內現在開放的業務全部對香港、澳門都實施了開放,這五項業務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大部分是互聯網的業務。最后定下來香港跟澳門的開放期是2003年10月1號對香港開放,2003年10月18號對澳門開放,應該是分別開放。所以電信業的第二個開放特色是最早開始實施的。現在有的媒體是2004年開展實施,這跟我們簽署的協議是不符的,我們最晚簽署這個協議,但是最到開放。也就是在香港是9月29號簽署這個協議,10月1號就正式開始了。澳門是10月17號簽的,10月18號正式開放了。體現了信息產業的特色,因為信息產業是先導產業,所以經濟發展信息要先行,所以開放也體現了這個原則。同時也體現了中央政府跟特區政府的高效便捷,而且對香港澳門這五項業務是沒有地域限制的,股權是控制在50%。
第三,這五項增值業務根據內地的市場行業許可來看是實行許可證管理的。可能內地跟香港、澳門有不同點,根據我們跟香港特區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的溝通,香港這五項里面有三項是不需要許可的,澳門是五項里面有四項不需要許可的,這樣對這些單位的認證又帶來了問題。因為按照從業總體框架要三年,由于不發牌照的許可怎么來認定這是要解決的具體問題,應該說中央政府跟特區政府經過了充分的溝通,最后委托香港特區政府跟澳門特區政府電信主管部門來負責這項工作。這樣保持雙方的緊密配合、緊密合作,對這些資本的認證特區政府來認定。可能特區政府在認定的時候就有了一個跟其他行業不同的特殊情況。所以開放的背景和內容,這三點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理解它的內涵還是有大量實際的工作來推進的。因為本身香港跟澳門特區政府的市場情況、市場管制情況跟類地的市場情況、市場管制是不一樣的,在不一樣的情況下怎么找到共同點,這是我們跟特區政府要積極推進的。從推進工作的情況來看時間很短,但是效率很高。我想把開放的背景跟內容簡單扼要地介紹了一下。
第二想介紹一下內地市場發展狀況及監管政策。我想大家合作目的是雙贏,作為政府來說就是怎么樣給大家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關鍵是市場環境。從內地來看電信業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基礎電信業務,一個是增值電信業務,這一次跟香港緊密合作主要是在增值電信業務的。分了兩類,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就是這十項,還有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的十項。大家看怎么是就八項呢?因為現在隨著增值業務的發展日新月底,新技術、新業務發展層出不窮,所以目錄是表述了八項,實際國內開發的是五項,其他三項由于各種業務不成熟還沒有開放。從市場情況來看增值電信的業務領域應該說是方興未艾,特別是從增值業務的經營者來看是快速增加的,而且增值業務的經營者的經濟成分民營的占了70%,目前有7800多家,已經辦完的許可證到現在為止是8400多張,2003年底比2002年增長31%,可見中國這塊市場是欣欣向榮的。為什么大家都來投資,一年增加這么多?證明這個市場是大有發展前途,有廣闊的前景。
互聯網的發展十分迅猛,特別是去年SARS以后,非接觸工具給社會提供了很便利的通訊方式,所以互聯網的各種應用大家加快,現在上網用戶達到了7800萬,比上年增長幅度是32%,目前居世界第二。上網計算機數超過了3000萬,比上年增長44%,國際出口帶寬超過20G,增長幅度是213%寬帶用戶數量突破一千萬,增長幅度超過600%,已經開始掀起了一個高潮了。電話用戶突破一千萬以后,不管是移 動、固定都有了飛速的增長,我想寬帶也是飛躍發展的一個起點。所以說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對網上的各種應用帶來了很好的網絡基礎條件。為各類增值業務開發帶來了很好的發展基礎。
從內地互聯網企業的運營情況來說,去年也是大事件了,特別是在納斯達克上市的門戶網站股價上漲數十倍,其他網站也紛紛對外宣布盈利,也反映了互聯網企業盈利狀況明顯好轉。但是從普及率來看,中國市場現在還是5.2%,美國是63.2%,量是第二位,第三位是日本,第四位是德國,第五位是英國,第六位是韓國第七位是法國,普及率都是在50%左右,全球各國普及率是10.7%,跟人家比我們的普及率還很低,全球的普及率剛剛是二分之一,所以我們還有很多普及率可以做。普及率高有普及率高的優勢,但是普及率低對新的進入者來說是很好的事,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拓展這個市場。從(三年來的)發展速度來看,美國是93.4%、日本25.8%,中國內地高于200%,從應用層面來看,在我國830萬家中小企業中只有11.1%在進行電子交易,美國有60%的小企業、80%的中型企業和90%的大型企業已經借助互聯網開展廣大的商務活動了。從普及率來說我們有差距,但是這個差距為我們拓展市場打開了有利的空間,有利有弊。總體來看我們互聯網雖然已經進入了大國的行列,但是離強國的目標還相差較遠,發展空間依然廣闊。所以我想內地跟香港、澳門的合作將會在這個廣闊市場上發揮積極的作用。
我想提醒大家的現階段中國互聯網的問題是什么呢?是內容貧乏和人才缺乏,這是制約發展的兩大瓶頸。這兩大瓶頸正好又是香港跟澳門的優勢,相對來說香港互聯網發展相對比較早,在內容方面要豐富,在人才方面比內地要強,這也是正好發揮兩地優勢互補、實現雙贏。信息產業部將集中力量抓好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積極開展信息網絡技術人太的教育和培養工作,提高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能力。
特別是在這次工作會議上王旭東部長對形勢做了分析,我國正處于21世紀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信息產業面臨著有利的國際、國內形勢。體現在經濟跟信息領域,特別是世界經濟逐步回升和結構調整加快,經濟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趨勢快速發展,為信息產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中國IT業由于采取了理性、務實的政策就沒有像國外網絡泡沫的時候沒有跟風,而是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在推進,對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應該是在平穩、持續、協調地發展。從國內情況來看,國家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實施擴大內需、加快信息產業化建設以及優先發展信息產業等戰略舉措,極大地激發了社會對信息技術、網絡和服務的需求,為信息產業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市場空間。所以我想從整個大的國家政策環境,從我們信息產業政策環境都提供了一個好的政策發展環境。這是市場的情況。
目前在電信領域的規范主要有這么幾個行政法規,電信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部的規章主要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這些在網上都有介紹,在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對于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的管理規定這一方面主要是規定了一些具體的審批程序,大體上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由信息產業部負責審批擬成立的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的《項目建議書》或者是《可行性研究報告》。也就是香港特區政府核定完有香港服務者的身份確定以后,就可以到信息產業部就有關《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二是由外經貿主管部門批準擬成立的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的合同和章程。第三是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的中方主要投資者憑《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到信息產業部辦理經營許可證。第四個階段是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的中方主要投資者憑《外商投資企業批準證書》和《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外商投資電信企業注冊登記手續。其他的政策在網上都有。
第三我想簡單介紹一下工作的進展和展望,跟香港簽署以后,信息產業部9月30號正式向社會公布了有關安排的通告,10月20號在信息產業部與香港特區工商及可以局在北京聯合召開了有關《安排》的內地電信政策說明會。另外10月17號公布了關于落實內地與澳門有關通告。據我們的初步了解,自2003年10月1號內地正式向香港開放五項增值電信業務以來,截止到12月底已經有五家向香港特區工業貿易署提出申請,其中三家獲得了工業貿易署辦法的合格證明。這個數字可能跟侯總的數字不一樣,因為我們這個數字是香港特區政府提供的。澳門這方面也跟澳門特區政府在溝通,因為香港澳門還有各自的一些情況。香港在這方面相對來說業界企業比較多,所以推進的就比較快。
根據《安排》的實際情況,內地與港澳特區政府主管部門將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機制,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會晤制度,為更好地落實《安排》發揮促進作用。兩地的發展市場不一樣、監管政策不一樣,所以在具體推進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新的情況、新問題,我們想通過溝通,中央政府跟特區政府要加強溝通,另外作為中央政府的主管部門要跟內地的企業、跟香港澳門的企業業界也加強溝通,做好服務工作,促進兩地這方面的合作,為繁榮內地和港澳的增值電信業務服務。
我想今天就簡單把有關情況做一個介紹,謝謝各位。于曉東:
下一位演講者澳門電子商貿協會理事長顧梓楊先生。顧梓楊:
各位來賓、各位領導大家好,能夠有這個機會來到祖國首都發表這個演講,本人感到非常榮幸。同時也希望大家對于我的非常不普通的普通話多多包容,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澳門電子商貿協會理事長顧梓楊,我演講的題目是優勢互補、共創雙贏,發揮國內與澳門IT企業的各自優勢共同發展。
我在這里想講一講澳門企業的現狀,現狀是IT企業規模比較小,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在澳門如果一家IT企業有三四十人以上已經算是很大了,而且數量也不多,只有幾家。由于規模不大,所以產值也不大,因此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
第二點,澳門IT企業主要是以產品銷售為主導,自主產品開發及系統集成相對較少。所以大多數的IT公司都是在代理產品。
第三點,受制于本地產業結構,客戶種類比較單一,內部需求比較弱。跟國內很不同,澳門主要產業結構是以博采旅游業為龍頭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在旅游博采業方面的收益已經占整個澳門稅收的60%以上,所以澳門在企業的信息化程度也是比較低的。對于IT企業來說,大的顧客可能就是政府部門,政府部門的一些項目很多IT部門都去搶,同樣對于澳門的IT企業來說,澳門的市場實在是很小。
第四點,剛才蔣先生說港澳有很多人才,但是從我的角度來說,在澳門來說還是缺乏一大批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從業人員。在這里強調一下,不是說澳門沒有人才,是缺乏有經驗的人才,等一下有機會我再闡述一下。
相比之下當然國內IT企業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第一,祖國地大物博,有13億人口,內部需求就非常大了,自然形成一個龐大的市場空間,形成較具規模的產業。因為有一個產業,同時有一個規模的市場空間,因此也可以培養出來大量具有經驗的從業人員,保證產業持續新的發展。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第三點,科研機構、教育機構、學術團體等等形成產業發展堅強的技術后盾。在北京我就看到一條街已經有很多大專院校了。第四點從業人員成本相對鄰近地區比較低。相對越南、巴基斯坦也差不多。第五點是政府政策的積極扶持,推動產業的發展。剛才張部長說了18號文件對產業的優惠,比如說免稅、房租補貼、申請雙軟的認證、CMM的認證等等都有很多優惠,所以政府的支持對于一個產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有的地方政府為了吸引一些IT產業落戶,不同地區有更多的優惠政策,其實在國內不同地區也形成了競爭,有一種現狀,有的地方政府為了吸引IT企業落戶,一開始也提供很多優惠,但是本身這個地方可能財政不是那么豐富,當產業形成氣候以后政策就改了。所以使一些地方的IT企業束手無策,朝令夕改的情況在中國內地也有存在,這是有一點遺憾的。
看到國內IT企業優勢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一個"大"字。對兩地IT企業的分析國內的企業優勢就非常明顯,到底澳門IT企業有什么優勢呢?如果沒有優勢你憑什么跟國內企業合作,根本就沒有資格談合作。澳門IT企業的優勢何在呢?怎么能夠跟國內企業合作呢?
在這里我就用一個字形容,澳門IT企業的優勢就是一個字就是"小"。首先澳門本身地方小,27平方公里的地方,人口是47萬,但是這么小的城市該有的東西都有了,這是澳門的一個特征。小其實還有一個好處,昨天我去海淀區看望我的合作伙伴,打的去用了八個小時,但是八個小時在澳門已經可以走一圈了。從另外的角度來說小就代表一些企業花在交通上的成本就少。光是交通往來用一天的時間,在澳門一天可以干很多事。
第二是澳門具有四百年東西方文化融合的特征,文化的融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你要了解西方,不懂它的文化是很難跟人家溝通的,澳門就有這個優勢。我相信這個優勢是沒有地方可以替代的。
第三點,澳門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人員往來特別方便,現在我們拿著澳門的護照在全世界86個地區是免簽證的,只要你哪里有需要買張機票就可以隨時去哪里,當然一定要有航班。
第四點,澳門在回歸以后進行的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政策是非常穩定的,維持50年不變,所以朝令夕改的情況在澳門是很難看到的,對企業來說是一個保證。對經營者來說,澳門在稅務里面是采用簡單的稅制和低的稅率,這是很好的一個經營環境。因為很多企業報稅不一定需要通過會計師去報,而且即使報稅的話稅率也是非常低的。這兩年也實施了一個免稅補貼,已經三年是免去所有中小企業的營業稅。我們公司行業一年繳稅可能就是幾千塊吧,這個稅率在國內其他地方也沒有澳門這么多優惠。同時澳門企業間的合作是多于競爭的,澳門企業之間的關系也是很融洽的,所以從業人員流動性相對較低。在國內可能你今天在北京打工,可能明天就跑到上海,下個星期就跑到深圳或者是廣州了,在澳門來說人員也會跑,可能最多是跑去政府部門了。因為政府部門的工資比較高了。澳門IT企業的優勢是如果在澳門經營的話,經營成本相對鄰近地區是比較低的。經營成本除了人員的工資以外,還有整體的經營環境,包括辦公室的租金初步統計,應該是香港租金的大概四成。如果同等經驗、同等學歷的IT從業人員的新津是香港的60%。
從澳門IT企業的這幾點優勢我就說澳門IT企業有資格和國內IT企業合作,怎么能夠共創雙贏呢?我的建議有幾點。
第一,以澳門作為產品的測試基地,降低市場的測試成本。第二點是利用國內的市場規模,把澳門的從業人員培養成為具有實戰經驗的人才,澳門因為本身市場規模比較小,實戰經驗比較小,所以只要給澳門人才有一個實戰經驗的機會,我個人認為澳門的人才不比任何一個地方國家的人才素質低。希望國內企業也可以跟澳門企業一起合作,為澳門培養出一支具有實戰經驗的人才,也服務國內的市場。第三點,好好利用澳門人才激動能力,作為國內企業服務國外市場的支援力量。我剛才說過我們拿著澳門的護照在86個地區不用簽證,在人員流動性方面沒有澳門那么方便,你現在到香港自由行可能都非常方便,可是叫你晚上三點鐘到香港的話,我相信現在你還沒有這個可能吧,但是澳門可以晚上一個小時就可以了。第四點是結合國內的低成本,發揮澳門的橋梁作用,同時以國內作為生產基地,澳門作為對外門戶。澳門不應該看它是一個市場,因為實在是很小,但是你可以把它當做橋梁和平臺,利用國內人才成本的優勢以國內作為生產基地,澳門作為對外門戶,尤其是對歐盟的關系,澳門是比其他地區尤為突出的。
合作方面雖然也有一些構思,但是我覺得合作的基礎最重要的就是走出第一步,起步點是什么我這里也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多"字。怎么多呢?首先是歡迎各位國內的同業多來澳門,多來澳門自然就會多了解澳門,多了解澳門就懂得多利用澳門,同時更希望多與澳門合作,我也保證大家來到澳門的話肯定可以交到很多澳門的朋友。最后是多謝各位!于曉東:
歡迎下一位演講者來自香港八達通卡有限公司銷售事務總監鄭韓菊芳女士。鄭韓菊芳:
大家好,今天我很高興跟大家分享一個中國的驕傲,一個香港的成功故事八達通。第一杰出是電子卡智能接觸系統,它的面世造福了人類,為香港人民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方便。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的成功就是中國的成功。我們先看一下介紹八達通的短片,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下它的發展現狀,以及八達通為什么享有盛名。
八達通卡現在的流通量已經超過一千萬張,以香港八百萬人口來算,就是說每人擁有超過一張卡,成為每家每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成功股市為中國香港在國際上爭光。隨著八達通的成功和知名度的增加,吸引了多個海外機構引進八達通的興趣。事實上八達通應用在香港的經驗完全能夠為國內和海外各大城市既專業又全面的技術解決方案,包括提供中央結算系統元件以及與當地機關合作開拓智能卡的項目。去年八達通成功地贏了一項國際和約,以八達通為藍本,為河南、全國的鐵路、地鐵、電車及渡輪陸續在今明兩年推出一項大型的公共交通自動票務系統,交通一卡通的方案引進河南。我知道國內現在都提倡京開工程,許多城市的公共智能卡也陸陸續續出臺,八達通的技術專家分別與武漢、南昌等單位采用這套系統。這套系統和八達通將近十年不可比擬的經驗可以幫助國內城市大大縮短系統開發的時間,減低所涉及的技術風險和營運的風險。諸如河南,短短三年便建成一個城市的系統,在兩年內也可以建成全國跨行業、跨城市的應用系統。另外我們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用最短的時間推出此卡,從交通行業入手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更建議一個城市只開發一張智能卡,用于各行各業,我們非常希望與祖國分享智能卡項目,由開發、建設到營運、推廣的經驗專業技師,用八達通獨有的經驗幫助國內,讓國內市民享受帶來的方便生活。如果在座的朋友和各單位機構對開放智能卡項目有興趣,真誠地歡迎與我們聯系。謝謝各位。于曉東:
下面我們歡迎來自澳門電訊有限公司電子商貿總監陳穎珊女士來演講。陳穎珊:
各位朋友,大家好,為了促進內地與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共同繁榮與發展,從今年1月開始內地與港澳的更緊密關系安排已經正式開展實施,今后三地間的經貿合作必將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澳門本身是一個歷史悠久、中西文化匯聚的城市,也是與葡語國家聯系的橋梁,內地與澳門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實施一定會促使澳門成為與內地、與世界,尤其是與葡語國家聯系的橋梁和貿易中心。
另外正如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女士在去年11月出席首屆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時已經明確指出和肯定的,它的另一個更深層次的意義就在于進一步發揮澳門作為溝通中國與葡語系國家之間聯系的平臺作用,并且我們深信CEPA的框架賦予了它更加充分的自由市場拓展的空間。在未來,無論是人流、信息的流量都將會發生爆炸式的增長,這對澳門來說無疑是一個大好機遇,通過CEPA的優惠政策配合澳門的獨特優勢,相信可以加速澳門的經濟發展。
澳門電訊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根植于澳門多年的企業,相信CEPA會令澳門更加長生和繁榮。同時將想八九十年代澳門通訊行業的迅速發展,為當時澳門經濟突飛猛進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們更預期澳門有更全面、更先進的電信服務為CEPA創造有利條件一樣,所以澳門電訊行業應該把握時機,為滿足未來激增的電信服務需求,加強與內地電信公司的合作,拓展兩地的一站式服務業務,同時也應當加強與葡語地區電信公司的聯系,以便于澳門更好地發揮其作為內地與葡語國家貿易平臺的作用。
澳門雖然是一個很小的城市,但是其電信技術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澳門擁有先進的固定電話網絡和移 動通信基礎設施,是亞洲第一個基樓全面實現數字化的城市,而是第一個實現寬頻通信電話的城市之一,另外澳門東西文化的特性也為澳門電信管理帶來了一個豐富的經驗,正如澳門電訊公司本身是一個擁有英資、葡資及中資的背景公司一樣,這是國際籍電訊公司的背景及電信管理方面的經驗,也都有助于澳門聯系全世界。
在CEPA服務部貿易領域里,內地對澳門開放的18項服務行業中,電信業是其中一個受惠的行業,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們深信澳門電信行業憑借其自身的國際電信管理經驗,加上與世界各地的密切關系,再結合內地優秀人才、技術及資源的優勢,絕對有實力、有條件和有信心在國內市場充分發展。
在目前,澳門電信行業對開通內地市場處于謹慎觀望的態度階段,無可否認內地商場廣大,商機無限,但競爭也十分激烈,在這次開放的五項電信增值服務因特網、數據中心、存儲方面服務、呼叫中心服務、因特網接入中心服務中部分項目競爭非常激烈。另外國內主要的服務共贏商公司早已憑借其建立的網絡、擁有廣大用戶的優勢為用戶提供電信增值服務。所以如果沒有其他電信服務的配合,僅是單靠提供增值服務這樣的公司是難以在國內立足、發展和競爭的,因此我們期待的不但是開發更多的電信服務業務,更是一個平等的競爭環境,一個可以令港澳公司與國內公司享有同等機會,可以令澳門電信行業在競爭中能夠有所發展的競爭環境。
本人深信,中國的市場龐大,一個先進、開放以及多元化的電信市場必定有助于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同時也有助于照顧到國內每一個層面用戶的需求。在不久的將來,珠江三角洲、香港和澳門因為CEPA的關系會進一步融合,以求得更大的發展,而電信服務激增只服務需求的激增,也需要開放的電信政策給予配合。我們也十分認同香港電信行業的見地就是把珠江三角洲作為試點地區,創造平等的競爭環境,使用IT技術的環境,以及互聯網中心互聯等等,令港澳與內地公司可以享有更大的空間和靈活性,提供更多好的服務。當然CEPA的精神是互惠互利,澳門自回歸以來經濟一度穩步發展,旅游人數不斷上升,同時澳門政府也致力于商務旅游、會議旅游等項目的開放,這更為國內外的公司在澳門進一步投資提供了發展機會與空間。
概括來說,CEPA無可置疑會為澳門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在不久的將來澳門整體的電信需求,尤其是跨越兩地的電信需求會大大激增。澳門電信行業應該一如既往地繼續不斷投資更多的資源,為CEPA的實施創造有力的條件。另一方面CEPA也為澳門電信行業帶來了投資管理的機會,雖然目前面臨著不少的障礙,但是相信現階段的開發只是進一步,我們期待著進一步的開放,可以讓澳門和國內公司一樣享有更大的空間,并且更有靈活的運作,達到相互補充,共同繁榮的目的。
澳門電信有限公司熱切希望能夠充分利用CEPA這個難得機遇,配合自身的優勢積極參與內地市場的發展,以此作為開拓內地業務的一個良好及重要的開端,以求達到長遠立足澳門市場發展,繼續為當地經濟作出實質性貢獻的目標。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會提出值得實行的投資項目,并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與大家分享。謝謝大家!于曉東:
今天上午的演講到此結束,今天上午各位專家都做了發言,尤其我注意到剛才陳穎珊總編和上午香港潤迅的侯東迎先生,他們都對CEPA框架內內地對香港、澳門電信的開放提了一些具體的希望,今天上午也有科技部和信息產業部的官員到場,當然我們組織這個活動目的就是為了能夠為三方的企業和政府提供一個溝通、討論的平臺,我們貿促會也有興趣將來就這個問題和香港、澳門方面試探試探,能不能跟你們一起寫一些報告,我們貿促會不是政府,但是我們可以向政府諫言。謝謝大家光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