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布的2004年“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指出,亞洲太平洋區的經濟自由下降。對經濟施加限制的國家數目,超過給予公民更大自由的國家。
這項指數由傳統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合編,每年發表研究結果。這項指數的編輯指出,亞太區有16個國家得分下降,但有11個國家改善,3個國家評級不變。研究結果指出,2003年指數的趨勢令人欣喜,亞洲經濟自由得到提高,本年卻出現不受歡迎的逆轉。
傳統基金會國際貿易經濟中心主任萬傲斯,與傳統基金會總裁傅爾納和《華爾街日報》“美國版”專欄編輯兼社論版資深撰稿人柯桂迪合編這項指數。萬傲斯說:“國家的經濟自由度極為重要。國家的經濟自由度越高,生活水平就越高。”
亞太區仍是研究不同體系的地區。區內有世界三大最自由經濟體系,即香港、新加坡及新西蘭。然而,在世界十大最受壓制經濟體系中,本區也占了六個,即朝鮮、老撾、緬甸、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這項研究指出,在經濟自由度方面,香港繼續擔任完美典范。香港政府對經濟的干預甚少,政府開支也較低;因此,香港的“政府干預”得分一向十分良好,本年更有實際改善。
雖然新加坡的政府經濟干預較高,但仍取得高分,原因在于政府開支屬中等,關稅極低,接近0%。亞太區內也有好消息,斐濟因提高經濟自由度,得以晉身本年十大進步國家。雖然老撾稍有進步,但仍陷于受壓制經濟問題的困擾。從1995年推出指數以來取得最大進步的國家中,阿塞拜疆榮登榜首。
和去年一樣,這項指數的評級反映50個不同經濟變量的分析,變量將分成十個類別,即銀行與金融、資本流動和外國投資、金融政策、政府財政承擔、貿易政策、薪酬和價格、政府經濟干預、產權、監管及非常規市場(或黑市)活動等。各國將在每個類別獲得一分至五分的評分,一分最佳,五分最差。所得評分將會計算平均值,從而取得整體指數得分。
在全球方面,有75個國家的得分比往年高,69個得分比去年差,11個得分不變。在本年評分的155個國家之中,16個列為“自由”、55個“較自由”、72個“較不自由”、而12個則“受壓制”。(12B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