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武陵區的一個決定,讓292戶村民有了雪中得炭的感覺,也給我們帶來了思考——
種子公司 無錢制種
山清水秀的湖南省常德市湖海坪是個制種的好地方。
1999年春,武陵區種子公司與湖海坪村委會正式簽訂了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合同。村民們掐指一算,制種一年可頂得上種普通水稻兩年的收入。武陵區農林局還出面見證,又增強了村干部及村民們的制種信心。全村17個村民小組、453戶村民爭先恐后,要求參加雜交水稻種子的生產。面對村民們高漲的制種熱情,村、支兩委經過反復磋商,最終決定將10個村民小組、292戶村民家集中連片的1200畝責任田作為該村首批制種基地。
當年,村民收得雜交水稻種子14萬多公斤、價值98萬多元,扣除種子公司墊付的15萬多元親本種子和植物激素等生產成本外,還有83萬多元。村民們將種子按合同如數交了上去,卻遲遲不見種子公司來結賬。眼看年關將至,許多村民連口糧都沒有著落,不得不三三兩兩地找到武陵區種子公司討債,豐收的喜悅蕩然無存。
2000年6月,村民們在困苦與無奈之中迎來了新的制種季節。此時,種子公司共欠下村民61多萬元的售種款。這一年,種子公司一面向村民許諾,一面繼續與村委會簽訂種子生產合同。村民們則是邊討債、邊生產,生產熱情跌入了低谷。秋天,村民們將收得的種子一稱,不足5萬公斤。至此,武陵區種子公司共欠下湖海坪村民種子款70多萬元。
制種村民 生活無錢
2001年6月,許多制種戶因無錢買口糧已揭不開鍋。當時的村支書雷四海帶領全村干部,再次找到武陵區種子公司追討種子款。公司經理的回答是:“無法解決!”
這年底,種子公司破產的消息傳到湖海坪村,全村30多名干部群眾再次來到武陵區,強烈要求區政府出面,督促有關部門償還村民們的血汗錢,得到的答復是:“待種子公司資產變賣后解決。”
5年來,村民們自帶干糧,風餐露宿,為討債四處奔波,能使的招術都使了,能找的部門都找了,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徹底解決。
據不完全統計,村民個人及自發組織的大小討債活動上百次,總數達600多人次。其中由村干部組織的討債活動就有15次之多,車費等開支達4萬多元。
伍新澤是村里的制種大戶。制種期間,他把家里的10多畝責任田都用于制種,收獲的稻種如數交給了種子公司,但種子公司至今還欠他家3500多元售種款。為討回種子款,他上訪了20多次,車費錢就花了400多元。
村民胡金林家境十分貧困。1999年,大兒子因欠下學校700多元學費面臨失學。村支書在制種合同簽訂的當天,好意安排他將6畝多責任田全都騰出來制種,并給村小學校寫了一份擔保書。胡金林從此沒日沒夜地守在田邊,打藥、施肥。他萬萬想不到的是,種子制出來了,按要求交給種子公司,至今還有1000多元售種款拿不到手。如今,就要小學畢業的大兒子已失學在家。
據武陵區委負責人介紹:為還村民的賬,農林局的干部職工集資了8萬元,種子公司也把流動資金和可變現的資產拿出來了。就這樣,目前還欠農民10萬元。
區政府無奈 被迫埋單
2002年3月17日,武陵區種子公司因連年虧損,債務包袱沉重,嚴重資不抵債,向武陵區人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一個月后,武陵區人民法院裁定其依法破產還債,并成立了武陵區種子公司破產清算組。同年8月,法院終審裁定:武陵區種子公司依法破產。其破產時資產總額為26.88萬元,負債總額為250余萬元。
按破產法規定,公司資產應按優先撥付清算組費用、所欠職工工資、勞動保險及退休保險統籌金、其他債務的順序進行清償。因清算組費用需12萬,職工工資等債權高達32.04萬元,公司資產在撥付清算組費用后,不足以支付職工工資。因此,公司破產還債程序終結后,未得到清償的其他債權已不再清償,其中包括湖海坪村的10萬元售種款。
武陵區委、區政府沒有撒手不管。
“農民利益無小事,區財政再緊,也得把湖海坪村民的種子款給還上。區政府決定,由區農林局負責,用5年時間把區種子公司欠下湖海坪村民的10萬元種子款還上。”區委副書記陳昌玉說:“但無論是區農林局、鎮政府,還是村委會,都應該吸取教訓。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種什么、種多少,應完全由農民自己決定。各級政府只能提供服務,不能直接參與其生產經營活動。”
“制種風波”給人們留下了深層次的思考。“訂單農業”流行的今天,和農民簽下“訂單”的這些涉農公司的財務狀況該由誰向農民公布?又有什么相關的法律來規范“訂單農業”?當農民的利益受損,而和他們“訂單”的涉農企業依法破產后,又該由誰來為農民的付出“埋單”?如果不能對“訂單農業”制定相關政策,一旦出麻煩,政府將有埋不完的單!作者: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