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持續“油荒”,中石化做出“姿態”:1月1日起,暫停柴油出口一個月。然而,相對國內百萬噸的成品油需求而言,中石化此舉的象征意義似乎更濃。有統計顯示,中石化去年月平均出口成品油僅約40萬噸。
中國向來是貧油國。上世紀60年代,伴隨大慶油田的發現及特殊的社會政治氛圍,老百姓錯誤地認為,中國的石油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然而,1993年中國成為石油凈進口
國的現實,開始警醒國人:原油資源的嚴重匱乏所導致的成品油短缺,有朝一日必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心腹大患”。
不幸的是,這一天提前到來了。自去年5月開始,“油荒”席卷了大半個中國。而與此同時,兩大成品油銷售企業———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成品油出口,卻一天也沒有停止。
從內部經濟原因分析,由于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滯后反應,造成成品油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可圖。從2000年10月開始,國內成品油價格改為與新加坡、鹿特丹、紐約三地市場同時接軌。當國際市場油價上漲或下跌超過一定幅度和時間時,國家才調整油價。油品供應商根據國家的定價,有權在上下8%的范圍內浮動。而從去年9月以來,國際原油及成品油價格持續上漲,而國內由于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僵硬,價格遲遲未動。于是,作為兩大集團企業行為的成品油出口,自然沒有暫停的道理。
另外,以越南、朝鮮和日本等周邊國家為例,由于歷史原因,中國與包括上述三國在內的亞太諸國簽有長期的成品油出口合同。除非極特殊原因(如:戰時),中國不能單方面違約。
而從本質上講,兩大集團作為企業,無需對全社會的經濟運行形勢負責。那種動輒指責兩大集團賺取壟斷暴利的做法,并不完全公平。因為在根本上,國家的成品油購銷體制存在弊端。
自去年5月以來的半年多“油荒”已從各方面證明,目前的國內成品油市場基本上處于無序與失控狀態。首先,統計數字難以真正發揮作用。國家僅能從汽車業的增長中隱約感受到成品油需求市場的迅速膨脹。而相關用油行業,特別是由于“電荒”而造成的柴油發電市場的增長,沒有準確預測。其次,兩大集團出于各自的企業利益,很難顧全國家成品油市場的戰略安全。最明顯的例子是,自去年9月以來,同時面對國內持續“油荒”和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兩大因素,兩大集團紛紛采取減少成品油加工量的低庫存運行策略,最大限度地清理庫存成品油,以降低生產成本,規避經濟損失。這對于企業來說,無可厚非,但對于國家的成品油戰略安全,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有些地區的成品油儲備僅能維持七天,僅相當于正常水平的一半。
有業內人士指出,國家必須盡快改變成品油只能由兩大集團銷售的舊體制,并在上游煉油環節打破壟斷,引入競爭,成品油市場才能真正實現供需平衡。而在目前情況下,原本為數不多的地方所屬煉油廠煉制的成品油,也要悉數交由兩大集團銷售。于是,在兩大集團的控制下,國內成品油需求方完全處于市場弱勢,既不能影響市場價格,也不能左右市場供應量。
歸根結底,計劃經濟再科學也不能代替市場。計劃經濟下建立的成品油購銷體制,在今天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特別是當遭遇史無前例的“油荒”時,已弊病百出,捉襟見肘。
作者:崔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