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有鑒于2004年1月1日內地與港澳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協議(CEPA)生效實施,為推動兩地經貿交流更加順暢發展,由中國貿促會與香港投資推廣署、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共同舉辦的“CEPA香港澳門(內地)推廣周”系列活動將在1-2月份分別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巡回舉行。作為“推廣周”的第一站,北京在2004年1月7日-8日率先啟動“內地與港澳經貿合作發展研討會”和“推廣周”展覽展示會。新浪財經現場圖文直播本次會議。
以下為會議實錄:
張小濟:謝謝劉先生,大家都看好CEPA以后,鐘表業在內地市場的發展。下面我們有請沈運龍先生,他是香港珠寶制造業廠商會主席。他講演的題目是香港珠寶業,世界的巨人—CEPA帶來的無限商機。歡迎沈先生!
沈運龍:尊敬的王司長,胡司長、張司長及各位領導、各位港、澳政府官員、各行各業代表,大家好!今天我非常容幸得到“香港貿易發展局”的邀請,出席今天的“內地與港澳經貿合作發展研討會”,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香港珠寶業之發展和經驗。
香港的珠寶制造工業嚴格來說是發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國內各地大城市原來從事珠寶首飾的商人南遷至香港,將傳統作業模式在香港慢慢擴大,而香港珠寶業亦由此時逐漸發展起來。
香港60年代中期漸漸走向國際化,香港生產的珠寶價廉物美,成為游客的最佳選擇。當時外國人到香港購物一般都會選擇兩種貨品,一個就是當時聲稱由上海師傅所縫制的“洋服”即現在的西裝。第二個就是香港制造的金銀珠寶首飾。這兩種貨品都是由于價廉物美所以特別受到外國人的歡迎。發展至今天“洋服”在香港已經差不多被淘汰,而珠寶業就繼續發揚光大,過去十多年來香港的珠寶業每年均有不錯的出口增長,這足以證明香港珠寶工業是一個很有優勢的工業。
70年代,因當時有好多外國人到香港購買珠寶后帶回過轉銷,而聰明的香港商人就開始直接帶珠寶到外國進行銷售,經過幾年開發后,操作開始成熟。配合當時“倒模鑄造技術”的發展,珠寶首飾由傳統的手工藝制作發展到可以大量生產,珠寶外銷亦開始以企業式發展,而珠寶商們亦開始參加海外展覽會和定期到海外拓展業務。這是香港珠寶業第一次個廣泛突破,也可算是第一次香港珠寶工業革命。
80年代中期香港的珠寶開始面對競爭,因為香港沒有原材料出產,到外國銷售產品時,只靠一雙手帶著樣板即一張嘴與外國其他廠商競爭。而當時擁有紅、藍寶石的出產又有鉆石打磨工業支援,其勞工也非常便宜的泰國開始加入競爭,成為當時香港珠寶業最大的競爭對手。令香港珠寶業面臨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還好,到了90年代開始,香港因為能夠背靠祖國的優勢,香港珠寶商開始到只有一河之隔的深圳特區生產。再由深圳輻射向內地其他廣東是城市擴展,到順德、中山、花都等地方生產,利用香港珠寶的設計、交貨期準、商家靈活的頭腦及信譽良好等,再加上內地大量優秀的勞動力市場的配合,慢慢將失去的競爭優勢爭取回來。
到了今天,香港的珠寶業與香港的地形剛好成反比例,香港只是一個很小的地方在世界地圖上之占一個小點,幾乎看不到,只看見香港兩個字,但是香港的駐波業已經站在世界的前列。
就全球最大的珠寶首飾市場美國來說,來自香港(包括港資企業在內地加工出口在內)的珠寶首飾占總體入口達15%穩占美國的珠寶入口的第二位,僅次于意大利的25%,按聯合國統計資料顯示2001年意大利出口額48億6千萬美元,香港則為39億美元。
發展到現在,香港的珠寶工業究竟還有多少發展的空間和能力呢?對我來說香港的珠寶工業是剛剛起步,為什么這樣說呢?香港珠寶也實在已經非常成熟,產品行銷世界各國,在國內也雇傭十多萬工人,在世界的珠寶行業,也占了頭三名之地位,香港珠寶工業還有什么可發展呢?正如我剛才說香港珠寶出口到美國占美國的入口15%,再計算一下,不要說占美國國內的銷售50%,只要占進口額30%,我們的出口額可能會增加多幾十個百分比,而且我們確實是還有很多地方未開發,中東、南美洲、東歐,蘇聯和內地等都有很大的空間,這些地方對珠寶的需求是可以增加的。
我覺得珠寶業發展下去,不但是與泰國、印度的地方競爭,因為現在在珠寶首飾已不再是遠古以來皇室的珍藏非常珍貴,而是一種可以用來佩襯服裝的潮流首飾以突出個人品位。珠寶首飾的價值也逐漸普及化,如今情人節一束花的價錢已可以買到一件簡單的鉆飾產品,珠寶制造業的發展已跨越到一個禮品工業及時裝領域?赡芙裉齑┦裁搭伾囊路闩宕魇裁搭伾氖罪,變成為日常生活的品位,所以發展下去可能會變成與時裝、照相機等潮流飾品的正面交鋒。
隨著CEPA的落實,將進一步促進香港珠寶工業的發展空間,除了國外而國內市場也非常的龐大,據深圳珠寶首飾行業協會的統計,去年珠寶在中國銷售額有800億,中國有13億人口,13億人口買珠寶未必可能,但1億人買珠寶是可能的,1億人每年用1000元買首飾,這個生意額是1千億,如果我們的國民生產再象過往7-8%的增長,我相信花在消費及購買能力會大大增加。試想1億人用2000元買珠寶就等于二千億,而國家的經濟發展再繼續不斷發展壯大,2億人用2000元買首飾,這個生意額等于4千億。我絕對相信這個數字與現今中國領導人帶領之下是指日可待,不用太久,很快可以實現。
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些香港珠寶業在CEPA下三項主要受惠的資料:
(1)珠寶業在27個項先期降稅的香港產品中,珠寶首飾產品采用香港沿之用原產地標準作為CEPA的原產地規則,即主要生產工序必須在香港進行,方可符合原產地要求。
(2)享受零關稅優惠措施由原先的16項變為20項香港珠寶產品。
(3)在2004年1月1日開始,香港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照內地有關法律法規和行政規章,允許在廣東省境內設立個體工商戶,不設開業資本限制,無需經過外資審批。雖然每個體工商戶只能在省內設一個零售點,營業面積不超過300平方米,但是作為本港珠寶業正式進軍內地零售市場已經踏出第一步。相信日后國內市場將更開放,香港廠商可以更積極參加國內珠寶展,直接開拓國內市場,商機無限。
香港珠寶業界在CEPA下的商機大致有以下四方面:
一、港商成立“三資企業”經營黃金珠寶首飾業
根據CEPA的條件,廣東省將進一步放開黃金珠寶行業的市場準入條件,確切的說,今年上半年開始,港澳永久居民便可自主入廣東省,以獨資或合資的形式注冊經營黃金珠寶業,包括黃金生產,加工,零售,批發。
二、人民銀行已放開內地的金銀珠寶業經營審批制度。
根據國務院今年3月份取消100多項行政審批項目中,關于取消金銀珠寶經營審批制度的有關內容,自主向所在地工商部門注冊登記,從事金銀珠寶業的經營。今后從事金銀珠寶的零售、批發業務,將不再需要經過人民銀行審批、領發金銀珠寶經營許可證,只要符合工商部門規定的企業注冊條件,便可就地注冊登記開業。
三、外國的品牌與香港的公司合作。
自從CEPA簽署以后已經有外國品牌珠寶商跟香港的制造商研究合作,打算用他們的品牌加上香港優良的珠寶生產技術打進國內市場。
四、香港珠寶品牌得藉CEPA而生
從外國品牌商選擇利用香港優良的產品打到內地市場可以想象,香港的產品有一定的質量和水平,我相信香港的珠寶業一定可以發展出自己的品牌,我們不會輕易放過這種機遇,如果能把握這個發展的機會,這可能會變成第二次的香港珠寶工業革命。
CEPA是一個可以不斷補充,為了使CEPA更充實及合乎未來珠寶業的發展要求,我們香港珠寶業界有下面兩點建議:
一、對黃金制成品進口權開放
根據現行法規,“黃金制成品進口許可證”,仍然受控于人民銀行并為開放,當國內同業向香港廠商進口金銀首飾到國內銷售之同時,內地公司也必須用友“黃金制成品進口許可證”之配合方可。否則貨物仍未能進關,使香港珠寶業能真正受惠于CEPA,因此實在是有需要對現行制操作方式,做出適當的修改,放能配合。
例如豁免內地公司進口由香港CEPA產地來源證明之黃金首飾,海關毋需憑人民銀行之“黃金制成品許可證”放行有關黃金制成品。
二、在2005年1月1日把剩下的50多項,黃金制品加到CEPA的另關稅協議。
根據香港海關資料,香港跟內地有進出口貿易的黃金制品有66項,而CEPA只是開放了其中的16項產品,剩下的50項也希望能在明年初,開通,擴大香港跟內地珠寶產業的互補性。結合中港兩地的珠寶業的優勢,面對國際的競爭。
概括而言,為配合今后的發展香港廠商應加強多與國內有關單位的溝通,兩地有關官員加強訊息交流及最新法規的發布,我們作為領導性的行業商會,必定接近所能,為香港珠寶業在內地發展出一份力,希望大家日后能以彼此互惠互利的形勢,令內地的珠寶產業發展得更蓬勃,與香港聯手成為首屈一指的國際珠寶業生產及貿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