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陳重博)
用“剪不斷,理還亂”來形容宏智科技(600503)當前的處境,是再恰當不過了。
繼募資被“盜”、股東反目之后,昨日宏智科技再度公告稱,公司又發現其在海通證券某營業部指定賬戶內的3417萬元資金丟失。
賬戶資金不翼而飛
對此,宏智科技董秘辦的發言人為記者作了解釋:
2002年12月底,公司用自有資金購買了約3500萬元的國債,并存于海通證券北京中關村營業部的某指定賬戶。“到2003年6月底時,我們查過這些國債還值3522萬元。”
2003年10月下旬起,公司多次向該營業部申請,辦理撤消指定交易手續均被拒絕。經查詢,該營業部出示了一份以公司名義出具給北京天揚投資有限公司的委托函。內容大致為:宏智科技將賬戶內的國債等資產交于北京天揚進行國債買賣、回購。營業部依據該份委托函,拒絕宏智科技辦理撤消指定交易的手續。“但關于與北京天揚投資的合同,公司方面并不知曉。”
2003年10月底,公司通過電話委托將賬戶內的國債全部賣出,金額為3417萬元。“11月初,我們通過電話委托方式查詢戶頭資金,發現賬戶交易密碼與賬號不符,懷疑密碼被修改。隨后,我們立即派人去北京。經過核對交割單及對賬單后,發現公司賬戶內的資金已在11月3日下午被海通證券強行劃走,而海通方面拒絕向我們提供其劃轉資金的資料。”記者隨即致電海通證券北京中關村營業部,行政部的負責人以“正在商議此事”為由,婉拒了采訪。
“丟三落四”已成習慣
在查閱公司以往的公告時,記者發現,宏智科技“丟三落四”的壞習慣已屢見不鮮。去年9月至11月間日,宏智科技共有三筆資金不翼而飛,其中兩筆共1.2億元的存款被銀行擅自劃走;另一筆投資于子公司的上千萬元資金也被人提走。
而導致宏智科技淪為“取款機”的罪魁禍首正是公司混亂的股權結構。據悉,宏智科技屬民營上市公司,前兩大股東均為自然人,而身為宏智科技的創始人卻只能棲身第三大股東。因此雙方的矛盾一直不斷,最終互相指責對方濫用職權、掏空上市公司。
兩敗俱傷的結果,使得宏智科技新一屆董事不得不面對一大堆的“爛攤子”。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向記者承認:目前公司的資金使用存在嚴重問題,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其正常經營。“我們已將資金流失的情況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司將配合調查,力爭挽回損失,還所有股東事實的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