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吳曉求教授作客新浪聊天實錄(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1月07日 18:28 新浪財經 | |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歡迎來到新浪嘉賓聊天室,今天我們非常高興請到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著名經濟學吳曉求先生,來到新浪與大家聊一聊資本市場,首先請吳教授作一個自我介紹。 吳曉求:我是來自于中國人民大學的教授,主要是研究金融,特別是資本市場,我所領導的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十年來也主要是側重于研究資本市場,對資本市場的一系列重大 主持人:最近國務院宣布將45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注資到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那么,想請問吳教授,這件事對于金融業的意義何在? 吳曉求:這項改革措施應該說對中國金融體制的改革,特別是中國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改革具有重大的意義,因為我們整個的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雖然十幾年來都在進行,但是我們還沒有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造就一個市場化的運作平臺。與此同時到2006年,我們加入WTO的承諾也應該完全兌現,也就是說外資銀行可以和我們的商業銀行進行完全的平等的競爭,所以我們現在還有差不多三年的時間,我們要對我們國家金融體系的支柱部分,也就是說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進行徹底的市場化的改革,這次國務院決定拿出45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作為央行的一種資產運營或者說是投資方向,投資到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以補充我們進行股份制改造所必須的資本金,這個資本金注入完了以后,實際上這兩大國有商業銀行如果換成人民幣的話,差不多會有3700億人民幣的資本金,雖然這和中央財政撥款不完全一樣,但是還能起到補充國有商業銀行資本金的作用,這就為下一步的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造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不過這只是國有商業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和市場化改造的第一步。 第二步,在注資到位之后,他就要開始進行股份制改造,向境內外的資本,主要是民營資本和境外的國際資本,吸收他們,這兩個投資進入國有商業銀行,這樣完成之后,他就變成了股份制的商業銀行,當然這個股份制是以國有控股為特征的。 第三步,在符合境外或者是境內的上市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對外發行公募股份,募集新的資本,到那個時候,就變成了一個上市公司了。 這三步走完之后,實際上中國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工作就完成了,我想,這是中國股份制改造20多年邁出的重要的一步,對國有商業銀行的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主持人:也就是說,意味著現在的注資完成以后,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就開始了? 吳曉求:可以說開始啟動。 主持人:那您認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上市對資本市場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吳曉求:從近兩天的市場反應來看,人們對這樣的舉動還是有積極的評價,市場上和銀行類有關的股票,這幾天都受到了這項政策的影響,上漲了,人們以及市場對這種改革的舉動是持一種積極的評價的態度。當然,至于說它直接會對資本來來何種影響,這還是上市以后的事情,如果說在境內上市,也必須滿足股份制改造三年以后才能上市的規定,如果說是在境外上市,也要達到境外關于上市公司的一系列要求。至于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在股份制改造完畢之后,究竟是選擇在境內還是境外上市,我想可能會視當時的市場狀況來看,因為在境內、境外上市都各有利弊,要看當時的情況。 主持人:經過了2003年的起起落落,最近咱們的股市表現還是不錯,是不是說明股市的問題已經要解決了呢? 吳曉求:實際上2004年年新年到來之后這些天,中國的股票市場或者說資本有了一些新的起色,市場有一些回暖的跡象,交易比較活躍,人們的預期變成比原來好一些,但是我認為,這還是不能掩蓋中國的資本所存在的內在的缺陷。我們這個市場發展13年了,應該說有一些問題是在不斷發展中不斷的存在下來了,我們當時可能是沒有看到它的嚴重性,到了今天,應該說這些年積累下來的一些弊端、問題,正在嚴重的阻礙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所以,我想從改革和發展的角度,我們必須要堅決的、及時的清除這種缺陷,清除這種根深蒂固的嚴重的結構性的缺陷,這樣中國的資本市場的發展才會有一個非常堅實的平臺。實際上今天,我們這個市場的發展,從最嚴格的意義上說,我們還缺乏一個堅實的平臺,我們的市場平臺本身還有一些不穩固的地方,主要來自于我們的這個市場的結構有重大的缺陷,當然,這個重大缺陷可以提出很多的問題,你可以舉出透明度的問題,也可以說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問題,還可以舉出說是產業政策的問題等等,但是最重大的問題,從資本的角度,我想還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兩類股權在流動性上處在分裂的狀況,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三分之一流通,三分之二不流通的狀況,我想這個問題嚴重的損害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礎。 我最近作了個研究,組成一個研究組,研究了這種現象,發現兩類股權在流動性上的分裂,為中國的資本市場帶來了八大危害,我們在1月10號的八屆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將會作非常系統的闡述,這八大危害實際上嚴重的阻礙了中國的資本市場向深度、廣度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主持人:您也提到,現在咱們的資本市場面臨的核心問題就是股權分裂的問題,您認為咱們應該怎么樣來解決這個問題? 吳曉求:這個問題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因為很多人已經把這個問題搞得非常復雜了,這兩三年來,大概相當多的專家、學者和研究機構都在討論這個問題,市場上的投資人士也在關心這個問題,所以有時候把這個弄得非常復雜。一方面它的確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因為它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結構性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意味著要進行結構性的變革。因為任何一項發展和改革,單純的規模擴張是容易的,因為單純的規模擴張和發展,人人都能從中受益,所以人人都會擁護,這個事情會好做。如果要進行結構上的調整,本身就是利益上的調整,很顯見,從靜態上看,就會影響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任何結構上的調整會變成相當的困難,有人可能受益,有人可能不受益,不受益的一方可能就會阻礙這種變革。所以我說這是它的難處。 另外,解決股權在流動上的分裂相對又是很容易的事情,就是一定要改變我們過去人為地貌似公平、實際上不公平,貌似正確實際不正確的事情,也要很好解決,解決的辦法已經談判了很多年,我希望在一個不太長的未來,中國的資本市場有一個很堅實的平臺,不再分你可以流通我不可以流通的狀況,使得所有市場的股權從法律意義上說都是可流通的,至于持有的人是否賣,由你自己決定。現在我們的問題是法律上不允許它流通。 現在這種狀況,剛才我說到八危害,我可以提到一種危害,這種股權流動的狀況,實際上使得這兩類股東,一類是流通股股東,一類是非流通股股東,他們的利益實現是完全對立的,非流通股股東的利益的價格實際上是和市場沒有關系,現在我們的上市公司里,掌握公司的經營的還是非流通股股東,你的股票漲到10塊、20塊沒有關系。 非流通股股東沒有關系,在這種情況下,非流通股股東只能通過內幕交易等等方式賺取利潤。而對流通股股東來說,他的股票的價格是看得很清楚的,可是流通股股東又不能實際控制公司,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這只是從一個方面來看,使得這兩類股東的目標函數,他們的前進方向是不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上司公司怎么能搞得好呢?所以就出現了,中國的上市公司上市三年以后,多數開始走下坡路,就能夠解釋這種現象。 網友:咱們流通股股東長期以來是一個相對弱勢的群體,在實現全流通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對于流通股股東進行一定的補償? 吳曉求:這實際上是一個具體方案的設計,因為方案有很多種,剛才我提到了股權的流動性變革是一種結構性變革,結構性變革是需要付出社會成本的,不像單純的規模擴張,社會不要付出成本,哪一個人都不需要付出成本,他們可以從單純的規模擴張中或多或少地獲利,而結構性改革不一樣,需要有一個付出成本的問題。 流通股股東所承擔的風險大大超過他所可能取得的收益,實際上這就是收益和風險嚴重的不匹配,非流通股股東,他承擔的風險遠遠小于他可能獲取的利潤,比如公司作假,公司進行關聯交易,最后直接受影響的就是市場股票價格的下跌,從20塊錢跌到3塊錢,比如像啤酒花的事件,在這種價格下,流通股股東幾乎承擔了中國上市公司所有的市場風險,與他承擔的這么巨大的風險相比,他所可能得到的利益是很小的。所以我想,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就需要非流通股應該認真看待這種情況,看到他所承擔的風險遠遠小于他可能獲得的收益。這就包含了我們未來所說的全流通股股東包含的價格的收益等等,都包含了。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應該對流通股股東作一定的補償是嗎? 吳曉求:我在任何場合都不用補償這個詞,但是應該有一定的方案來推動流通股股東,也就是非流通股如何變成流通股的事情。因為你要使非流通股變成流動性的價格,這就需要付出成本,涉及到價格如何確定的問題,涉及到我們說的比較適當的價格配售給流通股股東,還是以一定的適當的價格和方式折合給流通股股東,這就是帶有一個使得資產起到流動性的成本。 主持人:您對全流通的問題有著非常深入地研究,您有沒有自己的一個比較系統的方案給網友介紹一下? 吳曉求:這個太復雜了,展開起來非常的麻煩。但是我想,有一些原則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剛才我提到的,一種資產從沒有什么流動性到取得流動性,原持有人是需要付出成本的,我認為這個“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個原則,我今天主要談原則。 第二,非流通股轉化成流通股,實際上是上市公司內部的事情,我要再冒出一個社保基金等等,這一定是上市公司內部的事情,不能有第三者出現,可能會拿走一部分不正當的利益,會潛在的損害流通股股東的利益。 第三個原則,一定要清除一些糊涂的認識,比如非流通股資產的保值,我們經常說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我本人是非常希望國有資產能保值增值,這非常好,但是市場就是市場,市場有時候不論你這個資產是國有的還是非國有的,你一定要尊重市場的規則,我們不能可以的創造一種規則,讓某一類資產一定要盈利,這樣顯而易見,它是不符合市場規則的,實際上從我們每一個人來看,希望國有資產能夠保值增值,但是市場是公平的。我的意思是任何的資產一旦進入市場,都有風險的,他應該有承擔風險的意識和思想準備,也要有承擔損失的可能性。 第四,千萬不要把減持和流通混合在一起,這個大家是非常清楚的,我也不希望這個原則和方案沒有確定之前,國有資產從上市公司里面通過減持退出,我認為這個要暫緩,因為國有資產轉為非國有資產,倒退出了,非國有資產包括民營資本、境外資本,他拿到沒有流動性的股權之后,怎么辦?未來如何解決,會帶來更大的法律問題,更難的問題。我們經常說我們要處在市場的整體的角度來考慮,把減持和流動性的安排考慮在一起。不要不考慮流動性的安排,只考慮減持,減持完了以后還是有三分之二的流通,只不過由一批持有主體變成另一批持有主體。現在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資本市場結構要進行整合,要整合成一個穩固的結構,在流動性上不分你我的一種市場,所以我說這個很重要。 第五,即使賦予非流通股以流動性,絕不意味著一夜之間把它買掉,我指的是流動性,你可以拿著,我看好這個公司,可以持有5年、10年,但是法律上是可以賣的,當然在法律上要作很多的規定,這是大股東,要和中小股東區別開,非流通股的股東獲得了流動性之后,我想在一點上是有差別的,他要進行提前的預告披露,比如我變成是流通股股東,我要賣掉我的股票,要先披露,10天以后他可能會就可以賣掉了,這是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 我看過很多學者寫的文章,中國的非流通股股東怎么可能獲得流動性呢?我想他可能是分階段的,剛才我說的這些概念應該變得及其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