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有鑒于2004年1月1日內地與港澳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協議(CEPA)生效實施,為推動兩地經貿交流更加順暢發展,由中國貿促會與香港投資推廣署、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共同舉辦的“CEPA香港澳門(內地)推廣周”系列活動將在1-2月份分別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巡回舉行。作為“推廣周”的第一站,北京在2004年1月7日-8日率先啟動“內地與港澳經貿合作發展研討會”和“推廣周”展覽展示會。新浪財經現場圖文直播本次會議。
以下為會議實錄:
主持人:
謝謝許先生,今天下午最后一位發言者是中國一位非常著名的科學家,他就是中國著名的區域經濟研究專家,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教授,現在我們熱烈歡迎牛文元教授為我們演講。
牛文元:
尊敬的主席先生,各位來賓,大家聽了一下午可能相當疲勞了,我作為最后一個發言人,比我預計的時間節省三分之一的時間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關于京津環渤海地區未來成長的一個過程,以及在在CEPA生效以后,這個地區和港澳地區之間將會有什么樣的戰略性的合作講一點非常粗淺的意見。
我們知道,港澳和內地的緊密合作這個協定在一周之前已經正式生效了,這對港澳地區、對內地來講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關注的大事,因為它將對提升整個中國經濟的上升,以及港澳地區經濟的穩定和上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這么說,港澳地區是京津為代表的環渤海地區進入東南亞的前沿和橋頭堡。當然京津地區和環渤海地區也是港澳地區進入東北亞地區的一個橋頭堡和前沿陣地,因此他們之間無論從資本的運作、人才的交流以及產業的互補方面都有非常密切、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聯系會越來越密切。曾經有一位經濟學家做了一個很好的比喻,他們說如果說京津地區和環渤海地區房子的一層和基礎的話,那么港澳地區就相當于這個建筑物的三層或者是裝飾樓頂非常光彩奪目的地方,只有二者的結合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而且起作用,外觀又非常優美的建筑。當然這個比喻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我們主要通過這樣一個CEPA生效以后,從內地和港澳之間的緊密合作,促進雙方互利的角度上來認識這個問題。
環渤海地區的成功就是港澳京津四地建造一個新的戰略聯盟的開始,2001年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著斯地格力瓷認為新世紀對中國的發展有三大挑戰,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國的城市化,而我們現在知道他說的中國的城市化將是驅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并產生最重要的經濟利益。這個認識是符合中國當前的實際的,我們知道中國的城市化將會逐漸從南到北,從珠江三角洲到長江三角洲一直到京津環渤海地區展開,過去我們說的20年的小城鎮,現在看起來要想制成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我們沒有主力軍,沒有航空母艦是不行的。這個主力軍和航空母艦就是要從珠三角和長三角、京津環渤海地區城市體的建立開始。
城市化的進程當然要靠很多因素,其中我們覺得本身CEPA的啟動將對中國打造一種新型的,而且是強大城市的建立具有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我們知道在日本經濟起飛的過程當中同業人口下降了65%,美國經濟起飛當中農業人口下降了72%,而中國在前面20年時間里面,實際上包括流動人口在內,不超過10%的農業人口的下降。因此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這一系列的問題就是現在黨中央一再催促大家來解決三農問題,但是大家知道三農問題的最終解決不在于農村而在于城市,京津環渤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將會解決中國最為頭痛的三農問題給予一個非常好的回答。當然城市化的發展還有它的過程,我們這里不再詳細講了,從最開始的點狀到帶狀到網狀一直到現在還是這種狀況。
人們500年以來從小的中心城鎮發展到一個大城市的過程,北京50年來走的是同樣的道路,同樣的道路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我一會兒跟大家講。東京GDP占整個日本的18.6%,倫敦占整個英國的17%,巴黎的GDP占英國的16.9%,紐約占25%,漢城占26%,這都是講的非常主要的城市在一個國家當中創造財富,上海GDP只占中國5%左右,北京更少,只有3%還不到。這樣城市本身的發展就說明了一個問題,中國大城市本身由于過去在城市戰略化上的失誤而引導本身創造財富的能力是不夠的。因此我們借用類似CEPA的啟動來抬升一個城市對于國家經濟的貢獻率。中國大城市規模偏小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認真考慮的時候了。中國對城鎮戰略的調整從1953年到2003年逐漸進入到比較好的狀態。我今天不是主要講中國城市化的發展,我講從南向北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環渤海地區的發展也就是此現在最注重的三大地區,這三大地區本身的發展一方面會促進CEPA的進一步提升,同時反過來也會對三個地區城市進一步的增強起到推動作用。
中國經濟越來越向大的區域,特別是珠三角、長三角、京津這三個大城市群集聚,這三個大城市群在不久的將來成為有巨大影響力的空間,當然要達到這一點還需要國家城市化整體戰略的部署。一周之前CEPA生效本身將會對三大城市群的提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對于京津環渤海地區來講北京和地區這兩個國際性的大都市也是巨大的城市,將在城市群的發展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們的整合和成功將會對河北省、山東省、遼寧省共同合作起來創造一個環渤海地區大型的城市群起到一個關鍵的作用。京津作為一個特殊經濟體,由于以政治、文化、教育等等作為最主要的特征,而天津作為港口、作為制造業、商業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城市,這兩著之間的捏合勢在必行。但是到現在我們知道長三角從一年之前就開始整合區域經濟一體化,長三角從2003年開始到現在也進行了多次的合作,但是非常可惜京津地區特別是環渤海地區這樣的勢頭還遠遠沒有形成。但是京津作為一個特殊的經濟體,它的戰略功能是不可輕視的。一個可以作為新的戰略平臺,獲取新一輪的發展空間,將會大大降低區域經濟的成分,將會成為城市關鍵舉措,作為戰略聯盟會提高區域性整體競爭力。但是現在這四大功能我們看到的作用和結果還非常小,甚至還看不到。大家可以看北京和天津的快速通道,實際上有30分鐘就可以把它聯系起來,即使這樣一個非常短暫的時間,大家可以知道北京有機場、天津也有機場,兩個機場之間不能夠互相進行通用。北京跟天津之間的合作也沒有達到充分的協調,在這種情況下顯然看出來京津環渤海地區自稱為北方經濟大發展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如果兩個當地政府還不認識到這個問題的話,我想就會為CEPA拖后相當長的距離。
所有的生產要素在全球流動的時候就是最大的發展紅利,但是非常可喜就在北京、天津不到30分鐘這樣一個快速通道距離之內我們的發展紅利還沒有得到應用,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預示我大聲疾呼,北京和天津這兩個龍頭應當迅速攜起手來組成一個戰略聯盟,在CEPA的共同推動下能夠早日形成京津一體化。
目前經濟環渤海城市群的勞動生產力基本上是偏低的。根據世界勞動組織三個月之前發布的公告計算,美國每一個勞動生產力已經達到6萬多美元,歐洲地區到了4萬多美元,亞洲地區香港現在已經達到4700左右,居亞洲之首。但是大家看一看2002年京津環渤海地區每個勞動力只有680美元,因此是美國的11%,歐洲的15%,是香港平均的14%,也就是說美國勞動生產力是京津環渤海地區的8.9倍,因此在實行戰略目標的時候必須考慮到京津環渤海地區生產力還非常落后。美國三大城市群,日本三大城市群,中國京津環渤海地區的GDP約占全中國目前的8%,中國三大城市群加起來也只占中國的37%,遠遠低于美國和日本三大城市群各占66%以上的份額,就說明這三大城市群的經濟實力還不夠大。上海GDP貢獻率總量和美國相比是紐約的四十四分之一,英國的六分之一,漢城的二分之一,目前急需要在城市的推動方面如果不能有大的起步的話,就不能解放出中國其他地區經濟發展。
工業七國平均每創造一美元消耗的能源是11.7乘10的六次方,但是京津環渤海地區每創造一美元能耗的能源是69乘10的六次方,這么一比是美國的4.3倍。京津環渤海地區如果要這樣做就需要進一步進行發展,發展經濟的貢獻率要有現在的8%提高到未來的15%。也就是說全國GDP的15%應該在京津環渤海地區創造出來。現在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800人,將會擴大到1.1億人。戰略的帶動能力低方案能帶動全國的5%,中方案帶動全國土地面積的10%,高方案能夠帶動15%,達到150萬平方公里的帶動。因此不可小視一個大的城市群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要靠政策、靠制度,還要靠各方的推動,包括CEPA的推動。
落實CEPA協議形成京津港澳四地的五流互動的戰略聯盟,這五流包括了物質流、人流、信息流、貨幣流、人才流,這五流之間的交往將會在港澳和京津四地創造非常好的發展模式。在經濟體當中有一條我們成為新干線,距離是142公里,如果按照磁懸浮列車就是20公里,GDP產值2157億,完整30分鐘的經濟圈和完美的海陸組合、科教組合應該在這個地區盡早地發揮出來。從而要形成一大、兩極五個中心,成為經濟成長的第三載體。一帶就是北京、天津的經濟走廊,兩極是分別以天津、北京為中心的經濟,要實現五大中心的成立面向全國、面向東北亞、面向世界,形成現代的制造中心、商貿中心、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和文化中心。依照發展紅利的理論計算當經濟由點狀拉動向網狀發展之后,相當一部分拉動京津地區GDP增長的1.6和2.1個百分點,換算成固定資產投資可以格外獲得1600到1800億元人民幣的投資額度,可見這種發展紅利如果不能夠通過地方政府之間的協作、經濟上的契約的話,這種紅利就不能夠得到。
建立京津港澳五流互動的戰略聯盟,以京津特殊經濟體的組建為標志,最大限度地獲取新一輪的發展紅利。當然這種發展紅利雖然是京津環渤海地區假如和港澳地區建立這種聯系的話,相當于港澳本身也在這種發展紅利中分攤一部分。
由于時間的關系就不詳細地再講其他問題了,有不妥當的地方,有得罪大家的地方,請大家原諒。謝謝。
主持人:
非常感謝牛文元教授給我們做的精彩報告,今天下午的演講就圓滿完成了。謝謝大家的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