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擴: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1985年進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工作,曾先后到美國芝加哥LOYOLA大學、世界銀行華盛頓總部、亞洲發展銀行等國際機構作訪問研究或咨詢工作。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主要著作包括《面對增長之波》、《國有經濟的戰略性改組》合著等。1998年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2003年市場供求和物價形勢有兩個明顯特點。一是能源及部分原材料出現供不應求和價格的較大幅度上漲。二是糧食市場形勢發生變化,導致食品價格大幅度上漲。分析其中原因,前者主要由需求的迅猛增長所引起,而后者則主要由供給的持續減少所引起。雖然就個別領域、行業或品種而言存在供求失衡比較嚴重和價格上漲過快過猛的問題,需要密切關注并及時采取必要的對策,但就市場和物價形勢的總體來看,仍然是積極的,健康的,是經濟快速增長、經濟結構調整和市場機制作用的正常結果,總體變化的幅度和范圍也處于可接受的范圍之內。
展望2004年,首先,由經濟周期慣性和發展階段等基本因素所決定,在不發生重大疫情、自然災害等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預計明年經濟從總體上仍會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其次,在工業生產和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情況下,生產資料市場仍有望繼續保持供銷兩旺的局面,價格上漲的幅度和范圍也有可能進一步擴大。最后,消費品市場和價格方面,由于糧價上漲對增加供給的調節效果只有在秋糧上市時才有可能明顯顯現,糧食供求緊張的格局可能維持相對較長的時間,加之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后從成本方面的推動以及今年價格上漲所形成的翹尾巴因素,預計明年消費者價格指數的上漲幅度會明顯高于今年,達到3%左右。
當然,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形勢下,我建議:
政府政策:把減輕農民負擔,提高農民收入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企業:在經濟景氣逐步接近高潮的情況下,企業重大投資應當持慎重態度,在決策前需要進行仔細的市場調研,避免投資的盲目性。
消費者:從總體看,中國的消費品(包括糧食在內)市場是生產能力的過剩,而非不足,消費者沒有必要因一時的供求緊張或價格上漲而囤積或搶購,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去年我比較滿意的研究:關于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立法框架的研究;2004年,我將重點研究市場供求和價格形勢的動態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