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信息聯播》播出時間:
首播CCTV-2每日21:00-21:30
《經濟信息聯播》:糧倉四平:國有糧庫門前車馬稀
吉林省四平市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素有"中國糧倉"之稱。全市300萬人口,每年生產500萬噸糧食。四平人自己吃掉100萬噸,剩余400萬噸可以當作商品出售。平均每人一年可以賣一噸多糧食,照理說農民生活水平和政府財政狀況應當不錯,但當《東北行》南路記者來到四平時卻發現,那些和糧食打交道的人們各有各的煩惱。
這是記者上午11點在四平黃龍食品工業公司門前拍到的畫面,黃龍是一家外資糧食加工企業,生產玉米淀粉、玉米油等產品。到這兒來賣糧的農民排起了長隊。
記者:"幾點鐘來的?"
賣糧農民1:"三點多就過來了。"
記者:"為什么來這么早啊?"
賣糧農民1:"來這么早還沒進去呢。"
賣糧農民2:"四點多(來的),剛剛賣完。賣了11噸多。"
記者:"平均一天能收多少噸?"
四平市黃龍食品工業公司采購部馮福來:"我們最高峰能達到5000噸,平常現在也是3、4千噸,4千噸左右。"
可是,并不是四平市所有的收糧點都這么紅火。
我身后是一家國有糧庫,在這兒看到的情形跟剛才完全不同,雖然門口寫著大量收購玉米的通知,但是只看到一兩輛賣糧車在等著賣糧。賣糧農民:"這邊車少、快,這不就圖個快點兒嗎?到黃龍公司排號那得排到啥時候?這會兒去基本上排不上。"
記者:"就因為在那邊排不上才不去是吧、"
賣糧農民:"嗯,對。"
在這個國有糧庫里人不多,顯得冷冷清清的,記者一打聽,糧庫的三個經理都不在,于是記者采訪了這里收糧的扦驗員。
記者:"收得怎么樣,收得好嗎?平均一天能收多少?"
四平市嶺東糧庫職工:"平均一天,說不上。"
記者:"一千(噸)?"
四平市嶺東糧庫職工:"一千(噸)收不上。有時多就是幾百噸吧。像今天就少。"
記者:"最多的時候也就是幾百噸?"
四平市嶺東糧庫職工:"對,對,對。"
記者在四平市轉了其它的幾家國有糧庫,發現情形與嶺東糧庫大致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