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將近,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步伐也越來越近
本報記者張小彩
2003年,是中國金融領域風起云涌的一年,幾個重大事件先后發生,首先是成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接著是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啟動。年關將近,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步伐也
越來越近。
這些事件對中國整個金融業的影響將是空前的,也是長遠的。也正因此,在每一次重大變化的過程中,都有各種觀點、思想的交鋒,也有各種利益的沖突和糾葛。
2003年出現的新問題是貸款增速過快,從上半年數據公布開始,我們始終關注事態的進展,并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票據融資和基本建設貸款增加是貸款增加的首要因素。下半年,票據業務開始進入我們的報道視線。有專家評價,國有商業銀行行為像隨機游走的醉漢,國有商業銀行行為畸形。9月21日,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一個百分點,第四季度,貸款增速有放慢跡象。
銀行卡業務是2003年的一個亮點。銀行卡業內人士曾經把2003年稱為中國信用卡元年,這一年,中國真正意義上的信用卡,也就是貸記卡開始大規模發行,一個重要的標志性事件,是招商銀行在上海成立信用卡中心后大規模地開疆拓土。
盡管《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遲遲未能出臺,但花旗、匯豐等銀行通過與國內銀行合作進入中國市場的身影已經若隱若現。萬事達國際組織馮煒權對中國信用卡市場的判斷是:“中國信用卡市場就像潑了汽油的荒地,只要一點火就會硝煙彌漫。”
2003年,信用體系建設基本還停留在多方爭執之中,僵持不前。多個部門和地方政府各拉山頭希望搞自己的試點,民營信用企業激烈反對政府過度干預信用市場,人民銀行牽頭擬定的《征信管理條例》被華夏信用總經理曹小寧稱為“惡法”。緊接年終時,人民銀行編制方案獲得批準,成立征信管理局,戴根有入主征信管理局。
民營銀行研究進一步推進,徐滇慶的長城金融研究所宣告結束,但,準備把五家民營銀行試點方案擺上銀監會官員的辦公桌。
在2003年金融創新顯得有點蕭條。年初,招商銀行和招商證券秘密推出一種介乎銀行存款和開放式基金之間的代客理財產品——招商受托理財計劃,跨越利率界限,挑戰分業經營,讓人們眼前一亮。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銀行業投石問路,一旦被允許,2003年很可能成為銀行的金融創新年。但這項業務不久就被叫停。緊接著,中國的監管體制發生重大變化,至今,銀監會分支機構還沒有完全設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速度減慢。
張小彩2003年主要作品:
《商業銀行票據市場火并央行借民間論壇示警》《首批銀監局將掛牌央行監管權限亟待廓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