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敬璉,國務院發展中心研究員,對中國新一屆黨政領導在過去一年的表現作了評述,并對未來的中國政治經濟路向作出展望
寄望中國新領導
*“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政府行為,是人民大眾主動支持政府工
作,與黨政領導齊心協力克服困難的根本保證。
2002年1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選出了新一代黨的領導。2003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了新一屆政府。這樣,就實現了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第一次黨政領導的平穩交接?墒,新領導剛一接任,國家就遇到了一連串突發性災難的沖擊。首先是始發于2002年11月,2003年3-4月間在廣東省、香港特區和首都北京形成爆發性流行的烈性傳染病SARS(“非典”)。這場瘟疫波及內地24個省、266個縣市,使5000多人患病,349人死亡。接著,在SARS還沒有完全被制服時,全國普降暴雨,6-8月從南到北各個水系紛紛告急。連歷史上從來沒有大災的渭河,也由于20世紀50年代治黃方針的嚴重失誤,而成為危機四伏的“懸河”。今年一遇大暴雨,就造成了1080萬畝農作物受災、225萬畝絕收,515萬農民受災,20萬人只身出逃的大災。面對著這種黑云壓城城欲摧的形勢,人們不免懷著擔憂的心情觀望剛剛接任的中國新領導。然而,后來的事實卻表明,所有這些災難最終都得到了控制,災后的善后和重建等工作也做得比較令人滿意。
為什么能夠做到這一切?看來,這并不是出于偶然的幸運,而是新領導憑借20年改革的成果、開啟以人為本的執政新風,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才取得的成果。
中國新領導就任時可以說是“低調出場”的。當幾位領導人在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國家主席、副主席和國務院總理時,人們在電視屏幕上看到的,不是“揮巨手號令天下”的“領袖氣概”,而是深深的鞠躬,表示對于得到代表們的信任和授權的感謝。不過,低姿態不等于沒有自己的意念和擔當。
新一代領導人一上任,就亮出了自己的執政理念和施政風絡。胡錦濤2003年2月18日在中共中央黨校的講話中提出了被有些人稱為“新三民主義”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施政方針。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要求新聞報道要實現“三貼近”,這就是“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7月1日胡錦濤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進一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強調指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能否牢牢把握了這一本質,“是衡量有沒有真正學懂,是不是真心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標志!10月14日,中共中央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再次明確指出,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在大災襲來,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安全的時候,新領導人信守自己的諾言,把人民的苦難放在心上,采取了果斷的措施控制災害,減少損失和處理善后。
正是新領導人這種務實和親民的作風和態度,感動了被毛澤東在1945年曾經稱為共產黨的“上帝”的中國人民大眾,使他們伸出臂膀去支持站在抗災第一線的黨政領導人,用上下一心、眾志成城的努力,成功地戰勝連續發生的天災人禍。
當然,我們不能以為,取得了第一年的成功,中國今后經濟社會發展的道路會是一馬平川,不再遇到任何迂回曲折乃至急流險灘了。其實擺在中國新領導面前的任務是并不輕松的。
在過去20多年里中國經濟一路急跑,贏得了使舉世稱羨的高速度增長?墒怯捎冢嗄辍白蟆钡穆肪造成的制度缺陷和思想遺毒不是短期內所能清除,而且前一時期過分著重于國民生產總值(GDP)的增長,甚至把發展等同于增長,把許多無可回避、必須解決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問題留在后面,使一些重要的改革沒有能夠如期地完成,而某些經濟社會矛盾則日積月累變得積重難返。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即從政府配置資源為主到市場配置資源為主的改革中,具有關鍵意義的是國家部門包括國有工商企業、國有金融機構和國家政權機構的改革。而由于這種改革具有“革自己的命”的性質,就顯得格外的困難。所以改革仍在過大關。例如,1993年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要求在20世紀末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2000年,我們所成就的,是建立起它的框架,而其中一些關鍵性的子系統,如競爭性的商業銀行體系、健康的債券股票市場至今仍付諸闕如。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要求按照“三個有利于”的原則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至今也還不能說已經完全到位。社會政治改革方面未完成的任務就更多一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還不夠完整、機能還不夠健全的情況下,難以達到城鄉之間、東中西部地區之間、經濟與社會之間的協調發展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近年來,城市失業率居高不下、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貧富差別拉大、社會失范和官員貪贓枉法等問題引起大眾的強烈不滿。這些問題亟需加以解決,否則勢必危及我國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長期協調發展。
這一大堆盤根錯節、使人望而生畏的問題是不是有望在新領導5到10年的任期中解決,取決于他們能否在20多年改革成果的基礎上,以對人民利益負責的精神實現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宣示的各項改革。
在經濟改革方面,要按照十五大提出的要求,以“三個有利于”為判斷標準,加緊實現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和完善,以便使《憲法》所規定的基本經濟制度得以確立;大力發展國有資本、其他公有資本和私有資本參股合資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按照《公司法》規范國家在股份制公司中行使股權的方式,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消除市場準入障礙;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金融改革、涉外金融體制改革、就業和分配體制改革、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制改革,等等。與此同時,要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市場,大力發展資本和其他要素市場,建立全社會信用體系。通過這些改革,才能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
社會政治方面的改革無疑應當按照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和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升政治文明,建設法治國家的要求進行。對我國這樣一個鄧小平所說歷史上封建專制主義影響嚴重和缺乏民主政治傳統的國家來說,實現這一任務決不是輕而易舉的。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黨政不分、政企不分、高度集權的管理體制,而改革這種體制意味著政府機構進行自我革命,其困難程度更是不言而喻的。最近閉幕的十六屆三中全會要求“自覺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新形象,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同時,“切實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這些決定,指出了推進我國政治改革的關鍵。人們有理由對中國新領導能夠與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實現上面所說的經濟和政治改革寄予希望,其根據是:
第一,經過20多年的實踐和探索,我國改革的方針、方向和目標已經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得到確立。其中如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會確定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第十五次代表大會確定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第十六次代表大會確定的提升政治文明、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任務,都是既順應世界潮流、又切合我國實際的正確決定。只要堅持不懈地克服障礙和阻力,沿著這條道路前進,就能使國家的經濟、政治和社會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第二,2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高速增長,已經為中國經濟政治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生產基礎。
第三,中國在全球經濟體系特別是亞太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為建立睦鄰友好關系和良好的國際環境創造了條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人民群眾中蘊藏著完善市場經濟和實現中華騰飛的極大熱情。這種積極性在改革開放以前之所以不能發揮出來,是因為受到了陳舊制度和錯誤政策的束縛。經濟改革一旦給他們松了綁,便顯示出了在市場條件下發展經濟的巨大能量。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非國有企業的市場準入等等就是最有力的證明。動員和組織群眾戰勝“非典”的業績也證明,“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政府行為,是人民大眾主動支持政府工作,與黨政領導齊心協力克服困難的根本保證。顯然,只要中國新領導繼續發揚“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精神,并把這種精神貫徹到各級黨政領導機關和黨政領導干部中去,那就一定能夠把蘊藏在人民群眾中的無窮無盡的力量動員出來和組織起來。根據改革開放20多年來,特別是最近一年的經驗,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富裕文明民主中國的興起,是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了的。
摘自《世界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