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馮侖史玉柱發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2月31日 10:14 中華工商時報 | ||
摘要:——摘自《第一投資》 (《巨人報》編輯部整理提供) 在第八屆泰山企業內刊研討會上,臺灣中央大學知名教授宋鎧和萬通董事局主席馮侖、上海健特集團董事長史玉柱三人展開了精彩的“鏗鏗三人行”。對話以后,參會的內刊同 內刊人:請問馮總,您怎樣帶領您的團隊站在未來看現在? 馮侖:拿萬通來說,建業13年來,我們堅持每4年反省一次,回看過去4年。以前叫“回憶式”反省,但隨著企業發展這種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所以我們現在選擇“前瞻性”反省,也就是站在未來看現在,看看有什么事該做而沒有做完,這就使未來引導我做一些正確的事情。總之,就是一個領導想清楚的事情,按照不同層級選擇不同表達方式,最后使其變為一種組織能力。 內刊人:我想請問兩位老總如何衡量簡單與復雜之間的關系?在做事及作決定時你們又是如何抉擇的呢? 史玉柱:中國和西方國家國情不同。在中國,目前具備做復雜事業,也就是說能夠做多元化產業的企業實際很少。確實,很多企業家是想嘗試做多元化,也這么做了,但結果卻往往以失敗告終。為什么呢?其原因是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了解。以前老“巨人”的失敗就是沒有正確認識自己,認為自己具備做多元化產業的能力了。但我絕不否定中國存在成功的多元化企業,但這畢竟只是少數。 馮侖:你看生活中能折騰的人都不簡單。張藝謀從影幾十年,你看他只拍電影,當然也拍過廣告,但那都是極少數。再看很多二流、三流導演倒是什么都折騰,可是一事無成。運動員也是,能拿全能冠軍的只是極少,運動會上基本都是單項冠軍。所以,要把每一個簡單的事都做得特別好,才能整體提高。生活中的全能也是要來自單項的冠軍。做事要從簡單開始,你非要逆著干,來點復雜的,我看成功的幾率有點兒懸。你再看中國,活得好的企業都是簡單的,簡單化的企業成功的幾率會大大提高。我們現在假定自己的資歷是中等,而去照著成功的人的足跡前行,我相信成功的把握要大得多。 內刊人:請問馮總,您的集團是如何處理好分工協作的?您又是如何錘煉您組織的思維能力的? 馮侖:我們現在公司機構比較清楚,除了北京做房地產,其他地方基本都清理干凈了。對于房城產領域,我們是一個整體,所以不存在分工問題,都是在協作。到去年,我們已有19億元的銷售,按中國的銷售額排名應該排在第五六位。如史總所說,我非常贊同,就是專注做一個產品,我們是專注在房地產高端,在北京每平方米超過1萬元的房子我們占7%左右,我們集中做住宅、公寓,另外還有個“萬通中心”,做組合式的物業。在這一過程中,形成一種工作模式,使所做工作能夠套用這種模式,當工作得到統一執行后,產生的效果也會令人滿意。我們的工作流程也盡量標準化,在加以無數次的訓練,就能出色完成。一個公司做大容易,做好太難,我們現在不追求做最大的公司,在中國要做大公司就是要“杠桿收購,連環控股”。我們的目標是要將企業做好,以每股的回報作為我們企業的目標,成為能力最強的企業。所以說,我們的目標是有限的目標,再加上標準化的一套管理模式,公司也就相當理性。我們投入很多人力、物力研究工作模式,差不多世界上主要的地方的主要的房地產公司我們都去過,都研究過,我們最笨的辦法就是把它公開的年報拿來研究。比如李嘉誠負債多少,怎么負債,我們都清楚,都作了研究。 內刊人:馮總總結出的這些經驗,是不是告訴了我們什么是成功的捷徑? 馮侖:成功沒有捷徑。你要過一輩子,還得從頭一步一步來。就像我們說的,你看了一輩子戀愛的書,真談戀愛了還得你自己親身經歷,這件事誰也幫不了你。 內刊人:作為成功人士,你們是不是已經開始培養自己的接班人了?另外你們能否談談自己做企業的目標? 史玉柱:關于接班人,我還沒有考慮過。我想,我最終可能不會自己定人選,而是根據公司的體制,由企業來做最終決定。對于企業的未來,目前的規劃并不定量。就拿老“巨人”那時來說,由于自我認識的欠缺,盲目給企業制定了一些不切實際的高目標,如多少多少年后進入世界500強;做中國的IBM等,回頭來看,這些目標都反映出了企業一把手內心的浮躁。結果是不考慮大環境而給自己狂訂目標,又由此做了很多錯誤地決定。所以,現在的我不再給自己制定超量目標。目前,我們企業考慮的重點是如何定位我們的發展方向以及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馮侖:你看運動員跑步,他不會東張西望看看自己跑到第幾了,他只會拼命地跑到終點,他之所以要得到這個結果,是因為他有要拿第一的這個原因。再看企業領導,凡是能做得好、做得成功的,他的內心必有一種沖動,這都要靠自己的理想來支撐。這種信念、理想每個企業人都會有,但都不相同,它超出了這個企業,超出金錢,不斷要求前進。最近有篇文章寫得非常好,說“最好的市場經濟就是教堂加市場”。為何這么說,意思是市場解決了交易效率問題,但效益的問題沒解決。一個是法律,一個是教堂。教堂給所有辦企業人一個理想就是賺錢,不僅僅是要為自己,更重要的是賺得了一個進天堂的門票。企業虧損,你就拿到一張去地獄的門票;如果你為世界、為大家的幸福去賺錢,那你就坐上了去天堂的直通車了。有了這種宗教精神,就不會限制自己賺錢的目標,又不為賺錢所累。我想,我們作為企業領導,要有超出以賺錢為簡單目標的沖動,這樣的話,人每天才能活得很高興。
|